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理解错很久的“无为”

          道家思想中无为经常指:消极的处世态度和哲学思想总称。自编上理解为不主动地有所作为,听任自然.,实际上这不是无为的准确定义。以下我们通过以下三大方面来重新了解并定义无为:

      一、无为是不刻意追求,特别放松自然地去做事。



    1.大部分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是一种不积极的人生观。其实这是大部分人对无为的误解,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做得特别自然,让人感觉毫不费力。比如庄子讲的“庖丁解牛”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

    2. 做事达到无为的水平,需要艰苦的练习。中国古人的很多礼仪规范,其实都是要把人培养到无为的状态。比如,古代中国人从小要背诵许多经典、学习礼仪,得知道鞠躬时腰要弯到什么角度,进入房间怎么迈步,而且要坐得笔直。这些基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很自然地达到文质彬彬的状态。

    3.人的认知系统可以分为热认知系统和冷认知系统。热认知系统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日常的动作,走路、开车,并不需要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它的好处是更理性,面对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4.无为的境界,其实就是在这两个认知系统上做了一些改变,和一般人拉开了差距。无为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冷认知和热认知的完美合作。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与此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

      二、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某个价值观系统。

      1.心理学上有种“心流”的状态,是说你在工作的时候沉浸其中,不用什么自控力,就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特别高的工作效率,还特别愉悦。无为是比心流要高级的一种状态,它不仅让你觉得忘我,还让你觉得有意义。

      2.要想做事有意义,必须靠价值观体系。无为符合某种价值观系统,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比如古人常讲的天、道,就是这样一种价值观。追求天道就是一种达到无为的过程,等你达到了无为的状态,天会给你一个回报,这就是“德”。

      3.现代人没了古代的价值体系,要想追求无为,就要用一套价值观系统去代替“天道”。 自由主义就是一套价值观系统,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宗教。你还可以往里面加进去别的东西,比如说知识、家人、友谊等等。关键在于,你得相信这套系统是比你自己更大的东西。

      三、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无为。

      1.在孔子看来,人行走坐卧要符合礼仪,不能一味的释放天性,怎么舒服怎么来,因为在他眼里,热认知主导的、人的天性,就如同野马和洪水,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必须用冷认知加以控制,所以孔子其实也是在追求无为。

      2.老子学派反对孔子人为地规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主张把这些后天的所谓文化全都忘记,直接回归婴儿状态,这样才是最自然的,才是真正的无为。为了达到无为的状态,老子学派还创立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指南,主张通过生理运动达到无为。

      3.孟子认为,其实没有必要像孔子一样,费劲地去重建一套“好的”热认知,每个人心中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的种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想让人做好事,从他的善良本性出发,去培养和引导就好了,这样才是真正的无为。

    4.庄子认为,要想达到无为,没必要像老子那样,选择回到自然状态,因为如果觉得自然状态更好,这本身就已经做了一个人为的价值判断。所以庄子认为,根本不做任何事先预设的对和错,直接跟着感觉走,热认知把我们引向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总结一下,一、无为是不刻意追求,特别放松地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二、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某个价值观系统。三、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无为。

  阅读到此,您对无为有了新的感知了吧?如有兴趣,欢迎添加W:Learn_to_learn_more

一同成长一同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可能理解错很久的“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