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呢?

我们可能会有一个问题,礼为什么不能只是外在的形式呢?

孔子一生都在恢复周礼推行仁政的道路上,但是事实证明一生过去他的志向并没有完成。

但为什么呢?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是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也就是说,每当孔子去周公的太庙时,他都要问东问西。而他问的可能就是这个礼器是干什么用的,在什么时候用的,在什么场合用的用它的时候要先干什么,然后再干什么。

这个时候孔子应该是多大的年龄呢?其实应该是30岁左右,因为在孔子30岁的时候就是以礼出名,而现在的他也是每当有礼的时候他都要去问一问,一是为了去了解他们是怎样做的,有没有按照理来做,二其实是去提醒他们要按照理来。

那时已经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了,很多人心是已经麻木掉的,所以。他们会觉得礼乐是一个很麻烦的东西,久而久之就把它放在一边不再用它了,而孔子却觉得你其实并没有出问题,出问题的其实是人心,而且正是如此。

但是他就不能当着别人的面直接直白的说,你们要取行李你们必须去行礼所以他只能这样委婉的来提醒他们要注意礼。

而在。孔子给季氏当家臣的时候,他看到季氏八佾舞于庭,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舞是只有国君才能够用的一个祭祀舞蹈。而往下一层只能用六佾,再往下只能用四佾。而既是只是一个丞相,他只能用六佾而不能用八佾。

有一句话叫做大夫僭诸侯,陪臣执国政。他们现在已经不把礼乐放在心上了,反而是开始践踏礼乐,开始违反礼乐。孔子的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你这都能忍,还有什么是忍不了的,其实就是说你这样践踏礼乐逾越礼乐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是你做不出来。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讲到不可忍的时候,他其实也在反思,而他反思出来的就是人心坏了而非礼乐坏了。所以他就。说出了他一生都在推行的仁。

他想要把仁心和礼结合在一起。

那么我们来看看君子之间的礼应该是什么样的。

子曰  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 下而已  其争也君子

也就是说能让君子争的东西一定就是射礼,射礼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射箭。但是这些射箭并不是普通的射箭,在射箭之前两个人要先互相行礼之后再登台,而射射完之后还要下来喝酒,喝完酒之后才算结束。

这才是真正的你,其实君子之争应该是竞技,通过竞技来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正自己的不足,或者是像比自己要更厉害的人去比肩。但是这个竞争之中,是有礼的存在的,如果没有理的约束那么争,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让人们出现怨恨。

那么为什么。礼不能仅存在于外表呢。

如果说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时不时就能明白很多呢,如果你没有发自我们的内心,只是做出一个外在的你,那么他其实没有任何的意义。

所以,力只有出自内心,才是真正的人性体现,如果说想要恢复当时的一个礼乐,最重要的就是不麻木。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