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论语之性相近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首先先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来开刀 。

        南宋的王应麟, 南宋灭亡以后伤痛欲绝,然后写出了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这几个字是他自己说的,孔子并没有说,只有后面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说的,他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很显然是对孔子思想的一个严重误会。

孟子说人性向善。
荀子说不不不,人性本恶。
于是孟子和旬子同为儒学大师,老死不相往来。
然后告子出来和稀泥,说非也,人性既不善也不恶。
杨子听见了,站出来说你放屁,人性既善又恶。

唯独孔子笑而不语,孔子一生就来就没有说过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他认为人性的善和恶根本不值得拿出来一说,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孔子对已知的态度就是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已知,就像西方有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生僻字核心字

性:就本性。

习:就是实践和改变的意思。 

相:大家都读成一声,其实这里应该读四声。相来源于《易经》,本意就是观察和查看的意思,引申为根据事物的外形外貌,来占卜祸福,在这里名词,就是被观察者所呈现出来的外形和特点。先秦人对什么事物进行研究和总结,就可以说什么什么之相,如果带有了相,基本上就上升到了哲学和思想的层次。所以在这里孔子是对性和习的总结。对应的就是性相和习相。

远和近:这里的近和远,不是物理上的和时间上的近和远,而分别是浅也陋和深奥的意思。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本性这个东西其实是很主观很浅陋的,说起来十分的容易,费心琢磨这个其实本就没有什么意义,而相比之下真正复杂深奥,最难的其实是习呀。言下之意,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从胡思乱想上无限的实践和改变当下的现状上去。

      孔子的一生都在积极的努力的去改变这个世界,出现问题分析问题简化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这个问题不断的复杂化,哲学化,最陷入在这个问题走不出来。孔子的思想是非常积极和入世,务实而不务虚。也许早已了然,生命本无意义,唯有生命的过程才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另类论语之性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