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的三桥夜色

刚才浏览朋友圈,看到“华灯初上”四个字,正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我油然升起一番落寞之感。

我甚至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抒发一下情感,宣泄一下情绪。于是,就在酒后翻开电脑敲下这些文字。

华灯初上夜未央,歌舞笙箫,古道旁。多美的词句啊,想必过惯了灯红酒绿的人更有感觉。

我是喜欢饮酒的人,我更喜欢绵绵无期的长夜,倘若夜间饮酒便更是人间美事一桩。无论是春天伴随着泥草的芬芳,或者夏季抚着凉爽的晚风,抑或是秋天的落叶零零飞舞,也包括冬天皑皑雪夜里温酒一壶。这都是我所喜欢且欣然肯做的美事。

有种颓废感时常逼迫我去喜欢,而偶然性的上进心时常又使我惭愧不已。我常如此度日的便是我的学校旁。

学校是我寄生的地方。我苟且般惶惶度日,寻欢作乐时或郁郁不得欢时便去距离学校不远的小镇。不仅我喜欢去学校附近的小镇,包括一些其他的我所不熟知的人们也乐意去那里。这个小镇靠着旁边的在校生四五万的两所高校的学生生存,年轻人所带给他们的活力与新潮造就了商贩们气概的包容性与经营的广泛性。他们把小镇布置的霓虹滟滟,夜幕降临,小镇的所有生气都衬着夜色,罩着灯光,透过人群,一一涌现出来。

小镇叫做三桥,它的起点邻着农林学院的后门,那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条路把学校与小镇分割的清楚明白,但是商贩们仿佛不在乎这些,他们的经营地点无处不在。小摊在路旁,也在路中央,在路灯下,也在商铺旁,商铺是路另一侧的门面店,店里店外人群沸沸,月光投映在荡漾的酒杯中,如此便满足了三五成群在这里或买醉,或聚会,或谈事,或吹牛的场地了。

之前不知在哪里看到一句话,不知是自嘲还是骄傲,其言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附近是小吃一条街,唯有中国。

这一条街只是三桥小镇的一个名片,这里仅有烧烤摊,网吧,KTV,超市等一些算是比较风光的地方。他真正内涵的是这排门面店后面的更多商铺,若您不买任何东西且转一圈,大致需要半个小时,里面的内容更是瞠目结舌。

零星散布许多宾馆是不必提的,私人影院和小型酒吧更是男女约会的最佳场地,健身房里的丰乳肥臀和小巷子里相拥的恋人。这里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当然,也有善良的庸医和比市面上相同却物价更高的药房,也有云烟蔼蔼的烧烤摊和使人飘飘而沉醉的廉价酒精,还有兀自播放的音响与纷扰吵闹的商贩的孩童。这里也是透着美好与生机的一角。

我经常坐在路旁的小酒馆借一丝温暖,偶尔也三五成群的依附在人群里埋没,但大多部分我是乐意酌一杯佳酿,点三五样式小串儿坐在商铺延伸的路摊下,那里有路旁绿化的树木,有店里扯出的彩灯,它们映着我,照亮我,使我沉默着。沉默着的还有天上的皎月,或是时而漂浮的阴云。

我望着人来人往的闹市,望着马路上的车水马龙,或者嗅着被风带来的烧烤摊的青烟,听着年轻的熙攘吵闹声,饮着酒,不觉便已醉了。醉在这酒精里,醉在这人海的喧嚣里,醉在这世俗的纷扰里。

我深知不可酩酊,因为醉后无人搀我。离席之际,孤独之感、挫败之觉、忏愧之意一时之间涌上心头。待我还未曾来及品味这份孤独、挫败与惭愧,便摇晃之间回到了二十四大街。在这里,昏黄的灯光,草丛里的虫鸣窸窣,擦肩而过的刚外出的三两人,于树荫下,望着远方的灯光与楼阁上的霓虹,昏昏沉沉,这一切也就渐渐模糊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灯初上的三桥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