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高手低

无意中翻出2013年的照片。我跟师兄从日内瓦去另一个镇子参加林文学的周末集训班。

左边是林文学(Gary Lam),黄淳梁大弟子。跟我捉对练习的,是巴黎近郊某拳馆的馆主Dom(右),定期去他那个拳馆指点的师父是Clive Potter:

左一Clive,看他眼神,亦对林文学敬畏有加

Clive也是黄的弟子,林的师弟,我启蒙师父Nino卸任黄淳梁的英国总代表后,Clive接任。据说Clive的特点是不守中线。当年他还比较瘦,后来胖了不少,前臂粗壮,不守中线,他有资本。Dom带来的几个小伙伴,比我胖不了多少,我试了试他们的手法,果然,他们的中线比较容易突破。说明什么?说明拳法要根据自己的体型来调整、优化,对师父管用的东西,你照搬,可能就成为你的短板。

我曾就教于不少名师,证明了一个道理:名师出高徒,是从徒弟的角度说,有缘分(或财力)得到名师指点,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名师一定能将每个人打造成高徒。

我就是永远成不了“高徒”的弟子。

1997年刚开始练咏春,牛津馆主袁富民观察了一段时间说:“Ji,你多啲肉先好喎,太轻了,功夫好冇用嘅,对手发力强攻,掟你出去,玩完。”(掟,粤音deng3,抛、投掷)

结果,我一直没长肉,碰到功力深厚的人,确实“秒飞”。在空中飞翔时,两条细胳膊的动作再标准再漂亮,有啥用?

还好,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练武天赋属于中流,身体条件属于下流,呃,就是比较差的意思,搏击术要练出“名堂”来,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见下面提到的搏击家基本功训练),还得猛吃增肥,其“产出”真是我想要的吗?好像不是。那我就明确一下自己的目标:咏春,于我而言,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肢体游戏,而且还奉送一些有益的副产品,例如咏春基础套路,腕部动作非常多(主要是圈手),可以预防手腕腱鞘炎,遥想当年,我每年翻译80万字,全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鼠标当然也用得很多,但至今肩、肘、腕没有任何毛病,这个“产出”要得!

这项运动,超级好玩,超级有益,我自己的投入又很少(晒网的日子比打鱼的日子多多了),练出来的是“欢乐的三脚猫功夫”,这三脚猫功夫能把欺负我或欺负弱者的一群彪形大汉打趴在地?那只会发生在......

我脑海里

或梦里。


聊完“名师出高徒”的辩证后,再说下一个道理:

传统武术对现代搏击,为何眼高手低的现象极为普遍?

(本文不探讨眼高手低的客观因素,即不可抗力,例如昨晚没睡好、早上没吃饱,例如鞋子不合脚、拳套没绑牢、护齿往外掉。)

其实,眼高手低,各行各业都有。不用说别人了,想想你自己,也有过眼高手低的经历吧?不一定是你的老本行,而是略有涉猎的其他领域,没有吗?

根本原因是,自我定位高于自己的实际能力。

有些行当,没有硬杠杠衡量,我若是眼高手低的人,只跟某一类人混在一起,这些人要么凭义气捧我,要么因可怜我而捧我,要么别有用心地捧我,其他人我概不来往,当然可以飘飘然一路飘到坟墓里,完了还有人替我树碑立传,流芳N世。

有些行当就不太好混,例如搏击(不是广义的“武术”,武术含单人套路、对练套路、拆招对练、散打等,搏击的范围很窄,属于散打,你练的若不是散打搏击,请勿对号入座)。

搏击是一个不好混的行当,上场很快见分晓,而且是青春饭,拳不打少壮,但眼高手低的现象却相当普遍,甚至罔顾搏击运动按体重分级的道理,体量悬殊也敢硬撼(记住:搏击选手的体重不是肥肉堆出来的!),真是咄咄怪事。分析下来,发现一个共性:自信过头。

这里有个吊诡:在不好混的行当混,你得非常非常自信,一般来说,你的ego起点就不低。

想象一下,你练功几十年,练的是套路,偶尔跟师傅/师兄弟/姐妹们拆招对练,像这样:

在套路和小范围同门竞技方面,你是佼佼者,甚至还打败过街头小混混,然后你就觉得自己能上擂台了,能够对付搏击专家了(这些专家很少练套路,大部分时间花在负重、耐力、柔韧性、击打力、击打速度、抗击打能力、闪避能力、组合拳/腿、实战拮抗等训练上),而且你从未跟“外人”交过手、从未上过擂台,而且对方显然体量和力量都比你强,你却觉得自己胜算很大,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李慕白,苏秦背剑,目光炯炯,玉娇龙就方寸大乱。

这既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常识,也(now we know)不符合事实,倒霉的是你自己,因为奇迹要是经常发生,就不叫奇迹了。


说到这里,眼高手低的解药,呼之欲出:

(1)停止YY;(2)认准目标;(3)潜心练功。

Are you over-promising and under-delivering?

Stop fantasizing.

Find out what you really want.

No, don't tell me. I don't wanna know.

Then get on with it.

翻译同理。

区别在于:我觉得咏春不好玩了,就可以不玩,这是Nino师父的教导:“爱好”必须好玩,不好玩了就别玩了,生命苦短,执着的东西要少之又少。

但翻译是我的生计。无论好不好玩,还得玩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