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白塔仍耸光
我们乘车从今呼和浩特市沿河西路,在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有一座塔兀自独立。这里就是丰州城故址。
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并攻占了呼和浩特地区,派天德军在此驻守,公元920年始建丰州城,所以也有人称丰州城为“天德军城”。丰州城自建成后,辽金元三代沿用,长达450年之久。因此,自辽代以后,人们就习惯地把呼和浩特地区称为“丰州”或“丰州滩”。
丰州城,是当时丰州滩上建造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座辽代城市。据史籍记载:辽代的丰州,当时就有人家12000余户。到金代后,丰州已有人家22680余户,其中城市居民已达数万人之多。是塞外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城市。 据民间相传:丰州城一带,又曾是宋朝杨家将大战金沙滩,破洪(丰)州的地方。在丰州城北的大青山中,至今还有传说中的“六郎箭”、“焦赞坟”遗址。据说,当年杨家将镇守边关时,宋朝与辽国谈判,划分边界,辽国同意让出一箭之地,杨六郎当即站在雁门关上向北射箭,一箭射到数百里外的大青山上,故留下了“六郎箭”的有趣传说。
元末明初,丰州城遭战火洗劫,城民弃走后才变成一座废城。 随着佛教的兴盛,辽代丰州也就成为当地重要的佛教中心。我们眼前的这座塔,就是辽代丰州城遗址内西北角的万部华严经塔,建于辽圣宗年间(公元982年——1030年)。原来是属于丰州城内佛教寺院里的建筑之一,由于最初是用来存放佛教“华严经卷”的地方,所以正式名称是“万部华严经塔”。由于塔身为白色,大家就俗称白塔。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拔地而起,直插云端,大有“一柱擎天之势”。所以,就成了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八景之一的“白塔耸光”。
传说
当年的杨门女将穆桂英在与辽国征战时,盛怒之下,她手中的神鞭被打断了,而且一下子断成了三节。手里握的一节留在了山西,变成了应县的木塔;中间一节,飞到了山海关外,变成了辽东的朝阳塔;最顶端的一节,却落到了丰州城内,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白塔。
走过千年的万部华严经塔为八角七级,典型的七级浮屠。属于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佛塔。白塔建于面积较大的夯土地基之上,塔体从下至上,围绕中心轴线微向内收,几乎通体垂直,形态沉稳雄浑。现高度为55.6米。从佛寺遗址内发现的“铜护法神像饰环”以及建筑、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此塔应当属于佛教密宗系。塔基呈莲花盛开的造型,给人以清平盛世之感。基座上镶嵌着牡丹花鸟兽纹雕砖等,另外还有菩萨、力士雕像,等等。
原来塔身每层外表加砌腰檐,腰檐上曾有栏杆。檐下采用柱头及补间斗拱装置。采用斗拱是为了出檐深远,增加外貌美观,并保护建筑物自身免受风雨侵蚀,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在塔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当时民间流行的直棂窗子、球纹格子门,都是雕刻造型,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
白塔的塔门设置也颇有特色,按照七级塔身,一、三、五、七层的南北门为真门,东西则为假门。二、四、六层的东西门为真门,南北门则为假门。这种设计结构,从受力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各个方位的均衡负重,同时,也达到了外观的对称与美观。塔外各层共装饰铜镜约200多面,每层都悬挂风铎,随风而呜,光声相和,神韵无限。
白塔一层正南券门上方镶有“万部华严经塔”篆书石刻一方,经复制后原物由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从塔体表面看,一、二层雕有天王、力士、菩萨之类的造像,手法细腻,形态鲜活,处处透着唐代之风格。当然,这也是辽代佛塔较为普遍的特色之一。
从白塔坐落的方位来看,塔址选择颇为讲究。当时的设计建筑者既通晓唐代佛塔建筑技术,同时也深谙辽代建塔风格,兼容两者,展现出时代变迁后的设计思路。在辽代佛塔中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品位。据此,有研究者认为,这座佛塔的设计者是以汉人为主的。
我们从一层的北门进入塔内,塔内一层以上设有旋转式(或曰双向式)砖梯通往七层,每层通过假门和假窗的通风孔得到光照,并使塔内空气保持流通。沿着旋梯而上,七层为穹庐顶之塔室,游牧民族的建筑特征甚为鲜明。登临第七层后,再由正顶八角孔洞到达塔顶。站在塔顶,会当凌绝顶之感顿生,远眺四周,神奇的土默川风光迷离。北面的大青山如巨蟒横卧,南面的大黑河蜿蜒远去,一马平川的丰州滩,阡陌纵横,绿浪翻滚,条条公路铁路,交错成网,铁龙飞奔,汽车成线,和周围的山水美景浑然一体,使人如临仙境一般。
华严经塔为藏经而建,但现在塔内已空无所有。我们细细查看,在塔的内壁上那大量历代游人用汉、契丹、女真、八思巴、古叙利亚、蒙古等文字的题记,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将近千年的历史。这些书写简略、风格各异、甚至漫漶不清,用词造句也不讲究的所谓题记,实际上是当时游人在登临时的顺手涂鸦。但这不经意的顺手一划,却为我们了解丰州和白塔的历史提供了更加真实的线索。多种文字出现在同一塔内,反映了当时各民族人民间的和平友好交往。
据塔内第三层发现的题记可知,元朝时称这个佛寺为“宣教积 寺”。也就是说,按照佛教仪制,这个寺院在辽代就已存在。从塔内留有的元代游人题记“宣教寺宝塔”,可证明这座塔是宣教寺建筑群中的一部分。从一些题记中,我们还可以推测,至少在金、元时期丰州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了。这与金代重修白塔时在一层所立石碑铭文中记载的内容有所呼应。
一层金代石碑共有九块,现存六块。碑中较多地提到了当时丰州城内街、巷、坊的名称,如:北街、东街、东南坊、东北坊、西南坊、西北坊、牛市巷、麻市巷、染巷、酪巷、都统临街巷、县衙巷、药师阁巷、北禅院巷、大师殿巷、斐公裕巷、刘公进巷、康家巷、张德安巷、刘大卿巷、张居柔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城镇周围的村名以及捐资修塔人的姓名、地方官及其职官名称等。当年,参加修塔、捐资的人主要是来自丰州城以及城郊乡村。丰州城当时的规模和繁荣可见一斑。也揭示了当时丰州城多民族共同居住生活的和平安宁景象。
站在塔前,顿觉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仰望高耸的塔身,我在想,希冀建造七级浮屠来保佑的那个曾在北方草原纵横驰骋的大辽王朝,还有那个让大宋朝寝食不安的金国,在历史的烽烟中去了哪里?唯有在昔日繁华的旧城址上留下这座寂寞的白塔,在空旷的丰州滩上默默无语。 (裴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