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上肢与稳定的下肢

——《骨科医学课》阅读笔记(四)


一 上肢:为什么出问题的总是关节?

灵活:上肢的命门

为什么我们上肢的关节都那么灵活?

活动活动感受一下,不管是肩关节,还是肘关节、腕关节,基本都能360度无死角的活动。而其他部位的关节,活动范围就有限得多。

首先,由于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负重,所以上肢的骨骼和肌肉都不如下肢发达。

同时,因为要从事精细操作,所以上肢就必须非常灵活,要求关节的活动范围尽可能大。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上肢关节的结构就逐渐发生了改变。

人体中,最常见的是球窝关节。我们的肘关节、腕关节,都属于球窝关节。一根骨头的顶端像一个球,另一根骨头的顶端则是一个凹槽,球体正好在凹槽里活动。


但上肢关节要的是灵活,是大的活动范围,所以关节处的凹槽非常小、非常平。球头对应的不是个“窝”了,而像是个浅浅的盘子。球窝卡不住球头,关节的活动范围当然就很大。

最典型的,就是肩关节——关节头非常大,甚至是关节窝的三到四倍。也因此,肩关节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这样的结构,灵活是灵活了,但缺点也很明显——关节的稳定性不够。

肩关节周围大量的肌肉和韧带,就相当于是保护套。有了它们的保护,肩关节就稳定多了。


其实不仅是肩关节,人体的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关节也基本类似。


人体进化出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关节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导致上肢经常出现两个问题——脱位,以及韧带和肌腱这些软组织的劳损。


常见问题一:脱位

脱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脱臼”。

在各种关节脱位中,肩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大约占到全身关节脱位的50%。原因就是肩关节的关节头很大,关节窝小而浅,本身就非常不稳定。

正常情况下,有了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固定,肩关节就能自由活动。但这个固定,是很有限的。如果外部力量特别大,就可能扯破韧带和肌腱组成的保护套,关节头还是会从浅浅的凹槽里滚出去。这就是“关节脱位”。由于肌腱和韧带都被拉伤了,所以脱位时往往伴随剧烈的疼痛。

肩关节脱位时,千万不要私自处理,而是要尽快去医院。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肩膀的活动。到了医院之后,医生会通过牵引,让处于痉挛,也就是“抽筋”状态的肌肉放松,最终让跑到外面的骨头回到原来的位置。当然,牵引的过程是很疼的,所以止疼措施不可或缺。

像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脱位,甚至包括下肢髋关节,也就是我们胯骨的脱位,也都是这么处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脱位时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都已经严重损伤,所以在复位之后,一定要给予持续的固定。基本要限制活动至少6周,才能彻底痊愈。如果恢复时间不足,就可能造成习惯性脱位。

常见问题二:软组织劳损

肩周炎,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就是肩关节以及它周围的韧带、肌腱发炎了。

具体来说是这样:如果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比如说肌腱、韧带,长期被高强度使用,就可能因为劳损而产生慢性无菌炎症。

这种炎症会让肩关节内的软组织粘在一起,就像被冻住了一样,不仅肩膀的活动范围受限,活动起来还会非常疼。

这种因为软组织劳损而引发的炎症,出现在肩关节,就叫“肩周炎”;

出现在肘关节,因为典型患者是网球运动员,所以被叫作“网球肘”;

出现在手指关节,因为典型患者是战争年代反复扣动枪支扳机的战士,所以就被叫作“扳机指”。

虽然病变的部位不一样,但形成机制是类似的,都是过度使用导致的软组织劳损。

发病原因清楚了,基本的治疗原则就是两个:一是减少进一步的损伤,二是加速损伤的修复。

具体来说,首先是限制损伤部位关节的活动,尤其是负重活动、幅度很大的活动和一些重复性的活动。为了严格限制关节活动,骨科医生常常会给病人用一些限制活动的护具,减少周围软组织进一步的损伤。同时,配合消炎止痛药物,比如布洛芬来缓解症状,消除炎症。保持耐心,坚持几周,肩周炎基本就会痊愈。

上肢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这些软组织。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

1. 让关节获得足够的休息。

劳逸结合,才能避免慢性损伤。如果某个部位的关节出现不适,比如有隐隐的疼痛感,一定要马上停止活动,让它休息。

2. 量力而行,不盲目挑战极限。

特别是健身爱好者,一定要注意。具体来说,如果运动时或者运动后感觉到的是那种胀胀的酸痛,酸痛部位是模模糊糊一片,那说明运动没问题,可以继续;如果是剧烈的、撕裂一样的疼痛,而且痛点很明确,就是某个点特别疼,那很可能就是伤到软组织了,必须马上停下来处理。

3. 加强对上肢部位肌肉的锻炼。

通过力量训练,强化肩关节、大臂和小臂的肌肉,也能弥补上肢韧带和肌腱的不足。俯卧撑就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随时能做。


二  下肢:长期跑步究竟伤不伤膝盖?

人类下肢的生理结构、特点和常见的伤病,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负重”这两个字。

负重:下肢伤病的症结

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之后,我们的下肢也就发生了两个改变——

第一,由于时时刻刻都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下肢就变得非常粗壮。不管是从骨骼的粗细、肌肉的力量,还是韧带的强度上,都要比胳膊强大得多。

第二,由于主要任务是支撑身体、保持稳定,而不需要从事复杂操作,所以下肢也就牺牲了一定的灵活性。

下肢很强壮,很稳定了。下肢部位骨头的强度很大,不太容易出问题。但骨头的连接处,也就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地方,都是肌肉、韧带这些软组织,面对巨大的压力,自然是首当其冲。

膝关节和踝关节,就是我们下肢最薄弱的命门。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由大腿骨 (股骨) 的下端、小腿骨 (胫骨) 的上端,以及中间的髌骨,也就是“膝盖骨”,这三块骨头组成。三块骨头组成的关节面,匹配度天然就非常高。再加上中间软骨的辅助,整个关节面可以说是严丝合缝。同时,周围又有很多根韧带和强大的肌肉,又进一步加强了膝关节的稳定性。

全身那么大的重量压下来,骨头很粗壮,肌肉很强大,韧带很给力,薄弱点在不起眼的软骨。

膝关节的软骨承受的负荷,是全身关节里最大的,所以就最容易损伤。而其中最最容易出问题的,是一块叫作“半月板”的软骨。它位于大腿骨与小腿骨之间,就像缓冲垫一样缓冲膝关节的压力。

平时,半月板很有韧性,能有效缓冲膝关节的压力。但当我们做一些特殊动作的时候,比如踢足球或打篮球时突然加速、突然变向,由于受力角度非常特殊,半月板就会受到远超平时的冲击力。一旦超过半月板的承受范围,就会导致急性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撕裂是很严重的,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如果你在运动的时候,突然感到膝盖剧烈的疼痛,扭动或者旋转膝关节时疼痛还会加剧,甚至还出现了膝关节不能正常扭动、“打软腿”等情况,多半是半月板撕裂了。别犹豫,抓紧时间去医院。

当膝盖突然疼痛时,你可以自己做个判断——


如果是非常剧烈的疼痛,而且腿部还有明显的变形,基本无法活动,那多半是骨折。即使是不那么严重的骨折,疼痛都是难以忍受的。


如果疼痛没那么剧烈,受伤部位还可以轻微活动,那你可以仔细摸一摸膝关节的周围——如果能找到明确的压痛点,疼痛就来自于具体的一个点,那往往是肌腱或韧带的损伤;如果找不到明显的压痛点,疼痛是模模糊糊一片,那可能就是软骨的问题。

这个判断原则,同样适用于髋关节、踝关节等其他关节。


踝关节:脚踝扭伤

当我们下楼梯踩空,或者一不留神踩到其他东西,这样双脚没有平直落地的时候,全身的重量都会压到脚踝周围的韧带上。轻的,引起韧带剧烈疼痛;严重时,可能还会导致韧带撕裂甚至骨折。这就是我们说的“崴脚”。

崴脚后有没有必要去医院呢?其实,这得看有没有伤到韧带。

一个分辨原则是:

如果在走路速度不快的情况下崴了脚,不是很疼,脚踝也没有肿胀,那可能就没有伤到韧带,回去休息休息就行,一般不用去医院。

而如果在跑、跳等快速运动中扭了脚,扭完后马上就肿了起来,甚至疼到不能站立,那八成是伤到了韧带,别犹豫,第一时间去看医生。


日常生活中,对于崴脚,常见的误区有两个——

误区一,扭伤后赶紧用热毛巾敷一敷。

这实在是个彻彻底底的错误。因为热敷会引起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和软组织的肿胀,让伤情变得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恰恰相反,第一时间要冷敷,而不是热敷。其实不只是脚踝,所有的关节扭伤都要遵循这个原则。

误区二,扭伤后坚持活动能加快恢复。

一些人比较坚强,脚踝扭伤后仍然坚持行走、锻炼,甚至认为这样可以加速恢复。其实,这是不对的。这时候活动,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造成创伤性关节炎。

所以,面对轻度扭伤,首先,第一时间停止运动,冷敷消肿止痛;其次,多休息,耐心等待恢复。


几条建议——

1. 减少容易导致关节损伤的活动

保护关节,最主要的还是避免损伤。膝关节的绝大多数损伤,都是在膝关节弯曲发力的情况下发生的。理论上来说,最好是减少需要频繁弯曲膝关节的活动,比如深蹲、爬山,以及长时间的蹲、跪等姿势。

如果运动后膝盖有不舒服的症状,就要减少运动的频次。

对于踝关节,大多数损伤都是在下楼梯、快跑,或者跳跃落地时踩到东西导致的。所以在做这些动作时,最好集中精力,特别小心。

2  利用护具降低关节受伤的风险

3. 通过肌肉训练增加关节稳定性

保护膝关节,针对股四头肌的训练非常重要。推荐直腿抬高训练。

对于踝关节来说,由于周围的肌肉不多,所以锻炼的价值不大,更侧重于保护。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活的上肢与稳定的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