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是刷米课圈。看看谁给我点赞,谁给我留言。尤其是留言,对我来说尤其重要。有赞扬我的,我心生欢喜。若是有老师点赞评论转发,更是欣喜自豪。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或质疑,心生不快。
我有很深刻的感受,知道自己是在“求名”。也就是说,求别人的看见和认同。
人生最难突破的四个点:名利生死。
当我带着觉察的时候,我可以抽离出来,以星空视角看待自己。我看到自己还是在名利大海上沉浮,随波逐流,无法真正立于波涛之上,踏浪而行。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仍然能够让我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这便是验证。
心理学上说,看见即疗愈。可是我看见了呀,看见自己还在追求名利,在贪一个“好”字。渴望别人的喜欢和赞叹。当我在贪一个“好”字的时候,我就会被这个“好”字所占据,遇到对我的“好”进行质疑的时候,会起情绪,会难受。这便是被控制了。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如此。当我们在乎金钱的时候,我们就会被金钱所控制,心会被它牵扯着七上八下。
患得患失。这是我这两天特别有感觉的四个字。论语中说:“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一旦有了患得患失,就什么都做得出来。这个时候就被那个患得患失的对象给控制了,做自己,便成了一句空谈。
对,做自己。这就是我对王阳明“致良知”的最“深刻”的理解。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无非是忠于自己。
当我的心被其他任何东西所侵扰的时候,我也就没有守住自己的心,也就是没有忠于自己了。真正的做自己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自己的心处于一个中正的位置,心无挂碍。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是我读《心经》的时候最有感觉的话。我也一直在寻找这种“心无挂碍”的感觉。现在了解,原来如是。
好吧。看见了,如何解决?有时候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还是做不到。这便是知行不合一吧。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让自己心无挂碍呢?
当我看到自己在名利场上沉浮而不能做到自在的时候,我就不是真正地忠于自己。要想真正地忠于自己,还是回归自己的内心,去看到自己排除了名利之外,真心想做的事,那个地方,就是“良知”,有称为“初心”。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内在的渴求是什么。
当我回归一切初心之后,我发现我真正想做的,无非是求一个“真相”。我一直坚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真相,它可以用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可以帮我们走上一条幸福之路。这是一条正确的路,所以又被称之为“道”。有了这个“道”,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指导我们的点点滴滴,它能解答我们的一切困惑,帮我们把心从囚笼中解脱出来,真正地实现情绪自由。
所谓情绪自由,就是做自己而已。做自己,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致良知。
当我发现这个点的时候,我知道,当我看到我自己在追求“名利”的时候,回归初心,我明白我又活到了别人的眼中,而不是在自己的心里。如果我对自己足够笃定,我明白我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我还需要老是求别人肯定我走的路是否正确吗?看到这个点,我就可以重新审视我自己的内心。我对自己在做的事,在走的路,我确定吗?我100%确定吗?
是的,我100%确定。所有上过人偶课程的人,都反馈自己受益匪浅。这就是验证。与此同时,承诺不满意退款,这也是我的信,以及我的进一步验证。与此同时,我自己,也是最大的验证。没有人偶心游的启蒙,我走不到今天这一步。无论是在夫妻,亲子,家庭,事业中,我几乎都是顺风顺水。这已经验证了这个学问,这套理论的正确性。
所以传播学问就是,活出来就是,用学问来指导自己不断前行就是。在事上炼就是。
笃定自己,就是用自己去验证自己,用自己做事情的状态去验证自己,而不是用别人去验证自己的对错。别人,只是验证自己的一个阶段而已。动不动心?动不动情绪?能否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所有身边人,家人,朋友,客户,同事,领导,老师,竞争对手,乃至敌人,无非都是来验证我们的内在而已。
做自己,就是情绪自由。情绪自由,就是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