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今天是9月21日,公众号【林小西】迎来了5周年。
也刚好赶上了中秋节,先祝你中秋快乐~
然后来聊一聊公众号的这5年。
要说给我带来了什么收获呢?
今年2月份开始,才有意识地做日更和转载文章,之前都是每隔3-5天原创,做到日更之后公众号确实也涨了一些粉丝,有了一点点进步。
前段时间在文章里也说过,我有2个公众号,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做。
从2月份到今天,2个号有了一点点收益(可能有2000块钱吧,大部分还是小号贡献的)。
所以准确来说,这个号并没有多少收益。
但是,相比收益,我却实实在在地收获了更多。
今天就想来说一说,除了一些金钱上的收益,我还收获了什么?
张家辉有一部电影,里面有这样的对话:
如果你问我上面这个问题:你知道这五年我怎么过的吗?
可能具体的每一天我无法回答上来。
(偏个题,之前读过一本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讲述了柳比歇夫每天结算自己在不同工作任务上度过的时间,他的每一天时间花费都可以完整地呈现出来。)
《奇特的一生》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志的。它们仿佛是路标,路标之间却是一片空白……
如果说这5年,我无法具体到每一天我都干了什么。
但是正是因为从5年前开始写公众号,那些记录在公众号的时光和事件,5年之后我再去翻看时,那一幕幕重新浮现在我眼前,串联起我过往5年的人生。
这5年,从2016年,我大三,9月21号突发奇想、自己摸索着申请了这个公众号,直到今天2021年9月21号。
为了迎接5周年,我前两天把过往所有的文章导出来,可用的文章200多篇,40万字。
我从那些文章中,看到了我的5年时光,也看着自己一步步的成长和蜕变。
这大概是最好的5年,包含了我大学最后2年时光、经历了大学毕业、考研备考一年、硕士在读2年、工作一年、辞职,直到今天。
中间大概因为考研备考,公众号几乎放弃了一年,硕士期间比较忙,而且由于专业的问题,又没太多闲暇时间写文章。
所以,5年,40万字,我还算挺满意的。
说起来,哪一个文艺青年没有幻想过想成为作家、靠卖字为生呢?
我觉得我踏出了第一步,这40万字,挑挑拣拣总得有15-20万字可以用的吧。
而这15-20万字,足以成为一本书。
退一万步讲,即便我最终无法将它们化为书本上的墨字,这些文字,记录了我最好的5年,让我回首这段光阴时,不至于觉得碌碌无为,丝毫没有一点可值得纪念的东西。
少年长大了,虽然没有成为最好的模样,但是庆幸没有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你平凡又普通,但最终却没有变得一无是处。
这5年,最宝贵的应该是,那些过往的岁月和经历,最终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我和我身边的朋友的故事,青春岁月的成长和告别,孤独时自我的对白,毕业的伤感,考研备考的艰辛和偶尔的心态崩坏……
以及,18年研究生入学前的假期,独自去云南、青岛旅行,去南昌看五月天的演唱会……
19年独自去北京,参加韩寒ONE·一个的面试,阴差阳错在单向空间见到喜欢的作家许知远……
以及那些重要的亦或不重要的大事小事……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我始终觉得,年轻的时候,见多识广远比赚点钱重要得多。
我也算走过了很多地方,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也逐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去挖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正是那些记录下来的一件件重要亦或不重要的事情,将过往的5年时光,串联了起来。
在一期《朗读者》中,许渊冲先生说: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正是因为坚持写作,我才得以看到过去5年来的种种经历,看到自己的成长。
才能够在今天,如一个旁观者,见证我过去5年的成长,看着我一步步接近自己热爱的事情。
这些,都是远比金钱,更加重要的收获和意外之喜。
最后,也很感谢各位读者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一路上人来人往,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留了下来。
人生不就是如此嘛。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无论怎样,珍惜每一段缘分。
也希望和大家一起,走过更多的5年。
作者:林小西。一个温和的公众号 陪你抬头看看月亮☾
from
作者丨林小西
图片丨《老友记》
「 一个温和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