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读书笔记(六)

        今天阅读了这本书第二章的第二节

        第二章 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构建

        第二节 捕捉闪回策略

        创作长篇作品,作者通常会设置一个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画面,或者动作、语言,甚至“道具”,帮助读者借助重复形成勾连,强化印象,领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运用捕捉闪回的策略,需要自觉关注重复出现的语言、动作和场景。

        一、重复出现的语言

        作者列举了几部名著,如《老人与海》中“如果那男孩在这里”、《追风筝的人》中“为你千千万万遍”等,突出作品中重复出现的语言的作用。言为心声,语言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重复出现的语言具有强化人物性格特征、凸显人物思想、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作用,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重复出现的动作

      设置闪回是我国传统的创作经验,捕捉闪回是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经验。作者在这部分列举了《水浒传》中出现的的酒歌,《红楼梦》中林黛玉重复出现的动作是读书、抚琴、葬花、作诗。薛宝钗重复出现的动作则是送宫花、结璎珞、扑蝶粉、送燕窝。这是曹雪芹可以塑造的“二元对立”的形象。关注到她们重复动作的不同,联系她们的思想观念,从中可以辨析出作者的态度,从捕捉的闪回出发,可以逐渐深入地走进文本。还有《骆驼祥子》里,作者四次描写祥子的“笑”。捕捉到祥子重复的笑,或者能够发现祥子面对不同情境的哭,都能够帮助学生在动态变化中分析人物,看到作者写作手法的高妙。

        三、重复出现的场景

      小说中的场景往往潜藏着作者的独特用意,重复出现的场景,其用意指向更为显著,需要在阅读过程中给予重视。《红岩》中重复出现革命者吟诵诗歌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边城》中“虎耳草”一共出现了5次,在这个重复出现的场景里,可以窥见人物心理,能够看到人物变化,充分体现了场景闪回的作用。

        “捕捉闪回”需要学生对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语言保持敏感,使之成为自觉的意,建议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边阅读边标记。

        【思考:“捕捉闪回”这一阅读策略,教师如果能指导好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运用这一策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运用这一策略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作品,理解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读书笔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