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春天 热爱自然——学习《钱塘湖春行》

今天是我们参与彩虹花晨读高段课程第10节。是跟着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小学张雪梅老师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

图片发自App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初步认识,理解大意

这首诗虽然篇幅较长,但是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因此在张老师的细致讲解和精美课件的演示,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诗意: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飞来的燕子衔着泥土正在筑巢。繁多的杂野花渐渐地要使游人迷乱了双眼,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迷人的白沙堤。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现在来说就是杭州市市长)。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以来,政绩卓著,人民爱戴,所以他心情舒畅,闻花花香,见草草美。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中,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写下了流芳百世的《钱塘湖春行》。

三、划分节奏,反复朗读

在孩子们理解了诗意和对作者及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了让孩子们读出韵味,读出中华传统古诗文化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意蕴美,读出作者的心境,就和孩子们共同对这首诗划分了节奏,并强调朗读时的语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让孩子们一读字音,二读节奏,三读重音,四读意象,五读情感。孩子们都积极表现,高兴的大声朗读。发现部分同学把没(mò)马蹄读成了没(méi)马蹄,就及时进行了纠正。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孩子们对音韵的感受,来增强对诗歌的审美体验,来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营养。

四、走进诗句,体会诗意

“诗人心情舒畅,闻花花香,见草草美,被“早莺”、“新燕”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可以看出诗人具有一种年轻的心态,热爱生命和热爱春天的胸怀。”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全诗也可以看出诗人具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

……

看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的积极表达自己的理解,心里真是高兴,这样不但完美的表述诗意,更是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对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也让我对古诗词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诗词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用最凝练的笔触,最传神的语句,写出最深挚的情感。读诗和品诗便是体会生活的内在,年华的魅力,探索人生的意义,拓展视野的高度,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通过诗歌触摸历史,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提升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热爱春天 热爱自然——学习《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