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周《感受呼吸》和《呼吸与健康生活》教学反思 林丹丹

《感受呼吸》这一课,我的课堂分为五次呼吸活动和一个模拟实验。

【呼吸一】:憋气游戏,谈感受,感受呼吸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这个实验要强调安全,身体不适的孩子不能强行参与活动。

【呼吸二】:感受我们的呼吸器官。在调查前概念的基础上,感受呼吸器官,分析并且板书呼吸器官。播放呼吸器官的科普视频,整理科学的呼吸器官。寻找的视频很关键,显示呼吸过程并且标注相关器官。

【呼吸三】感受鼻腔呼吸和口腔呼吸的区别。明白科学的呼吸方式,了解口腔呼吸的坏处。部分孩子说口腔呼吸很方便,可以引导其他孩子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生生辩论更有意思。

【呼吸四】:感受呼吸时的咽喉、气管的变化。借助听诊器可以听到很明显的呼吸气流声音。借助听诊器一样要强调不能制造很大的声音,联系第一单元的知识,保护自己的耳朵。


【呼吸五】:感受呼吸时,胸腔和腹部的变化。我觉得要仔细引导对相关身体结构的观察,包括手接触的位置,多次呼吸多次体验。

最后,由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会自主呼吸呢?借助一个模型来了解,每个结构模拟什么请学生思考并且表达,然后请他们试一试,究竟用什么方式模拟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最后引出人体自主呼吸的开关—膈肌。

最后总结,拓展。

《呼吸与健康生活》

这节课我听了区上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所以结合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来设计自己的课堂。

【聚焦】:

一次呼吸包括什么?你一分钟呼吸的次数是多少?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出一分钟的呼吸次数问题。

【探索】

一:测量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教师提前梳理注意事项,如:三次测量后的取值,有相同取相同,无相同,取中位数。准备好方便的计时工具,我请教李林珂老师,借用了她的计时工具,非常好用,在此感谢李老师的分享。

认真数呼吸次数的孩子们


很多孩子在测量后会很兴奋说出自己的次数,借此请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测量结果,顺势抛出问题,我们的呼吸次数会一直不变吗?请学生勇敢发言 引出下一个探索。

二: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为了使方便操作和使运动现象明显,我将手册上的三个活动调整成了:原地踏步、原地跑步、原地高抬腿一分钟。

运动之后测量一分钟呼吸次数中

孩子们的记录


【研讨】分析数据之后,引出:1:为什么在运动之后会加快呼吸,进而对比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得到结论。2:关于次数变化多和少的同学的呼吸功能的讨论。进而思考为了更健康生活而需要做出的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3周《感受呼吸》和《呼吸与健康生活》教学反思 林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