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matter.

这是一句不常听到且可能让人脸红的话,但是却有大声对自己说出来的必要。

当许多人在质疑你:

为什么三十好几了还不结婚?

为什么明明不那么优秀还偏爱晒?

到现在还一无所成是要闹哪样?

明明很软弱为什么总要装坚强?

……

焦虑,是我常听到,也亲眼“看”到的词。 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有了,但却感觉总是闷闷不乐。 有的人好久不见,坐下就问,你结婚了吗?工作怎么样?不行啊,这么不稳定……就好像他/她有审判的资格。

要命的是,我们时常也这么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个loser?

或许真是,也或许根本不是。但总是自我怀疑和否认,确切来说是个心理问题。 

现实是,我们到了该担当社会和家庭“中流砥柱”的年纪,不论你做得名符其实还是别人眼中扶不起的阿斗。往前是暮年,往后是回不去的少年,不论我们的身份是职场人、父母、子女、爱人、恋人、朋友还是其它,人生这场秀正当时,没有人希望在舞台上丧……

回想童年时的假想: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大概没有人希望自己长大后是一个很丧的人。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长大了的我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这个现象不单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在当下社会中也很普遍。自我怀疑和否认总是让人畏缩不前,它是我们心里想说却没勇气说的话,想做却不敢去做的事。虽然除却像我这类人之外,有些人是孑然相反的:他们总像是离弦的箭,充满能量的小太阳,光芒四射的主角。但,这样的人却还是少数。

因为教会中姐姐的慷慨捐赠,使我们几个朋友有机会参加爱基金的慈善晚宴。晚会中大屏幕上一直播放的便是留守儿童的纪实片,虽然不大愿意承认,但我确也是这么长大的。留守儿童容易自卑、怨忿、自闭,如果没有外界关爱的介入,长大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心理问题。

而这样的儿童在中国多达6000万。从这个数据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这仍然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下一代,还将有大量长大了却存在心理问题的“大人”。

平时我们很少去谈:你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好像有心理问题……我是不是应该去看心理医生?而谁又能说这社会总体的心理健康达标了呢?

有人曾问我,你希望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孩子的我,非常认真的想了想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快乐且坚韧的人。 能够快乐,已实属了不起,而坚韧,可以让我的孩子从容面对人生起起伏伏。教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才算尽到了父母的本份。

环顾周围的“大人”,有的已是“成功人士”,有的人还像“小孩子”,有的处于“社会边缘”,有的在所谓的“主流”当中。正因为种种被社会定义的成功与否的标准,和中国庞大的舆论力量,让很多大人们都习惯于缄默,习惯于不表明价值观,习惯于低估自己的力量。 

曾经一位公司老板开会时讲了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你们出去谈事情要像大人一样自信满满,独挡一面!不要还总像小孩一样缩在后面。

也不只一次两次,听身边的人谈及梦想:我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迷茫……对手太强了,我没机会了……我好像没有什么梦想……这个年纪还谈梦想不是要被人笑话吗?……我没有什么特长,就这么过吧,吃喝等死…… 好像低估自己就不用再去想这件事一样。

我无意于给大家灌一碗油腻的鸡汤。而事实是,这些“大人”们,正在做着重要且繁重的工作;努力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尽力做一个好妻子,好老公,好朋友……;低调的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别人……

所以,如果可以对自己说出这句话,愿能治愈时不时来侵犯你的自我怀疑和否认。

我是中流砥柱,不能丧。

来,用英文再说一遍:I matter. 

:P

|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I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