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本故事性很強的创业工具书

一本具有挑衅意味的宣言式著作,直指当代父母的过度养育问题及危害,就如何让孩子真正成人,在未来世界施展拳脚,提出了另一套养育哲学。

每个家庭和孩子都被裹挟入今天的全球经济大潮中,致使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教育培养成了令教育方式和努力方向变得越来越变本加厉也依然无法明确,是越俎代庖式过度养育还是放任孩子自由寻找自己的兴趣追求?

本书是美国优秀中产教育者也是一名优秀妈妈的焦虑和探寻之路,很多思考和结论同样适合我们自己面临的问题。

本书共有四个部分。讨论父母过度介入子女生活的现象,考察现象背后的爱与恐惧,检讨过度养育的危害,探索如何通过不同的养育方式,实现更好的长期目标,帮助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功。

为什么会过度养育?根源上来讲还是源自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感,你担心孩子未来不如你,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说白了就是名和利,而这些都是外部驱动性的动机。我们往往忽略了内部动机譬如孩子兴趣、天赋等的激发,而这些才是孩子独特性之所在。

怎样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首先,父母要能活出自我,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不为群体所“决定”。其次,要真的爱孩子,就是孩子本来的面目,而非理想中的孩子。

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人呢?成人包含三个特质:独立、会思考、能扛事。独立指的是能够以独立的个体和父母相处,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财务上;会思考指的是能够自己思考问题,有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能扛事指的是遇到事情会想办法解决,对解决不了的事情也能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

要让孩子达到这样的标准,父母先要学会牵手,培养孩子相应的能力,接着父母还要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真正地走向独立。

我们不应该向孩子显示家长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就是守着他们,促进他们的交往和活动,而应该通过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所进行的活动以及我们重视的原则,来向他们展示什么是充实的成人生活。

人生规划方面,作者认为青少年是野花,不是盆栽。你的任务是观察,看他们是哪种人,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看他们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就去培养他们的那份兴趣。父母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朝着有希望的选择努力。

面对挫折方面,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想取得更高成就,靠的是努力,这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而不是靠与生俱来的智力,这是他们无法控制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口头禅是继续前进,继续努力,通过努力认识到,你可以抵达你想去的地方。

做家长方面,作者主张为了成为好的榜样,家长需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因为人类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最有能力照顾好别人,才对别人最有助益。

作者认为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有了孩子以后,父母仍然应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去实现自我,而不是把理想和梦想的实现寄托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帮孩子设定他们的人生道路,不能代替孩子生活和思考,否则,就是取消了孩子的存在。父母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自主权”。拥有自主权意味着自己可以对结果实施控制,有助于个人形成自信心。

每个家庭都是特别的存在,美好和谐是它呈现给世界的礼物,纠结吵闹是它日常心交响乐,所以带着平和的心态去看朱莉的书,平和地审视家长和孩子,朝着阳光舒展,披着风霜坚强,独立自由热情,是生命的价值。纪伯伦说"你的孩子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父母要像射箭一样"怀着快乐的心情,把孩子射得又快又远"。陶行知先生说"捧出一颗心,不带走半根草"。成就孩子就是成就自己,爱是一种传递。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有利地说明,父母要适当放手,给孩子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更多的试错机会才是明智之举,一味地为孩子遮风挡雨其实就会造就成年而不成人的尴尬。对孩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被所谓的大众排名误导,是金子终究会发光,幸福快乐的能力是孩子自己的事,做好你自己才是父母最重要的。多么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总之,对家长们是一剂良药,一座警钟,值得反思和惊醒。克制焦虑和不安全感,摆脱过度养育,及时牵手,适时放手,成为合格家长。

本书值得很多家长读一读,对如何养成正确培养孩子的态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小鸟总是要展翅高飞,父母的羽翼之下固然温暖,可是蓝天才是它永恒的梦想,要练就一双有力的翅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只要有阳光及雨水。 让我们静待花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本故事性很強的创业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