奇葩说辩题有感——与父母的关系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关系可能就是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其实是与我们最密切的人,因为从出生我们没有选择,就是一个集体,至到我们离开我们仍然一直捆绑在一起。如果是旁人,我们可以选择聊我们喜欢的话题,分享共同的价值观。但是父母不同,从小我们会被他们影响,甚至长到后的人格以及价值观都是没法改变的,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原生家庭,长大后我们会发现不受控制的成为了我们不喜欢的人。从客观上说孩子与父母那是20年以上的代购,这之间是涉及到各个层面的分歧,这之间发生过无数次冲突,如果是旁人,我们大可以放弃,不再往来。但是亲人父母不可以,甚至我们只是怨,不满,但是没有恨,可能在这是血缘,很难会产生恨。

有一句话曾说过,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那句对不起,父母一生也在等孩子那句谢谢你,事实上双方都没有得到。大部分的孩子从小都会很早意识到贫穷,在不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时候,那是来自我们父母,长辈不停地灌输,“我们有多难,有多不易,我们有多爱你,这些东西我们都不舍得才给你”,大部分的小孩吃着蛋糕,玩着玩具心中不难有些苦涩,因为那是一种自卑和羞愧,但是父母不自知,现在想想可以理解他们,父母可能只是怕你想要更多,所以告诉你家里有多不易来满足你的快乐。我能理解不代表我认同。他只是一个孩子为什么要承担一个成年人的压力和崩溃呢。父母确实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就像那句著名“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历任何考试和培训,就感到可怕”但是太多成年人会把他的崩溃和压力发泄给孩子,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长大后特别温和,从不拒绝,看上去非常好接触但是缺少性格,这是讨好型人格,可能是因为家里有弟弟妹妹,从小父母就告诉他要谦让,他只有讨好他人,才能赢得父母的认同,对本人来说是痛苦的,这是成长以后他需要不停地努力才能克服小时候带来的影响。比如那些从小经历长辈贫穷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他多有钱,他都无法享受到花钱的乐趣,因为他害怕,童年的贫穷恐惧伴随一生。没有花钱的乐趣就不会有挣钱的享受,但是他们一定会努力挣钱,只是没有目标和快乐。

实事求是地说,经历过的人不会忘记,也很难释怀,但是得到父母的愧疚抱歉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我觉得父母不是真的觉得他错了,同时他们也很委屈,他觉得我牺牲了我的时间金钱,如今得到的是不认可。所以我觉得父母对孩子只做应该的事就可以了,父母投入越多,牺牲感就越强,就越会用愧疚感绑架孩子,孩子被迫的成长成熟。我从不想感谢这种让人快速成长的痛苦,因为不经历这些,我们也会成长,懂事,我们为什么要被迫接受那些苦涩呢?

可能我们成为父母也不会没有问题,但是要想明白,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的牺牲你委屈了,对方难道就不苦涩么,对方真的需要你的牺牲么?我们每个人都很少真的明白你给了别人你珍惜的东西,他人其实真的不需要,你给了别人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要求别人在敢接涕零呢?

但是原生家庭从来不是自己人生失败的借口,可能性格的养成阻碍未来的发展,但是后天是可以纠正的,这个过程可能痛苦,但是最后怎么样,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原谅了,而是算了。这一声算了是在此时此刻我过得很好的前提下,豁达是因为现在不贫乏,我们评什么要求一个饿肚子得人,大气呢?

我一直在想“都挺好”的苏明玉能原谅自己的母亲,父亲,哥哥是因为她现在经济自由,是家里最成功的人,而如果因为她妈妈没有让她上清华,她一辈子在超市打工,她怎么可能原谅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说辩题有感——与父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