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 七夕是人们为纪念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见而设立的节日。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七夕节在起源上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并无关联,它们之间是由于时间推移演变而联系在一起的。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一书,书中是这么描述的:“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织女奔忙终日,却不能织布,牵牛星明亮,却不能照亮拉车的路。此时人们所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是作为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的象征,并没有发展出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相关情节,所以这时期的牛郎织女,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
一直到三国时期,曹植在《洛神赋》里描写了牵牛织女的夫妻关系,后来在南北朝的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对曹植这样的描述又补充了更多注解。至此,民间开始传颂牵牛织女的故事,流转一千多年,才有了“七月七日”相会的最终故事版本。
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牛郎织女于桥上相会,于是人们把七夕定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随着时代推移,古代的七夕习俗也有所变化:
1.汉代:“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据记载,西汉宫廷不提倡宫女们自由恋爱,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用来表彰女子巧慧。
在七夕晚上,几乎每个女子都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对月连续穿针引线,要是谁能将线快速全部穿过,就被称为“得巧”。有的民间女子当庭布筵,虔诚地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拥有精巧女工技艺和智慧。
2.南北朝:“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的习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喜蛛是一种米粒大小的蜘蛛,偶尔,人们在房间内或者身上发现一只喜蛛,都会认为这是喜事之兆,一般都会很小心地将它放生。所谓“喜蛛应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放在果盆上,在人们结束“穿针乞巧”之后,大家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就预示着即将幸福美满。
3.唐朝:“晒书节”
唐朝的七夕,除了吃一些节日食品,还把七月七日定为“晒书节”。由于农历七月天气干燥炎热,七夕这天,如果是好天气,大家就会拉出自家的藏书,在太阳下曝晒,以达到去霉的效果。这种习俗一直保存至清代,被文人所延用。
4.宋元朝:吃巧果,逛乞巧市、供奉“磨喝乐”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款式极多,如鸟、花等样式。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七夕时期出现了专门卖乞巧饰品和七夕巧果的市场,被人称作乞巧市。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的小孩,人们供奉“磨喝乐”祈求聪颖。每年七月七日,街市上会有“磨喝乐”贩卖,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越做越精致,一对顶级“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5.明清时期:“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古代“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人们事先取一只面盆并且盛满“鸳鸯水”,也就是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的合成,放置一夜时间,并且七夕当天晒一上午的太阳,水的表面就会形成薄膜,女子把绣针轻轻放在水面,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会出现针影。如果影子是笔直的一条,则是“乞巧”失败,若是其他形状,则是“得巧”。这种风俗也称“浮针试巧”、“丢巧针”。
6.清代:拼缀七巧图
清代,七夕市间有售卖“七巧图”的,“七巧”二字谐音“乞巧”,“七巧图”也就是我们现在玩的七巧板,人们可把它拆分,拼缀成鸟兽、人物等各种图案,意在锻炼大脑,获得智慧。
了解了各个时期的七夕习俗,我们再来看看各地过七夕的不同习惯:
1.江南:“投针问巧”
江南沿袭了古代七夕的风俗,七夕时节,女子会在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由于水面存在张力,很容易将针托浮起来,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针周围的波纹最复杂,放针的女子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
2.西南:染指甲、洗头发、用脸盆接露水
染指甲是流传在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主要为四川省、贵州及广州地区。民间传闻,在七夕这天染红指甲,干活时就会更利索,于是成了婚的女人们就将凤仙花捣成汁,染红手指甲,七夕当日,未出嫁的女孩也会用凤仙花、月季花染红指甲,互相比美。
妇女洗发,也是一种西南特别的七夕习俗。人们认为,在七夕这天取泉水或河水是特殊的,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因此许多女性在七夕沐发,其实是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可以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除了洗头,西南地区的女子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时流下的眼泪,收集这些露珠,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