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奇葩的王朝——南朝刘宋皇帝最大的乐趣,就是屠杀宗室

“宋”之一字,最初的本意是可供人居住的房屋,但早已湮没弃用。西周灭商后,姬发曾分封帝辛(即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不过在三监之乱后武庚被杀,只好再封微子启(帝辛之兄)于宋城(今河南商丘),并顺势将国号改成了宋。

宋字的本意早已湮灭不用

自此“宋”这个字,就成了地名、姓氏和国号的结合体。尤其是国号——除了宋国这个传承了34君、829年的两周诸侯国,人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立国于五代之后并终亡于蒙古人之手的赵氏两宋了。

对于南北两宋,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一个是“富”,再一个就是“怂”。

两宋之富且不提,唯其将这个与国号近乎同音的“怂”字发扬光大的本事,简直令人叹为观止。终其一朝319年间,被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轮番暴揍就也不提了,赵家皇帝自身的不思进取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宋太祖赵匡胤手中的玉斧一划,大渡河以南的土地就不要了;宋太宗赵炅屁股挨了一箭,光复燕云十六州的理想就永远存在于士大夫的嘴炮之中;澶州之战本来已经对契丹人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宋真宗赵恒却心甘情愿的主动献上岁币;至于靖康之前之后的那些破事,更是让人提都懒得再提。

对此,赵宋君臣居然觉得心安理得,甚至用编瞎话的方式给自己找借口:

“公(参知政事张方平)独曰:‘陛下谓宋与契丹凡几战?胜负几何?’两府八公皆莫知也。神宗以问公。公曰:‘宋与契丹大小八十一战,惟张齐贤太原之战才一胜尔,陛下视和与战孰便?’上善之。”

赵宋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富庶繁华,就是外战无能

当然,除了两周之宋国和赵氏之两宋,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个以宋为国号的政权,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刘宋。

而且与赵宋相比,刘宋更像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比如按照五德始终说的说法,赵宋属火德,因此又称火宋或炎宋;而刘宋属水德,因此也被叫做水宋。不过这个水宋其实一点都不水——他们那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开山老怪、宋武帝刘裕,堪称是中国两千年王朝史中诞生过的数百位皇帝里的第一猛男。在他的一生中,平桓楚、荡谯蜀、降仇池,扫尽孙恩、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南方所有割据势力后,又北上亡南燕、灭后秦、大败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使得新生的刘宋王朝得以据关守河,与鲜卑人的北魏隔黄河相望。

话说刘宋巅峰时期,疆域达到了276万平方公里,几与北宋持平,更远非真正苟在江南挨揍的南宋可比。可是在后世赵宋一直悄咪咪的冒充着大一统王朝,而刘宋却被盖棺定论为“南朝”——若非天不假年、刘裕称帝后不足两年即亡,北魏的鲜卑人弄不好都得被这位宋武大帝一口气撵回塞北老家去。而在刘宋十帝中,宋文帝刘义隆、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或是智商在线,或是手段狠辣,都颇有雄主之姿,可为啥却没有继承父祖的遗志、将统一大业进行到底?

巅峰时期的刘宋,将其称之为南朝实在有点欺负人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刘裕的子孙虽然继承了他砍人的勇气和本事,但却对砍那些外姓的逆贼和胡姓的鲜卑蛮子兴趣缺缺。

那他们想砍谁?当然是砍姓刘的——砍外人哪有砍自家亲戚过瘾?

于是在刘宋59年间掀起的无数场腥风血雨里,被献祭的大多数牺牲品都是刘裕的子孙。等这帮刘家皇帝砍过瘾了,却赫然发现自家亲戚都快被砍绝种了,连个能生儿子的都没剩下。

在这种情况下,南齐的开国老祖萧道成要是还不赶紧来捡现成的便宜,恐怕都得遭天谴。


01

刘宋之所以以“宋”为国号,是因为刘裕自称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所以祖籍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又因为彭城这旮旯在春秋时期属于宋国,所以老刘发家后才被封为宋公和宋王,继而才有了刘宋王朝。

宋武帝刘裕像。老刘砍人的本事在历朝皇帝中绝对没人能比

不管这个祖宗是不是刘裕“倒贴”的,反正到了他这辈老刘家早就成了破落户,毕竟“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嘛(刘裕小字寄奴)。所以老刘要想发迹,只能靠自己去奋斗乃至拼命,幸好他恰恰又有拼命的本钱。比如他参军后第一次上阵,就敢举把大刀追着几千人砍:

“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刘牢之的儿子)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一·晋纪第三十三》)

“裕独驱数千人”——第一次上阵便强悍若斯,堪称古今第一砍人王,怕是项羽、李世民、赵匡胤、朱棣之辈也不得不服气吧?

不过因为老刘出身太低,所以奋斗的历程就比较漫长。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直到义熙二年(公元406年),他的长子刘义符才出生,而此时的刘裕已经44岁了。

老父幼子对于一般人来说无所谓,可对于帝王而言就是个能要命的问题了。比如说一旦当爹的驾崩了,继位的儿子还没成年,皇权恐怕就不会太稳当。要是再赶上像南北朝这样的乱世,几乎就意味着一个王朝要玩完。

刘裕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他没办法啊!老刘结婚其实挺早的,20岁时发妻臧爱亲就为他诞下一女,但此后老刘就拎着刀砍人砍前程去了,一直顾不上生儿子。直到义熙初年立下“匡复之功”的刘裕获封豫章郡公、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东晋朝政大权时,他可能才意识到自己的前程不止于星辰大海,必须得赶紧生儿子继承家业。

皇帝荒淫往往不一定就是坏事,刘裕就是个反面的例子

所以老刘一边继续砍人,一边开始努力耕耘。终于在余生的15年时间里,连续诞下了7个儿子和9个女儿。其中最受他重视的就是长子刘义符和次子刘义真。

刘裕的发妻、武敬皇后臧爱亲一生中只诞下过一女,因此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刘义符理所当然就成了刘裕的世子及后来的太子。而为了防止意外以及刘义符不靠谱,刘裕又一脚把刘义真踹进军队接受锻炼。

又因为老刘总是忙着在外砍人,所以刘义符和刘义真兄弟就有了如下分工——作为正牌接班人的刘义符坐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在刘穆之的辅佐下主持后方大局;作为备胎的刘义真,则跟随自家老爹学习如何砍人。

应该说,刘裕对儿子的谋划在当时的条件下挑不出太多毛病,但也存在着两大隐患。其一就是刘义符和刘义真的年纪实在太小了,有点拔苗助长;其二就是谁也想不到,刘裕称帝还不足两年就撒手人寰了。

像刘义符当上豫章郡公世子时才刚满10岁,被册立为太子时也才13岁,17岁就不得不接班当上了皇帝。以这个年纪接手父亲开创的偌大基业,既难服众,他自身也没这个本事。相比之下刘义真就更惨了,刚满10岁就被任命为都督雍凉秦三州诸军事、领护西戎校尉、雍州刺史,不但要身为一方主帅直面北魏、胡夏、吐谷浑以及后秦余孽等如狼似虎的强敌,老爹刘裕还一拍屁股跑回建康篡位称帝去了——这个局面别说刘义真了,就算把同龄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拉过来,也只能是送菜的下场。

让小朋友当大将军,游戏可以,但将真正的战争当游戏……也不知道刘裕咋想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一个10岁的娃镇不住场子,昔日在刘裕手底下老实得一塌糊涂的诸将爆发内讧。胡夏趁机来攻,长安随之沦陷,晋军全军覆没,仅刘义真一人逃回建康。

更要命的是小小年纪的刘义真在军营里染上了一身的痞气匪气,因此与徐羡之、傅亮等文臣关系恶化,成为后来宫变事件的导火索。

而太子刘义符也没好到哪儿去。一方面因为常年难得见到刘裕几面,所以难免对老爹“莫得感情”;另一方面就是他年少轻狂,性喜玩乐,哪怕是在父丧期间也照样花天酒地,谁劝都不听:

“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又开渎聚土,以象破冈埭,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夕游天泉池,即龙舟而寝。”(《宋书·卷四·本纪第四》)

年轻人爱玩是天性,刘义符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大坏事。如果他能在皇位上多坐几年,没准也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皇帝。可问题是当时天下相争,北魏正在一统北方,并对刘宋虎视眈眈,紧张的局势不可能给他成长的时间,而刘裕指定的4位“顾命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和檀道济也没耐性等待他成长。于是在景平二年(公元424年),徐羡之等4人以张太后的名义废刘义符为营阳王,随后干脆一刀将其宰了,时年仅19岁。

刘义符没了,按理说该刘义真上位。可是后者跟徐羡之等人关系不睦,为绝后患,干脆把这位刘老二也给剁了。

老二也没了,那么只有让老三来当皇帝。于是那位因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而跟英明神武的老爹形成鲜明对比的刘义隆,幸运的成为了刘宋的第三任皇帝。

是为宋文帝。


02

徐羡之等4位“顾命大臣”虽然宰掉了刘裕的接班人和备胎,但显然跟萧道成之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毕竟最终还是将大政归还给了刘氏。

从这个角度看,刘义隆还得对徐羡之等人感恩戴德。毕竟若非后者一系列大逆不道的操作,他根本没机会染指皇位(刘裕并不重视刘义隆,曾处死其生母,还将其过继给三弟刘道轨)。

刘义隆志大才疏,不如其父远矣,但起码志气还在

可刘义隆并不这么想。在他地位稳固后,先后设计逼徐羡之自杀,处死傅亮和谢晦,最后连最老实的檀道济都不放过,还给后人留下了自毁长城这个典故。

反正只要有人威胁到了他的权位,哪怕可能性只有0.01%,但经刘义隆四舍五入后,危险性统统高达100%——这样的危险分子,怎么可以放过?

等刘义隆干掉了所有外姓危险分子后,又把怀疑的目光盯在了自家人身上,比如他的四弟刘义康。

这位官拜大将军兼领司空的彭城郡王,除了从娘肚子里钻出来的时间比刘义隆晚了点外,其他各方面的特质都更适合当一个皇帝:

“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既专总朝权,事决自己,生杀大事,以录命断之……义康亦自强不息,无有懈倦。府门每旦常有数百乘车,虽复位卑人微,皆被引接。又聪识过人,一闻必记,常所暂遇,终生不忘,稠人广席,每标所忆以示聪明,人物益以此推服之。爱惜官爵,未尝以阶级私人,凡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无施及忤旨,即度为台官。”(《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尤其是在宰相王宏死后,刘义康独掌朝政,实打实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同时这位刘老四性格霸道又不拘小节(比如府中私养有6千部曲,但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士族豪门中并非鲜见),于是就引起了刘义隆深深的猜忌。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自打刘义隆觉得他家老四心怀不轨,就不断有人撺掇后者造反,然后类似的消息又会立即传进刘义隆的耳朵里。于是在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刘义隆先下手为强,将刘义康的心腹党羽一网打尽,并迫使后者上表求退。

不过这还没完,此后又不断有人告发刘义康谋反,导致其被废为庶人。哪怕此时的刘义康已经成了没牙的老虎,但刘义隆根据他的四舍五入大法掐指一算,就得出了这货一定会反的结论,便在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将其毒杀。

刘义隆的算术学得这么棒,肯定不是体育老师教的

整个刘宋朝野都说刘义康要造反,而且一旦真有人造反了还总是喜欢扯上刘义康的旗号。可是直到被自己的亲哥哥毒死,刘义康也没对自家的江山动过一刀一枪,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刘宋宗室大屠杀事件的第一个牺牲品。

刘义隆在位30年,其实也就杀了刘义康这么一个自家人。可见他虽然是老刘家玩自相残杀的始作俑者,但却志不在此,刘义隆考虑更多的,还是自己老子留下的经验教训。

啥经验教训呢?那就是要早生儿子——试想刘裕要不是44岁而是24岁就生下了儿子,那么即位时已经38岁而非18岁的刘义符又岂会那么胡闹?即便他依然胡闹,徐羡之之辈又岂敢轻易杀之?

不得不说刘义隆是个实干家,17岁刚登基那年就生下了长子刘劭,并在后者6岁时便册立其为太子。然后他又以平均一年一个的效率连生出29个子女,其中儿子就有19个。

这回儿子不但生得早,数量也足够多。一根筷子能轻易被折断,那19根捆在一块呢?怕是徐羡之复生也没辙了吧?这下子刘宋江山看上去是稳如泰山了。

可是刘义隆还是忽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子这个位置坐得时间久了,固然可以养望,但也很容易让一个正常人变得不正常。

比如太子刘劭6岁就坐进了东宫,可到了30岁时还是蹲在东宫。而他老子刘义隆此时才47岁,正值壮年,恐怕再过20年之后,刘劭弄不好还得蹲在东宫。

而且继续蹲在东宫的前提是他还活着——话说在那个一场感冒就能带走一地人的年代,儿子熬不过老子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更何况因为刘劭的生母袁皇后去世,他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弄不好连太子都没几天当头了。

于是急不可耐的刘劭就找了个叫严道育的女巫画圈圈诅咒那个老不死的(巫蛊之祸),并在事泄后铤而走险,联合二弟刘濬发动政变,一刀把他老子刘义隆给砍了。

刘邵弑父,是中国王朝史上的第一例,因此遭到千古唾骂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弑父篡位结果还成功了的例子(此前北魏拓跋绍也曾弑父,但称帝未成就被干掉了)。不过这种“穷弑极逆,开辟未闻”(《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四十五》)的恶行显然是惹了众怒,使得刘劭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为了稳定人心,他急于改元以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因此没等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过完,就急吼吼的改成了太初元年。

刘劭的这种做法并非首创,在此前蜀汉后主刘禅、东吴废帝孙亮以及西晋惠帝司马衷都干过登基当年便改元这码事。不过因为刘劭弑父篡位的行径太过恶劣,这种做法反倒成了一种禁忌,在此之后的历代皇帝哪怕心里再猴急,也得耐心的等到下一年到来才肯去改元。

生怕别人拿刘劭跟自己作对比。

既然刘劭如此罪大恶极,那就避免不了天下共诛之的下场。不久以后,刘义隆的第三子、武陵王刘骏公开起兵讨逆,并得到了刘义宣、刘诞等宗室力量的支持,于是很快攻陷建康、斩杀刘劭。

从弑父到被杀,刘劭的皇帝瘾只过了72天。而且从刘骏到后世均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连个恶谥都没捞着,史书上只好将其称为“元凶劭”,他所引起的这场风波及内战,也被称为元凶之乱。

随即刘骏称帝,是为宋孝武帝。

刘骏是刘宋中兴之主,但也掀开了大规模屠戮宗室的序幕

刘骏堪称是刘宋的中兴之主。他在位12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上屡败北魏,文化上倡导礼乐,反正各方面的作为都比他那个号称开创了“元嘉之治”的老爹刘义隆强。

而论到宰杀自家亲戚的本事,当老子的刘义隆更是没法跟刘骏比。

大哥刘劭弑父篡位、罪大恶极,刘骏不但一刀将其砍了,为了斩草除根还把他的4个儿子也给连坐了,不过让人也挑不出多大毛病。二弟刘濬和四弟刘铄助纣为虐,杀之也不为过。不过刘骏可能是因此杀自家亲戚杀上了瘾,于是逮谁就想砍谁,要是砍不着或者砍不死,就简直比自己挨刀还难受。

比如六弟刘诞。当初刘骏起兵讨逆,刘小六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并在战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朝中位高权重。这样一来,他就理所当然的招来了刘骏猜忌的目光。

刘小六很懂事,马上给三哥上书,大力建议抑制宗室势力,公开用自缚手足的方式表达忠心。不仅如此,哪怕后来被贬黜到了地方,刘诞还是没完没了的向刘骏敬献祥瑞,等于是一遍遍的向自己的三哥认怂——我服了,别砍我了行不?

刘骏的答复呢?当然是不行。

刘诞上书要抑制宗室,刘骏就将其9条建议扩大到24条,不但要剁其手足,还得掏心挖肝;刘诞表示要放权享乐,刘骏就将其一脚踢出建康,却放在咫尺之遥的广陵(今江苏扬州)并派心腹统重兵监管;刘诞为了体现自己并无野心便在封地胡作非为,于是立马就有无数“义民”上书刘骏,表示这货要造反。就算表面看上去没反,心里也早就反了……

皇帝想杀人,从来不愁找不到借口

于是刘骏先是顺应民意将刘诞贬为侯爵,又在其赴任途中欲行刺杀之举。结果刺客手艺太潮,不但丢掉了性命,还让刘诞逃回了广陵。

这下好了——你刘诞宰了皇帝的人,不肯受命赴任,还躲在广陵抗拒天使。这不是造反,那何为造反?

于是刘骏理直气壮的发兵讨逆。

对此,刘诞委屈极了:

“往年元凶祸逆,陛下入讨,臣背凶赴顺,可谓常节……方赐允俞,社稷获全,是谁之力?……岂谓陛下信用谗言,遂令无名小人来相掩袭,不任枉酷即加诛剪。雀鼠贪生,仰违诏敕……右军、宣兰,爰及武昌,皆以无罪,并遇枉酷,臣有何过,复致于此。陛下宫帷之丑,岂可三纟咸。临纸悲塞,不知所言。”(《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刘诞在憋屈之下嘴上一时没把住门,泄露了刘骏的宫闱丑事,导致的结果就是后者在羞恼之下大开杀戒,将刘诞滞留在建康的亲友统统屠戮殆尽,死者达千人以上。

这下兄弟间再无缓和的余地,刘骏催动大军疯狂攻打广陵。刘诞在破城后被杀,他唯一的儿子尽管在事前被偷偷藏在民间,但刘骏仍然不肯放过,在大肆搜捕后将其杀害。

不仅如此,刘骏还深恨拥戴刘诞的广陵士民,下令将城中女子犒赏军士,男子高过五尺(大约相当于1.3米)者悉数处死并垒成京观以作震慑。

扬州遭遇的苦难可不止满洲人搞的“十日”,还有刘骏的大屠杀

有了刘诞这个先例,刘骏再看哪个亲戚不顺眼的话,砍起来就有套路可循了。比如六叔刘义宣,刘骏就把他的女儿们(也是刘骏的堂姐妹)弄进宫中乱搞一气,果然逼反了那位怒发冲冠的父亲,于是便可以发兵讨之、宰之;比如十弟刘浑,虽然就是个没脑子的莽夫,但谁让刘骏不待见他呢?于是又有人上书指其谋逆,刘骏顺势先将其贬为庶民,再派人勒令他自杀;再比如十四弟刘休茂是个暴脾气,刘骏就让司马庾深之、典签故意激怒他,逼其造反。

刘骏在位12年,叔伯兄弟宰掉了7个。不过这还不算啥,毕竟比起他的十一弟刘彧来,刘骏简直仁慈得如同万家生佛。


03

刘骏死后,长子刘子业继位。这位宋前废帝虽然年纪小(16岁即位)、在位时间也仅有短短1年,但做下的坏事、恶事、变态之事简直罄竹难书,是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之一。要历数刘子业之恶,我恐怕得另开一篇万字长文。

以刘子业之暴戾变态,在刘宋层出不穷的暴君中也无法孤独求败

不过刘子业似乎对砍自家亲戚这码事并不是十分感兴趣。史书所载被他弄死的刘氏宗室只有3个——叔祖刘义恭受不了这货的残暴想要将其废掉,结果事泄被杀;八弟刘子鸾因为深受刘骏的喜爱,所以遭到了刘子业的妒忌,所以被赐死;倒是二十二弟刘子师只是个6岁的娃娃,却也被其杀害,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相对于砍亲戚,刘子业更喜欢虐待他们。

比如他的3个叔叔刘彧、刘休仁和刘休祐因为长得很肥,就被这货关在竹笼子里称重,并按照体重分别给起了“猪王”、“杀王”和“贼王”的匪号。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带着关有三王的竹笼招摇过市,对其大肆侮辱。

尤其是后来的宋明帝刘彧,刘子业最喜欢折磨他:

“(刘子业)尝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裸太宗(刘彧)内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用之为欢笑。”(《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所以后来刘彧宰了刘子业,是不是看上去有些正义之举的味道?

不过刘彧弑君即位后,刘骏的第三子刘子勋表示不服。话说在刘宋王朝能当上皇帝的第三子,几乎就意味着皇位触手可及——刘裕家老三刘义隆、刘义隆家老三刘骏以及刘彧家老三刘准(即刘宋最后一任皇帝宋顺帝),除了倒霉催的刘劭家老三刘彬之外,都能过上当把皇帝的瘾,凭啥刘子勋就不行?

刘宋皇帝中除了刘彧外,不是排行老大就是老三,而且能老死床上都是奢求

于是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子勋在寻阳城自立为帝,并得到了孝武诸王和各地州郡长官的支持,遂东伐建康,史称“义嘉之难”。

只可惜刘子勋口气大,本事却不行,很快被刘彧击败,并被砍了脑袋,时年11岁。

虽然干掉了刘子勋,但刘彧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屡次宫廷政变以及内乱不绝,刘宋国力消耗很大,北魏趁机侵占了山东及淮北地区,并对富庶的江南垂涎不已。

不过刘彧治国的核心宗旨是攘外必先安内——当然这么说也不准确,不过要是把“安内”改成砍死所有的刘姓亲戚,那就准确得不能再准确了。

刘彧也是个实干家,而且说干就干。他首先对准的目标,就是宋孝武帝刘骏的儿子们。

话说刘宋皇帝只要能活过20岁的,个个都是开枝散叶的小能手。刘裕44岁开动,16年间生了7个儿子,这在老刘家的生殖机器中都算是一只弱鸡——刘义隆活了47岁生了19个儿子,刘彧终年34岁生了12个,刘骏更是高手中的高手,用了35年生了28个!

等到刘彧即位时,在刘骏的28个儿子中除了10个早夭的、被刘彧亲手宰掉的刘子业和刘子勋,以及被刘子业弄死的刘子鸾和刘子师外,活着的还剩下16个。而对这16个亲侄子,刘彧一个都没有放过统统给弄死了,连还没断奶的小娃娃都不能例外。

于是宋孝武帝刘骏彻底绝嗣。

刘彧杀尽刘骏子孙,可能就是当年在猪笼里立下的夙愿

可是光让三哥刘骏断子绝孙哪能让刘彧满足?所以他的目光又盯上了老爹刘义隆。

至刘彧即位,刘义隆的19个儿子中活着的还有6个——当然不算刘彧自己。对自己这6个亲兄弟,他下手依旧狠辣,砍死了5个,就落下了个十八弟刘休范。不过不要紧,老爹的遗憾可以由儿子来补——刘彧死后,其子宋后废帝刘昱成功逼反并弄死了自己的十八叔。

自此,宋文帝刘义隆也绝嗣了(当然刘彧这一支暂时除外)。

刘彧杀亲戚杀得有多疯?十二弟刘休仁打小就是刘彧的铁杆小跟班,在刘子业“虐叔”期间,刘休仁跟刘彧同病相怜,一个是“杀王”一个是“猪王”,还结伴接受公众围观。刘彧弑君时,刘休仁更是头号帮手,并第一个拥立其为帝。义嘉之难时,刘休仁是刘彧的头号打手,又替他讨平了殷琰等叛军残余势力。

甚至于刘彧将刘骏的儿子们一扫而光,也是在刘休仁的建议下实施的。刘休仁对刘彧可谓是忠心耿耿,说他毫不利己专门利哥也不为过。

可就是像刘休仁这样的铁杆“死粉”,刘彧仍然心怀猜忌。泰始七年(471年)刘彧患病,因担心死后刘休仁无人可制以至于威胁到太子刘昱,便下巴一抬,谁都不爱。昔日娇俏可爱的小甜甜,转眼就成了面目可憎的牛夫人。

于是刘彧便派人拿着瓶毒药,去给刘休仁尝尝鲜。

一杯毒酒放倒了刘休仁,其实也是放倒了刘宋王朝的顶梁柱——宗室

临死前,刘休仁委屈得嚎啕大哭:

“上得天下,谁之力邪!孝武以诛鉏兄弟,子孙灭绝。今复为尔,宋祚其得久乎!”(《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三·宋纪第十五》)

很快,刘休仁便一语成谶。


04

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在将刘宋所有前任皇帝的直系子孙几乎都干掉了以后,刘彧终于能放心的驾崩,并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刘昱。

刘裕的子孙杀光了刘裕的子孙,最后便宜了萧道成

刘昱,史称宋后废帝,跟宋前废帝刘子业堪称是自古以来暴君中的“卧龙凤雏”,不分伯仲。

不过要是非得分出谁是卧龙、谁是凤雏其实也不难,因为相比刘昱,刘子业显然要稍逊一筹——毕竟后者当上暴君时已经是16岁“高龄”。而刘昱不满10岁即位时就已经恶贯满盈,到天怒人怨被弄死时才不过15岁,谁更有当暴君的天赋一目了然。

不过刘昱砍自家亲戚的战绩显然没法跟刘子业相比。但这是非战之罪,毕竟刘昱的老子刘彧太能干,把能砍的都砍得差不多了,就给儿子留下了刘休范这么个漏网之鱼。

这不能不说是刘昱的一个终生遗憾。

不过刘昱做不到的事,萧道成可以做。

话说刘昱在位时,老萧的遭遇其实并不比刘彧当年好到哪儿去。刘昱曾经在一个晚上跑到萧道成的府邸玩耍,非要拿这位后来的南齐太祖皇帝的肚脐当靶子射箭玩,幸亏在旁人的苦劝下才用骨箭代替了铁箭,否则后来的历史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还没完。可能是刘昱天生第六感非常敏锐,所以总想弄死老萧。于是他又在某夜率侍卫偷袭萧府,叫嚣着让老萧出来送死。被逼到这个份儿上了,萧道成依然只能认怂,死守围墙就是不肯看门,这才逃过一劫。

英明神武的齐太祖萧道成,好几次差点被刘昱给玩死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因刘昱又无缘无故的滥杀无辜,忍无可忍的侍卫干脆一刀砍死了这个尚在稚龄的暴君。刘昱死后,有萧道成的心腹手持其首级跑去报信,结果老萧却认为是皇帝又耍花招骗他出去送死,居然死活不敢开门。直到亲眼看到刘昱的首级,这才一口气咽进肚子了,终于敢跑出家门耀武扬威:

“敕厢下奏伎陈奉伯袖其首,依常行法,称敕开承明门出,以首与敬则。敬则驰诣领军府,叩门大呼,萧道成虑苍梧王诳之,不敢开门。敬则于墙上投其首,道成洗视,乃戎服乘马而出,敬则、桓康等皆从。”(《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宋纪第十六》)

萧道成自此独掌朝政大权,早就快被自家人杀绝了的刘氏宗室根本无力相制,被其亲手送上皇位的又一位刘家老三、后来的宋顺帝刘准不过是个傀儡而已。两年后,萧道成逼迫刘准禅位,篡宋为齐。

新朝开辟加新君即位,还没死的旧朝旧君自然要扫地出门。当萧道成的心腹王敬则入宫赶人时,刘准差点被吓尿了:

“帝收泪谓敬则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齐纪第一》)

在这里涉及到一桩典故,王敬则以此嘲讽刘准自作自受。

话说在刘宋之前,历代王朝都有善待亡国之君的传统——当然要排除掉没脑子的莽夫项羽和没开化的蛮夷们。像是西汉末帝刘婴在大新朝就一直活得好好的,汉献帝刘协在禅位后活得比当皇帝时还欢实,三国时魏蜀吴的倒霉蛋曹奂、刘禅和孙皓都得到了善终。

可刘裕篡晋后,先是将晋恭帝司马德文贬为零陵王并监视居住,又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将这个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亡国之君杀死,开了一个极端恶劣的先例。

寻根溯源,原来刘裕才是罪魁祸首?

于是萧道成也有样学样,先是让刘准当了几天汝阴王,然后就一刀宰了。不仅如此,他还斩草除根,“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幽死矣”(《南史·卷三·宋本纪下第三》),反正姓刘的一个都不放过。

自此,不但刘彧也断子绝孙了,连刘裕的直系子孙也一个都没剩下。

正像《尚书》说得那样,“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上最奇葩的王朝——南朝刘宋皇帝最大的乐趣,就是屠杀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