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班主任工作艺术:100个千字妙招02

第二辑 灵活机动,批评也能如春风细雨

要给每位学生提供机会,要放大他们的优点,要相信每朵花都会盛开,而且都会开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亲切、幽默应该是老师爱心和责任心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春风细雨中沐浴着教育的光辉,塑造心灵,完善人格。

如果老师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急中生智,巧妙处理,抓住有利时机,常常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对于“问题学生”,我们应宽容他们,接纳他们,帮助他们进步,而冷漠、排斥只会让这些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不是教育的本意。

拥有一颗宽容、淡定的心,生活便会涌现浪漫,教育自然也会写满诗意。

对于学生的顽皮、淘气、蛮不讲理,教师不必火冒三丈、气急败坏,他们正是在一次次犯错中体会着成长的疼痛。对此,我的态度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既然事情来临了,就接受它,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保持从容淡定。如此,教育便充满机智,生活便情趣盎然。

不妨以模仿学生的行为为切入点,表面上迎合学生的行为,暗地里进行周密安排,抓准时机,让学生通过否定我们,来否定他们自己的行为。然后循循善诱,让学生在非对抗、自然的情境下形成正确的认识。

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肯定,他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渴望得到认可,渴望被尊重。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学生的前提必须是信任学生,不能因为一件事、几件事来圈定学生,给学生下结论。要给每位学生提供机会,要放大他们的优点,要相信每朵花都会盛开,而且都会开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样,教育便充满智慧,生活便情趣盎然。

动不动就批评,大事小事一律指责,只能制造出一批什么都不在乎的“钢筋铁骨”。当我们的教育因为太过于频繁而导致不起作用的后果时,教师不妨换一种思路,暗中关注,表面淡化,用我们貌似“置之不理”的“无为”引发孩子的自我反思,或许,效果会更好。

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软弱的教育。我说,惩罚会因温柔而更有教育的力量。惩罚时要保证学生的心灵不受伤害,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要让受惩罚的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教师不仅要追求惩罚的外在效果,还要追求学生被惩罚时内心产生的积极体验。学生受惩罚的过程,应该是受教育的过程。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尊重、被认可,我们不要刻意去改变什么,而是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让他们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激发出他们内心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然后顺势引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有一颗宽容与博爱的心。只有这样,被教育者才能在爱的海洋中自由快乐地成长。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鼓舞、激励、唤醒,所谓的“师道尊严”比起唤醒学生潜在的道德自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唤醒学生内在的自我定位与期许,是推动他们持续积极做事的不竭动力。

每个孩子都有“向善至美”的天性,渴望得到同龄人和老师的认可与悦纳。作为教育者,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设法保护、激发和唤醒孩子的这种天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责罚是一种特别刺人和无不危险的教育方法。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一句名言:The Lord prefers common-looking people. That is the reason he makes so many of them.(上帝喜欢长相平凡的人,所以他创造了那么多的普通人。)
富兰克林说:‘如果你要人们爱你,你就爱人,并且做个可爱的人!

矛盾是无法回避的,事件更需要处理。但解决问题的意义并不在于否定和惩罚,而在于教育和引导。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学生个人和培养一个完整的集体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教育个人是为了培养集体,培养集体最终也是为了教育集体中的每一个人。”

教育是神圣的,但不是抽象的。面对意外情况,我们不应该过多地着眼于责任的追究,而应该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教育是什么?教育除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之外,还要教会孩子生活常识。所以,我反对“不准做”的霸道,提倡“如何做”的指导。很多时候,我们千方百计地去禁止孩子做某事,结果适得其反。与其用霸权主义把孩子的逆反心理激发出来,还不如蹲下身子告诉孩子“如何做”,让孩子心悦诚服。当我们把“如何做”这样的常识教给孩子,再把具体的做法倾囊传授给孩子时,还会有那么多的“不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班主任工作艺术:100个千字妙招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