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帮我盖个楼”,当代年轻人的三大社交真相

“来,帮我盖个楼。”

在双11的短信轰炸到来之前,许多人早已被类似的消息砸到头疼。

甚至有人说,一天天的,都不想打开微信,一打开微信就是盖楼。

“我又不是工程大队,天天盖楼烦不烦啊?”

盖楼不烦,烦的是盖楼中的人际关系。

如果是陌生人找你盖楼,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甚至还可暗自窃喜:“发现一个漏网之鱼,正好删了TA给我的微信减减负。”

但令人无奈的是,除去陌生人外,拉你盖楼的,都是一些半生不熟的朋友。

说不熟,却也能聊上几句天。

说熟,上次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几年前。

你可能很难想象,盖楼的人群基数到底有多庞大。

有博主说,自己微博被限流导致浏览量变低,实际上是:人都跑去淘宝盖楼了!

而从盖楼这件全民参与度奇高的活动中,足以窥见社交的三大真相。


“你的人脉一文不值”


“看一个人是否对生活妥协,就看他给不给你发盖楼信息。”

看到这句话,可以自嘲,也可以了然一笑。

在盖楼这个几十亿的大项目中,搭上了不知多少个还不完的互助人情债。

最终,要不一股脑连着前几天全输了;要不赢下来,也莫过于几块……

而在这场活动中,比红包更廉价的,是人情。

双十一活动盖楼、拼夕夕帮拆红包,平时的七大姑八大姨叫嚷着给娃点个赞,亦或是微信群中各种【点击链接,领取红包】……

看起来,无论是砍价还是盖楼,都是随手的功夫,但在无形中消耗的不仅仅是时间成本,还有你的人脉。

因此,这种小恩小惠催生的是一段“浪费式社交”的关系。

当拼多多链接,淘宝盖楼链接,机票车票砍价链接,订房砍价链接,占据了微信消息的半壁江山,浪费式社交也让人脉关系摇摇欲坠。

社交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而人脉早已浪费在蝇头小利的求助中。

只有索取时才会互动的社交,不是真的社交。


“你的朋友其实不是你的朋友”


可能我们与某个朋友的结识,仅仅是因为一场线下活动。

共同的爱好和话题,让我们互加好友、互换名片,随口预约着下次面基的时间。

看似熟络的关系,却在散会后再没有重启的机会。

比起浪费式社交,这样的社交更加脆弱,因此也被称之为“气球式社交”。

当时膨胀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消退渐渐萎缩;那个熟悉的头像,从加了之后再没有打开。

当然对彼此都有印象,也能够说清相识的来源,可或许连友情都扯不上。

一顿拉赞盖楼猛如虎的操作,最后反而成为被列入黑名单的绝佳理由。

“拉黑算了,反正也不会有啥交集。”

看似很大的社交圈,实则很小。

很多社交软件,可能我们的好友都装不下,微信联系人的5000个空位还要精挑细选,陌生的信息从不添加。

可这,并不妨碍“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朋友”。

可能你在吹牛的时候,会略有得意地说:“这个大佬,我认识。”

生怕对方不信,还补充“我还有他微信呢”。

可心里明白,那浅薄的交情,连搭句话都得尴尬半天,你和大佬之间,走的是单向线。

脆弱的人际关系上,铺着华丽的袍子。

每个人都以为加了好友,就是朋友。

可除了“认识”这单薄的关系概词,最终连删除好友都只能是单向选择。

在社交时代,我们的社交APP很多,花钱的支付宝都不妨碍你聊上几句天,资讯信息的APP更是好友无限。

我们的交流圈看起来很大,可“友谊的巨轮”,却只对那么寥寥几个人开放。

朋友圈不是你的人脉,仅仅是看得见的头像和三天可见的朋友圈。

“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朋友”,在互动式社交中,社交的脆弱性一览无余。


“我劝你冷淡一点”


“我劝你冷淡一点。”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说出这句话的人,却是人脉颇广的蔡康永。

可能很多人很奇怪,情商这么高的蔡康永,社交属性也一定很强,怎么会这么形容社交关系。

实际上,蔡康永真算不上一个社交达人,他曾被搭档多年的小S用一个词评价:疏离。

“舞台下的他,好像有一层透明的膜罩着,非常有距离感。”

在蔡康永的字典里,社交关系冷淡一点最好。

他说:“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一个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好的立场。如果被温暖两个字给绑住,就更吃力。”

他主动和人维持“有距离的关系”,不会因为无效的社交,去消耗自己残留的热情。

我们都很容易在微信聊天时,乐于做那个话题的终结者。

这样的举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评价为“有修养”。可真正的原因是:你和对方真的不熟。

就是因为不熟,才不好意思以突兀的方式结尾,最终在表情包对垒的疲软之中,毫无热情的聊天也草草了事。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交友谊,那就是:我随时可以来,也可以随时离开。

真正有意义的社交,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不会我帮你盖了个楼,就要拿拼夕夕的领红包来换。

更不会那么计较,这个话题该谁结尾了;很久没聊天,开场白要怎么聊才不会生涩。

关于社交,咖爷之前看过一个实验性的短片,光看名字就很戳心:《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

在这个短片中,起初,被实验的对象,都对自己的微信好友信心十足,每一个嘉宾报出来的数目都不少于1000人。

可当主持者提出一个个问题来进行好友的删减时,剧情发生了巨变。

随便拿出一个,估计你也会纠结半天:“不考虑工作,删掉自己不会联系的人,还剩几个?”

嘉宾的微信好友数量逐渐减少,从最初的上千,到偶尔会聊天的几十人,最终被自己认定可以坦诚沟通真心话的,仅有寥寥二三。

可当主持者问及嘉宾:你们最近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

他们才恍然发现,原来那些曾经那么亲密、无话不谈的朋友,已经很久没有联系。

而当嘉宾试图跟朋友通话时,有的听到的是电话的盲音,有的寥寥几句便尴尬结束……

原来,以前无话不谈的朋友,在不断的遗忘与漠视下,也有着罐头一样的保质期。

罐头的保质期过了,大不了再买;人错过了,下个路口就不会再有了。

社交关系,是有保质期的。

我们乐于去群发祝福,维系着与上千人的友谊,却很少单一跟朋友聊聊天了;

我们乐于虚与委蛇,努力做话题的终结者,却忘了真正的那个朋友,上次聊天是什么时候;

与其去盖楼、去求赞,去一次次进行“浪费式社交”,不如去找那个曾经有着说不完话的人聊聊天。

当我们不再被营销桎梏,不再因盖楼而意气之争,拼个你死我活。

可能,我们也真正拥有了朋友和真正的“有效社交”。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帮我盖个楼”,当代年轻人的三大社交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