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

      今天听了朱思思老师的信息化素养第五讲,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受益匪浅的一堂课,一个故事,一张纸。一颗种子和一朵 花,从一滴水,到一条河,再到一片海,都是思维导图可以应用的领域。思思老师用一个孩子的例子说明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用一种方法学习,确实这样,我有时也在想,一千个读者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的思想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能用一种惯性思维就限制孩子的思维,或者就直接判断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我想思维导图是孩子表达的很好的方式。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前的老师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三尺讲台可能也能完成教学,但在信息时代讲给学生技术不如教给他们技术思维!思维导图是学习支架,因材施教,由收到放,由易到难,由老师引导到学生主导,变化的是思维方式!

    一、知识归纳

同类知识整合,单元知识整合。比如汉字变变变,比如成语整合,再比如孩子自己的表情包做的喜怒哀乐思维导图。

二,思维发散

    自由想象,类比联想,任何跨学科,知识之间的碰撞。

三,逻辑梳理

一个想法到另一个想法的跳跃。

四,阅读

把书读薄,把书读厚

五,合作探究

交流记录,成果分享,操作流程,角色分工

六,习惯培养

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通过这节课,我也了解到了什么是思维导图,他可以是我们通往知识殿堂的梯子,他可以是展示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盛宴,他可以是拉住知识的绳子,也是订住知识的钉子,用对了她就是工具。每一次的思维导图的创作都是技术与温度的完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规律,让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儿童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不拘泥形式,多鼓励表达,表情包也可以出现在思维导图,机器人也可以是思维导图的形式。合理科学,分清主次,用好了才能减负,用对了才是工具!我相信通过一次次不同的尝试,一定能够用好思维导图指导教学实践!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