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时已惘然

      今天听课,同事T老师讲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人称这是千古难解之诗。这首诗内容隐晦,意境凄迷,语言华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等。总之,虽有各种因缘解读,但大多觉得这首诗是诗人老年之后对青葱岁月的回顾,其情感是惆怅、伤感而失落的。

然而,今天,在底下听课的我,却生发了不一样的思考。

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是什么呢?既然是值得追忆的,那一定是美好的吧?如此美好的过往,此时回忆起来心生惘然吗?不是,诗人说,“只是当时已惘然”!也就是说,“惘然”之情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那时的情绪感受。而再加上一个“只是”,就是对“”当时之惘然“”的叹惋了。

回看,那诗人经历了什么,当时为什么产生“惘然”之情呢?

诗人没有具体的讲述经历的故事,只是如印象派大师一般,借助四个典故,概述了故事的大体状态。庄周晓梦、望帝春心、鲛人泣珠和蓝田玉烟,仿佛都是悲情的故事,教材和诗家评论,一致认为这是描述往事如烟,人生如梦的幻觉。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解读。

细细推敲字眼,“晓梦”“春心”是美好的,既之而来的是“迷蝴蝶”“托杜鹃”,其中夹杂着迷惑、凄苦和哀怨。

而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意象耐人寻味,辽阔宏大的背景下生发出“珠”和“玉”的意象,珍珠、宝玉是珍贵的,而它们形成过程是艰难的,珍珠是鲛人眼泪所化;宝玉需要历经百万年乃至上亿年的岩石沉淀,它们历经磨难、埋藏。但它们也被自然界眷顾,“沧海月明”陪伴它,照耀它;暖阳、青山陪伴它,照耀它。

人生不正如此吗?当我们青春浪漫、梦想生花时,暴风骤雨,艰难困苦,也许就会随之而来;当我们身处逆境、艰难跋涉、经历困难,悲观失落时,不经意间,也成长了美好的人格精神。正如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只是年轻的时候,我们困于局中, 会因物喜,因己悲,大多处在懵懵懂懂、迷惑辗转之中,而不知,往往拼命去抗争,去向外抓取,而不是将心安住,珍惜眼前人、安然困苦事。纳兰性德诗中言“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东坡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历程总是喜中有悲,悲中有喜。悲伤也好,欣喜也好,青春年华所历经的那些都是美好的。只是那个时候,他不懂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时人到半百的李商隐,深深叹息,原来当年所迷惑的,所挣扎,透过岁月的风烟,是多么美好。曾经不懂得珍惜,如今只剩追忆。

有懊丧,有领悟,也有豁达。

想起李叔同圆寂前,写的那四个字——悲欣交集。

“锦瑟”,好一把华美的乐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