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录 | 中国南北

接着“秦岭淮河”中的基础介绍,延伸到了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了中国的南北,今天再讨论一下中国南北方到底有什么不同。

中国人常以南方人、北方人自居,却极少自称为东部人或是西部人。人们也热衷于创造各种各样“南X北Y”的句式,例如西汉学者刘向所写《战国策·魏策四》中提到的典故“南辕北辙”、《晏子春秋》中提到的“南橘北枳”、柳宗元《封建论》中提到的“南征北伐”;更有形容气候的“南涝北旱”、饮食的“南米北面”、交通的“南船北马”、语言的“南繁北齐”;甚至,南帝北丐、南慕容北乔峰、南武当北少林……

大到地形气候、小到饮食性格,无不被拿来品评调侃。在这激烈又复杂的“南北之争”背后,到底是什么?

1、热量

“南北之争”的根源,要追溯到1.5亿千米外的太阳,它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输送能量,但地球并未将这些能量均匀分配。在太阳直射的低纬度地区,地表单位面积接收的能量较多;而在太阳斜射的高纬度地区,单位面积接收的能量较少。这种规律被称为“纬度地带性”。

1)温度差异

最明显的数据:大兴安岭北段,1月平均气温-30℃,最低甚至可达-52.3℃,是一片冰雪的莽原;到了最南端的南沙群岛,1月平均气温可达25-26℃,已经是没有冬天的热带风光。根据南北之间的温度差异,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划出9条温度带,奠定了中国南北差异的基础。

2)降水量差异

热量作用还不止于此,大洋海水的比热容约为陆地岩石和土壤的12倍,因此在大致相同的纬度上夏季陆地温度要高于海洋,海陆之间温差造成的压力驱使着大气在两者之间往复形成季风。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携带水汽从东南沿海一路北上不断成云致雨,随着距离的增加水汽逐渐减少,就造成了南北之间降水量的差异。

3)地貌差异

降水的力量还塑造了南北不同的地貌,南方多低山丘陵,多样的岩石在水流的冲刷下形成多样的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岩溶地貌等。北方的大片区域,则属于构造上的盆地区,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了华北和东北平原。ps:构成华北平原的沉积物来源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热量与降水,从南向北逐渐变化形成若干条界线,这些界线几乎在一个狭窄区域内重合,其中的一条山脉和一个水系便成了中国南北天然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2、人类

1)建筑差异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防寒保暖是第一要务,因此民居墙体更加厚实,内部有更厚的保温层以防止热量的流失,经典的窑洞和砖瓦四合院建筑;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仅有500毫米左右,不用过于担忧屋顶积水,因而多采用平顶,屋顶之上还可用于晒制粮食;

南方气候暖热,建筑无需特别厚的墙体,同时南方民居门窗更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另外频繁的降雨,南方古时大部分建筑都是倾斜的屋顶,对于排水至关重要。

2)交通差异

水资源的南北差异,也让南北的交通方式不同。南方可利用的水资源更为丰富,全国航道的近80%都分布于南方各省,因船舶的使用率更高。多山的特性则让南方修建铁路、公路时需要架设更多、更大的桥梁,挖掘更长的隧道。而北方恰恰相反,经典的“南船北马”由此而来。

3)农牧业差异

东北:因气候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南北方的农牧业,农作物的生长依赖着热量的积累。东北地区积温<4000℃,许多作物无法生长,但充足的降水、较低的蒸发让这里的地表水资源充足,因而渔猎一直是传统的生产方式;

黄河下游平原以及海河、淮河两岸:积温大于4000℃,因而普遍种植喜温耐旱的作物,小麦的产量占全国的58%以上。

秦岭-淮河以南:水热条件就更加优越,积温大于5500℃,加上降水量可以达到800-1800毫米,让这里成为水稻的适宜耕种区。

南部沿海地区:积温>8000℃,橡胶、棕榈、甘蔗等热带作物以及香蕉、芒果、椰子等热带水果可以在这里生长。

4)饮食差异

气候造成的农业格局,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北方地区被面食所统治,一顿饺子几乎打遍天下,另外还有:馒头、烙饼、煎饼、炸酱面、油泼面等等;相比以稻米为主的南方地区,一碗米饭才是餐桌上的主流,而粘度更高的糯米适合制作各类糕点和米制品,比如:江浙的点心、潮汕的粿品。

除了建筑、交通、饮食、文学、方言,人的性格、体质、面貌,南北之间几乎方方面面都有着种种差异。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记录 | 中国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