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养生需与自然同气相求!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其交节日期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自太阳到达黄经l5°时开始。农历书中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中亦记载:“ 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俗谚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

清明由来

从气象学角度来讲,太阳到达黄经15°时,这天即为清明,从每年4月4日或5日,至4月20日或21日结束。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含上清下明之意,即天空清而大地明。

清明特征

清明,清洁而明净。整体气候特征以风热为主,天气亢热,雨少多风,五阳之月,自然界阳气大旺,雨后的天空还能遇上彩虹。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气候特征却仅属于江南,黄淮平原以北,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较少,并且干燥多风,所以此时北方多发沙尘天气。

清明习俗

祭扫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清明美食

节气对身体的影响

该气节气候以风热为主,天气亢热,雨少多风。这会使很多致病因子活跃起来,所以,这个月也多表现为急性、热性病发作猛烈的一个时间段。像发烧、嗓子痛、脑炎,肺炎等急性的温热病患都会增多。

同时是人体气血向外走动最旺盛的时候。肝藏血,在这个过程里,主要是靠肝引导气血向外发散,随着自然界的阳气越来越盛,这时候如果不注意保肝,肝气的负担就会加重

肝苦急,食甘为缓之”(《黄帝内经》),在饮食上可以多饮用枸杞子和菊花泡的茶水,以养护肝脏。另外,可以多吃些大枣等酸甘化阴的食物来养肝阴。

清明时节气候变化多端,忽冷忽热,衣着不能顿减,尤其是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有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女性,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因为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笋、鸡、海鱼等。

《千金要方》载饮食应“省酸增甘”,故忌酸食如羊肉、狗肉、鹌鹑等。宜食甘温补脾之品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等。

早睡早起,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避免长时间的熬夜,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午睡以消春困。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可以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慢走、打拳、做操运动,吐故纳新。

清明是作为养生的重要气节,一方面气温的渐升,需要适当减少衣物,另一方面在祭祀的环境下,要注意消极情绪的影响。

清明时节湿寒引起的骨性关节病应时刻选择九道合一贴膏进行贴敷,能快速帮你祛湿散寒、缓解疼痛。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 | 养生需与自然同气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