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6

1、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三国传奇人物诸葛亮在临终前写下了《诫子书》,他在书中告诫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诸葛亮看来,心不静则必然理不清,理不清则必然事不明,人一旦心乱,就会失去理智,陷入迷茫。相反,人心若能进入“静”的境界,就会豁然开朗,人生便多了一些祥和,少了一些纷争;多了一些福祉,少了一些灾祸。

2、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3、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4、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古典今译】

漫长和短促是由于主观感受,宽和窄是由于心理体验。所以对心灵闲适的人来说一间斗室也无比宽广。

【智慧解析】

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未思进,先思退。满则自损,贵则自抑,才能善保其身。

5、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6、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7、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著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被情感、家庭、社会所缠绕,找不到安心的所在;唯有像佛祖一样讲觉悟,好好地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从内心的观照里,去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不至于觉得无休止的劳苦。

8、

你可能感兴趣的:(菜根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