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听说谁家的孩子进名校,当教授,拿国家大奖,你会不会感觉这个家庭的教育挺厉害?
如果你听说这家不止一个孩子优秀,个顶个的都是行业精英,你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在中国,真的就有这样一个家庭,9个子女,9位专家,个个都是首屈一指的人才,有诗词研究专家、著名建筑学家、著名考古学家、著名图书馆学家、著名经济学家、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等等。提这些人的名字你也许未必知道,但是他们的父亲你一定了解,他就是梁启超。很多人就好奇了,梁启超是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好呢?
于是大家开始研究梁启超和他孩子之间的故事,发现梁启超常常给孩子写家书,于是就把梁启超的部分家书整理成册,编成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一生给子女写了400多封家书,总计百余万字,占他著作总量的十分之一,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并称家教典范。 阅读梁启超的家书,或许可以给当代人一些教育启示。
本书作者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不可小觑,他不但发起了戊戌变法,推动中国改革步伐,还对中国近代的教育、文化事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著名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他都是重要的推动者,甚至“中华民族”这个词,都是他提出的。
据说,梁启超从小就是个神童,17岁那年他考中举人,主考官欣赏他的才华,把亲妹妹嫁给了他,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后来,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虽然变法失败,但他依旧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别以为他只是一个为了国家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青年,他教育孩子也不含糊,最终将九个孩子都培养成各行业的领袖。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读《梁启超家书》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将听到梁启超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更好成长。通过读这本书,你将会学习到:
教育不是严厉地批评,或无尽地溺爱,而是要像朋友一样,去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告诉了你:真正的教育不是用金钱堆砌的,而是用爱去感化的,只有在爱中成长的孩子,才会变成一个自信健康、顶天立地的人。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01爱要大声说出来
谈起中国式传统家长,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个词“慈母严父”,也就是慈祥的母亲,严厉的父亲。
我们先来想想历史上著名的慈母,比如孟母三迁里的孟母,岳母刺字里的岳母等等。孟母担心孟子学坏,连搬三次家;岳母为了让岳飞精忠报国,在岳飞背上刺字。虽然这些做法出于好意,尤其是孟母对教育环境的重视,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这些母亲与孩子之间互动时的人情味。
至于严父,我们更是难以见到他与自己孩子有什么亲密地互动了,极端一点的,比如王莽、海瑞之流,一个逼儿子自杀,一个饿死女儿,估计孩子见到他躲都来不及。这些事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现象:中国父母不喜欢表达爱。
有的人可能会反驳了:都21世纪了,父母跟古代不一样了。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周围做爸爸妈妈的人,或者你回想一下你与父母之间,你的父母是否跟你说过“我爱你”?或者在你出远门时跟你说“我想你啦”这类话?估计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话有点不适应,心里想:“这种话怎么说出口嘛!”但是梁启超就说得出,而且是当家常便饭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比如,梁启超常在信中称呼大女儿思顺“大宝贝”“宝贝思顺”,即使大女儿已经三十多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梁启超还是“宝贝、宝贝”地叫,丝毫不吝啬他对女儿的爱。
还有最小的孩子梁思礼,小名老Baby,梁启超故意在信中叫他“老白鼻”。此外,他还给三女思懿起外号“司马懿”。
除了给孩子起各种爱意满满的外号,他在写家书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孩子浓浓的爱。比如,在给女儿思庄的信中,梁启超就说过这样的话:小宝贝庄庄,我非常想你,我把我的得意之作裱成精美的手卷寄给你。你姐姐呢,她长大了不会跟你抢,但你要提防你那两位淘气的哥哥,他们万一用起杜甫那“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手段来就糟了,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
什么是“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手段呢?也就是用剪刀把东西剪成两半。
梁启超思念女儿,便送女儿一件小礼物,还会叮嘱她,你可要收好啦,要不然就被你哥哥抢走啦。这样的父亲,哪个孩子能感受不到他的爱呢?
梁启超对孩子的爱,不但是浓郁的,还是一视同仁的,他不止一次在信中同时跟几个孩子表达爱意。
比如,1925年5月9日,他给顺、成、永、庄四位孩子的信这样写道:你们到温哥华那天,正是十五,一路上看着新月初升直到圆时,估计在船上不知蹭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了。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还有1928年1月22日,他给孩子们的书信写道: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养得娇,三个礼拜不接到我的信就撅嘴了,想外面留学生两三个月不接家信不算奇怪。我进医院有三个礼拜了,再不写信,你们又不知道怎样抱怨了,所以趁今天过年时,和你们谈谈。一幅父亲又无奈又疼爱的画面跃然眼前。
梁启超对孩子的爱,虽然浓烈,但不是过分溺爱。他在对孩子表达爱的同时,也会让孩子明白,要做一个时刻充满爱的人,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回馈爱。
比如在1927年6月15日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就说过:“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对孩子们永远不存在“爱在心头口难开”的时候,现在很多家长却恰恰相反,把爱付诸行动上,却从来不说。
但是没有人一出生就能清楚地分辨出一切情感,孩子感受能力有限,你以为你对孩子付出爱了,也许孩子并不知情。当最后你责骂孩子是白眼狼时,其实你该想一想,你是否告诉过孩子,你爱他。
02让孩子做他愿意做的
有一段时间盛行一个词叫“虎妈狼爸”,什么意思呢?
我选两个例子给你解释一下:虎妈蔡美儿,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她的两位女儿后来都被称为“音乐神童”。
狼爸萧百佑,号称“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将三个孩子一路打进北大。
同样是为了培养出杰出人才、业界精英,我们看看梁启超是怎么做的?
梁启超认为,在孩子长大、有了独立思考能力之后,应该多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见。比如,梁启超的女儿思庄,在加拿大著名的麦基尔大学留学已经一年,现在该选具体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思庄出于对父亲的尊重选择了生物学,可实际上她对生物学并不感兴趣,梁启超知道后立马写信对思庄说: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适合你。你应该自己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拘泥于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之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通过梁启超这封信,我们能看出三点:第一,梁启超尊重孩子的意见,支持让孩子做喜欢的事;
第二,能事半功倍的往往都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第三,梁启超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是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提醒他找姐姐哥哥当顾问,多方面寻求建议,最后再自己做决定。
事实证明梁启超的方法是对的,他的孩子每一个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大放异彩,印证了他的那句“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除了学习,在婚姻方面,梁启超也不过多干涉。他在给长女思顺的信中写道: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不得了。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
乍一看,梁启超的做法有点像现代父母给孩子相亲,但是仔细一琢磨,还是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出发点不同,现在很多父母给孩子介绍对象,是感觉孩子老大不小,该结婚了,却没有想过孩子到底想不想结。
而梁启超是在孩子不排斥婚姻的基础上,为孩子寻找另一半。在他的意识里,没有该不该结婚,只有适不适合结婚;
再者,梁启超虽然在孩子结婚的问题上操碎了心,但是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即使是他看好的人,如果孩子不愿意,他也不会强求。
学习和婚姻是贯穿人一生的两个转折点,梁启超也心知肚明,他不会放手让孩子漫无方向的四处碰壁,也不会给孩子规划好蓝图,强迫孩子执行。
自始至终,梁启超都在扮演一个引导者,而非决定者。
当然,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希望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受苦,渴望孩子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打怪升级,所以会逼迫孩子做很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把握度,太过放任或太过严苛都会适得其反。拉紧的弦会崩坏,攥紧的沙会流失,虎妈狼爸的成功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孩子只会在束缚手脚的笼子里丧失活力。通向罗马的路有千万条,为什么不选择一条让孩子稍微快乐一点的路呢?
03教给孩子如何快乐
这几年,抑郁症被人们重视起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20人就有一人是抑郁患者,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快乐了,而这种不快乐渐渐也向孩子伸出了魔爪。
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其实我们可以对比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现在一个11岁的孩子和十年前一个11岁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是一样的吗?
十年前,孩子写完作业可能只是找同学玩、看看电视,而现在,补习班、短视频、手机等充斥在孩子的生活里,补习班让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手机、短视频等让孩子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会在压力之下钻进牛角尖,最后只能越来越痛苦。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让小孩玩手机,少给他报补习班不就行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快乐能力的孩子,即使躲过了今天的伤心,难道我们就能保证他能躲得过明天的痛苦吗?
优秀的家长注重的是教给孩子如何快乐,让孩子即使面对痛苦,也能够化解。
梁启超在1916年1月2日写给思顺的信中说:“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意思就是讲,当你遇到倒霉事时,其实正是你最幸运的时候,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在充满忧患的生活里,更有可能获得成就。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当他遇到困难时,想想挺过去之后人生又可以迈上一个新台阶,就会懂得给自己一个大大的笑脸,斗志昂扬的克服困难。
此外,在1928年5月13日给思顺的信中,梁启超更明确的提到这个问题,他说:“你们在爹爹膝下几十年,难道还不知道爹爹的脾气吗?你们几时看见过爹爹有一天以上的发愁,或一天以上的生气?我关于德性涵养的功夫,自中年来经常锻炼,现在越发成熟,近于纯任自然了,我有极通达、极强健、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
你瞧瞧,如果身边有这样一位乐观的家长,他的孩子将会受到多么正能量的影响。
梁启超的乐观不但表现在言语上,还表现在行动上,纵观梁启超的一生,其实就是一段失败永不缺席,乐观永不褪色的奋斗史。
我们知道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但也许不知道他还支持过孙中山等一系列人物的事业。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找出一条能救中国的方法。但那个时候,谁知道哪个方法对,哪个方法错呢?于是梁启超就一个一个尝试,失败了就换下一个。
很多人失败一次就被打倒了,但梁启超失败了多次,却依旧没丧失信心。一次次被打败,又一次次站起来,就是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有这样的父亲以身作则,他的孩子怎么会不懂快乐呢?
04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社会的发展,带来万物生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压力。
当一个人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时刻,往往没办法享受过程,只能一门心思在意结果的成败。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一点是,往往享受了过程的人,才有更大的可能收获理想的结果,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但很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急功近利,只想着走捷径,赶紧成功,反而丧失了很多机会。
梁启超正是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所以他在在家书中反复告诫孩子,做事不要着急,应慢慢耕耘。比如,梁启超在1927年2月16日给孩子们的信中写道:我生平最服一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的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干什么?着急什么?一方面不可骄盈自慢,另一方面也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再比如,当孩子们担心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时,梁启超的回答是: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
此外,梁启超还说过:所争绝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之萎葸。
孩子们照作了,结果不但取得了文凭,还成了各自领域内的领军人物。
当然,梁启超教孩子慢慢耕耘,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在1927年8月29日给孩子们的信中说: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什么是猛火熬?我们可以理解为学习知识要下功夫,用力气,不可懈怠;
什么是慢火炖呢?就是指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要把知识基础一点点打牢。
可见,真正的慢慢耕耘,不是速度慢,而是注重细节,把每一步都走扎实。
成功都是留给沉下心细心耕耘的人,梁启超告诫孩子们“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而最终成功的,恰恰就是这些慢慢耕耘的人。
好了,听到这里,你就已经学会了《梁启超家书》这本书里的精华内容。
今天,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学习,现在我再来为你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讲了,好的父母,爱要大声说出来。梁启超对孩子们永远不吝啬表达爱,他称呼孩子宝贝、Baby,想孩子了就直接说出来。给女儿送小礼物会告诉她藏好了,别让哥哥们发现,体现了满满的父爱。同时他也告诉孩子,得到爱时也要回馈爱,让孩子不但在爱中成长,还让孩子传播爱,学会如何爱他人。
其次,我们讲了,好的父母让孩子做愿意做的事。作为一个父亲,梁启超不会对孩子的人生熟视无睹,担他也决不会插手干预,自始至终,梁启超都在扮演一个引导者,而非决定者。在学习上,他支持孩子的爱好,在婚姻上,他尊重孩子的意愿。当然,这不是让你对孩子百依百顺,而是需要你在教育孩子时把握度,太过放任或太过严苛都会适得其反。给孩子提出建议,再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对孩子更有帮助。
然后,我们讲了教给孩子快乐。梁启超的一生就是一段失败永不缺席,乐观永不褪色的奋斗史。他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时,一次次被打败,又一次次站起来,就是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梁启超将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传递给了孩子,告诉孩子遇到困难不要难过,挺过去你就会迈上新台阶。有这样的父亲身体力行地教导,他的孩子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不会轻易脆弱,而是充满了正能量。
最后,我们讲了人的一生,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往往享受了过程的人,才有更大的可能收获理想的结果,梁启超正是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所以他在在家书中反复告诫孩子,做事不要着急,应慢慢耕耘。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真正的慢慢耕耘,不是速度慢,而是放慢脚步,把每一步都走扎实。再多的金钱也有花光的时候,而好的教育却可以代代相传。
真正的教育不是留给孩子多少套房子,带孩子走了多少城市,而是让他独立自主、自信健康,只有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抗衡生活中的种种挫折,迎来光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