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卖的应该是第四版了,这本是第二版。看过第四版的回头跟我说说看,有什么不同。
第一章 导致进化心理学产生的科学运动
进化心理学集中讨论四个关键问题:
1/ 心理为什么被设计成现在这个样子?哪些过程将人类的心理塑造成当前的形式?
2/ 人类心理是如何被设计的?人类心理的机制或组成部分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3/ 心理的组成部分和组织结构拥有什么功能?心理是被设计来干什么的?
4/ 来自当前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输入信息,是如何同人类心理的设计特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可观察到的行为的?
1 进化思想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
进化,指有机体(生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者,没有发展出一种理论来解释生命的变化是如何随着时间发生的,以及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比如长颈鹿的脖子)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一种因果机制来解释这些普遍的生物现象,达尔文提出的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因果机制。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自然选择理论,以及三个必要组成部分:变异、遗传、选择(当某些遗传变异比其他遗传变异带来了更高的繁殖成功率时,自然选择就会发生)。
首先,各种生物体在许多方面都千差万别,比如翅膀的长度,骨骼的大小,细胞的结构,防御能力,设计策略等等。变异是进化过程得以运作的必要成分,它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第二,只有一部分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能稳定地从亲代遗传到子代身上,然后代代相传;只有那些得以遗传的变异才能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三,拥有某些遗传特征的生物体将会留下更多的后代,因为这些特征对生存和繁殖非常有帮助,这就是选择。
光生存还不行,还要繁殖,才能将遗传特征传给后代。所以,差异繁殖成功率 differential reproductive success 才是自然选择导致物种进化的关键。由于个体拥有不同的遗传特征,使得他们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都不相同,所以也就出现了差异繁殖成功率。而差异繁殖成功率是某一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而言的,如果某个体繁殖的后代比其他生物体要多,那么他所拥有的特征也更有可能出现在将来的后代身上。
自然选择被定义为,由于遗传变异的不同繁殖成功率,从而导致有机体的性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首先,自然选择阐明了有机体结构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因果过程;
第二,它提出了一种理论来解释新物种的起源;
第三,它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统一到了宏大的进化之树上,同时指明了人类在这张生命谱系上的位置。
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
达尔文继自然选择之后,又提出第二个进化理论:性选择 sexual selection 理论。
自然选择理论主要集中于因生存问题而进化的适应器,而性选择理论主要关注因求偶行为而产生的适应器。性选择有两种主要的运作方式:
一种是,同性竞争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指同一性别成员之间的竞争,主要竞争目标在于与异性的交配机会。胜利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从而更有可能繁殖成功。
导致生物体在同性竞争中获胜的每一种特征,比如体型更大,运动能力更好等,都将通过胜利者的繁殖活动而传给下一代;那些导致失败的特征则不可能得到传递。所以说,进化,其实是因为同性竞争而导致的。
第二种,异性选择 inter-sexual selection 或者叫择偶偏好选择。如果个体拥有异性所偏爱的特性,那它就更可能繁殖成功。
如果某一性别的成员一致认为异性的某些特征正是他们想要的,那么拥有这些特征的异性更有可能获得配偶。这么看来,进化的改变之所以会发生,只不过因为被异性所看重的那些特征遗传给后代的频率更高而已。两性都有自己的择偶偏好,都在为争夺合意的异性配偶而相互竞争。
自然选择和性选择都来自一个相同的基础过程,因遗传差异而导致的差异繁殖成功率。
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在进化论中的地位
首先,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并不是进化的唯一原因。
有些变化是由一种叫遗传漂变 genetic drift 的过程所导致的,遗传漂变是指群体中的基因结构发生的随机变化。而引起随机变化的原因有几种:突变(DNA 发生的一种随机的遗传变化),建立者效应(founder effect),基因瓶颈(genetic bottlenecks)
建立者效应,当群体中一小部分个体建立起一个新的聚居地时,新的聚居地的建立者不能完全代表原始群体的基因特征,这时建立者效应就会产生。
基因瓶颈,当群体数量急速缩减时,也许是因为随机灾难,比如地震,灾难中的幸存者只携带了原始群体中基因样本的一部分而已。
其次,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并没有任何可预见性,它并不是“有意向的”。
长颈鹿的脖子不是因为发现更高树枝上的叶子,才“进化”出来的。是长脖子在获取高树枝上的叶子时,更具有优势,所以存活的几率更大,从而更有可能将它们的长脖子遗传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仅仅只是在那些碰巧存在的遗传变量上发挥作用,进化并不是一个有意向的过程,不可能放眼未来,预测到以后的需要。
再次,选择的另一个关键特征在于它的逐步发生 gradual,至少在我们人类的一生中是微乎其微的。
想要看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机结构,可能要经历几百万代的选择过程才行。
有时候可能长时间都没有任何变化,但接下来却出现了一个非常突然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作“间断平衡 punctuated equilibrium”。然而,即便是这种“迅速”的变化,也是由于每一代的不断积累所致,所以通常也需要经过几百代,或几千代才会出现。
自然选择理论为许多奇妙的生命现象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解释,而且对于新物种的出现十分重要(尽管达尔文未能认识到地理隔离对于新物种形成的重要性,现在,地理隔离被认为ishi自然选择的前兆)。
自然选择阐明了有机体结构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过程,而且还告诉我们,这些有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都拥有明显的目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被“设计”来解决特定的生存和繁殖问题的。
早期的批评家认为,自然选择理论缺乏稳固的遗传理论,之后一位奥地利神父 Gregor Mendel 提出了颗粒遗传理论,和自然选择相结合,在1930-1940年间掀起了一场“现代综合”的科学运动。
Mendel 认为,遗传不是混合式的,是颗粒式 Particulate 的,父母的特征并不是相互混合的,而是以独立的结构原封不动地传给下一代,这种独立的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基因 genes。
父母遗传给后代的基因也是在他们自己出生时就拥有的,基因不可能通过后天经验而获得。基因是最小的遗传单位,它既不可能分裂,也不会相互混合,而是原封不动地遗传给后代。
习性学运动
达尔文很早就预测,自然选择理论将会被应用到行为上,包括社会行为,就好像它在生理结构上的应用一样。
第一,所有的行为都需要潜在的生理结构,比如两足行走,和四足行走需要的生理结构就不同。
第二,有些物种可以通过选择过程,而被培育出某些特定行为特征,比如狗通过人工选择被培育出攻击或温顺的特质。
第一个从进化的视角来研究行为的学科,就是习性学。而习性学家所证实的最早现象之一就是印刻 imprinting。
印刻激发出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习性学。习性学家关注4个关键的问题,4个为什么:
1/ 行为的直接影响 immediate influences 比如,妈妈的运动
2/ 行为的发展影响 developmental influences 比如,在鸭子的生命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会让它们的行为发生变化
3/ 行为的功能 function 或者说它所满足的“适应性目的”,比如,让小鸭子紧跟在妈妈后面,从而有利于存活下来
4/ 行为的进化起源或种系起源 evolutionary or phylogenetic 比如,是哪些进化实践导致了鸭子的印刻机制的出现
习性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来描述那些它们认为是动物先天就具备的特性。比如,固定行为模式 fixed action patterns,指动物表现出来的刻板行为序列,通常能被特定的刺激所激发。一旦固定行为模式受到激发,动物就会完整地执行这套行为。比如,向公鸭子呈现一只木头雕刻的母鸭子,将会激起公鸭子一系列的献媚行为。
习性学家能够用固定行为模式来将一连串的行为 stream of behavior 划分为独立的单元来加以分析。
习性学也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习性学的很多描述都更像是给行为模式贴上标签而已,而不是深入地去解释这些行为。
第二,习性学家倾向于关注那些可观察到的行为,而没有去探究动物大脑内部导致这些行为的潜在机制。
第三,习性学虽然也关注适应器,但它却未能建立严格的标准趋发掘适应器。
习性学迫使心理学家重新考虑生物学在研究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为一场重要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这场革命的成果就是内含适应性革命 inclusive fitness theory。
内含适应性革命
Hamilton 认为经典适应性,指个体将基因遗传给后代的直接繁殖成功率,这个概念太狭隘,根本不足以描述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自然选择将倾向于那些能促使有机体的基因得以传播的特性,而不管有机体是否能直接繁殖出后代。
亲属身上携带着我们的基因拷贝,所以我们才会对亲属给以照顾。而亲代投资(指对子女的投资)不过是照顾亲属的一种特例而已。
从技术上讲,内含适应性并不是指个体的某种特性,而是指其行为或影响 effect 的某种特性。因此,内含适应性可以被看作是个体自身的繁殖成功率(经典适应性),加上个体行为对其遗传亲属的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内含适应性革命引发了一场新纪元 - 基因之眼看世界 gene's eye thinking。假设你是一个基因,想生存和繁殖,你该怎么办?
首先,得保证你的宿主的生存和健康
其次,你可以直接制造出许多你自身的拷贝(经典适应性)
第三,你可以帮助携带着你的拷贝的宿主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内含适应性)
从基因的视角来考虑自然选择,为生物学家提供了巨大的好处。对我们如何考虑家庭、利他、帮助他人、群体的形成、攻击行为等问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澄清适应和自然选择
Williams 进一步讨论了适应与自然选择,让进化生物学家对下面三个问题的观点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挑战了当时流行的群选择 group selection 观点。
群选择理论认为,由于不同的群体在生存和繁殖上的成功率是不同的,所以那些对群体有利的适应器才能得以进化。比如,一个动物会限制它自己的繁殖率,使群体成员的数量保持较低的值,从而避免破坏整个群体所倚仗的食物来源。
虽然群选择观点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进化过程中只是一种非常微弱的力量。比如,一种鸟群中有两种不同倾向的鸟,一种为了为了避免食物资源被耗尽,通过自杀的方式牺牲自己,另一种不管不顾,自己吃饱了算。那,哪种鸟的后代会更多?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换句话说,对种群内的个体差异进行操作的选择力量,破坏了对整个群体进行操作的选择力量。
第二,部分解释了利他行为
如果获得帮助的人是提供帮助者的遗传亲属,而且亲属在适应性上获得的收益,比他自身所付出的代价更高,那么亲属之间的利他行为就能够得到进化。
遗传相关度确实是人类利他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第三,解释了适应器
适应器可以被定义为通过进化形成的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有机体的繁殖行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好处。比如,汗腺是一种适应器,有助于解决调节体温的适应性问题。味觉偏好也是,指导我们成功地摄入有营养的食物。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有机体的哪些特性是适应器,哪些不是呢?确定适应器的三条标准:可靠性 reliability,有效性 efficiency,经济性 economy。
对特定的物种而言,在正常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有成员是否都拥有这种机制,并能否在相应的情境下稳定地表现出来呢(可靠性)?该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特定的适应性问题吗(有效性)?该机制能够不太费事地解决适应性问题吗(经济性)?
换句话说,适应器不仅要能解释一种生物机制的用处,而且还要解释那些不可能的用处。对于适应器的假设,也是一种概率陈述,为什么一组可靠、有效而又经济的设计特征不可能是偶然性的产物。
Trivers 的开创性理论
第一,非亲属之间的互惠式利他理论,互惠式的交换关系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得以进化。
第二,亲代投资理论,在某些条件下,性选择在两种性别身上都有可能出现。
第三,亲代-子代冲突理论,即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冲突,因为他们只共享了50%的基因。
社会生物学的争论
Edward Wilson 综合了方方面面的理论,创立了社会生物学。(他的书看过两本了,原来在这里,还有他的一席之地)
2 对进化理论的常见误解
误解一:人的行为是遗传决定的
遗传决定论 genetic determinism 认为,行为完全是由基因控制的,很少或根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进化理论的解释框架完全是交互作用式的:进化形成的适应器,和促使适应器得以发展和激活适应器的环境输入。适应器能够得以进化的原因,正是在于它们为有机体提供了与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作斗争的工具。
误解二,如果行为是进化来的,我们就无法改变它
误解三,当前的机制是最佳设计
最佳设计遇到的限制之一是进化的时间间隔 evolutionary time lags,现代人类实际是先前环境的设计产物,我们拥有石器时代的大脑,但却生活在现代社会。比如,对脂肪的强烈需求,是过去对食物稀缺环境的适应性,现在就会导致心脏病。
第二个障碍与适应器的代价有关
所有的适应器都包含一定的代价,如果一个设计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它所引发的代价,那么选择将会青睐这样的机制。
3 现代人类起源的里程碑事件
现代人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呢?
多地域连续性理论 MCT multi-regional continuity theory 和走出非洲理论 OOA out of African theroy。
10万年前,三种不同的原始人类分散在全世界各地:欧洲的安尼德特人,亚洲的直立人,非洲的智人。但3万年前,三种变成了一种。
MCT 认为,自180万年前直立人第一次从非洲向亚洲迁徙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都平行地开始慢慢进化,最后都变成了现代人类。三种变一种,是由于不同人群之间通过杂交使得基因在它们之间流动,从而阻止了群体之间多样化的继续发展。
OOA 认为,现在人类都是最近在同一个地方(非洲)进化而来的,然后才迁到欧洲和亚洲,最后取代了其他的所有人种,甚至包括安尼德特人。OOA 认为,不同的种群已经进化成为迥然不同的种族,杂交根本不可能发生或很少发生。
科学家用三种证据来源来检验这两种理论:
解剖证据表明,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是相互隔离的,有可能进化成两种不同的种族,所以不可能有杂交行为。这似乎支持OOA
考古学证据表明,10万年前,他们非常相似,都有石器工具,狩猎对象都是不太危险的动物,人口密度低,火炉雏形出现,没有表现出对艺术和装饰品的喜爱倾向。但在4万到5万年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创造性激增”:工具变得纷繁多样,有专门的用途;葬礼变得复杂,陪葬品出现;猎人开始狩猎危险的大型动物;人口密度迅速增长;艺术和装饰开始繁荣。没人知道文化上的这种剧烈变化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大脑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适应器,从而导致了技术和艺术的迅速发展。但这种现象仅表现在智人身上,这似乎也支持了OOA
遗传证据,DNA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的 DNA 和现代人类非常不同,意味着这两个种群不可能杂交。另外如果现代人类的 NDA 中包含有尼安德特人的 DNA,应该和欧洲人最为接近,因为尼安德特人就生活在欧洲,但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和欧洲人的 DNA 的相似度,并不比其他地区更高。第三,现代人人类的遗传变异极其低,说明我们来自一小群在基因上更具同质性的祖先。第四,现代非洲人群的遗传变异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群都要高。这些似乎也支持了OOA
但最近的基因证据似乎对 MCT 更有利,但实际上无论哪种理论,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争论还会持续。
4 心理学领域中的里程碑事件
Freud 的精神分析理论
Freud 以性欲为基础提出了他的心理学理论,他认为,性欲并非成人独有的动机力量,而是人类所有行为的驱动力。
在最初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其核心内容就是本能系统,包括两种基本的本能:
求生本能,比如对空气、食物、水、居所的需要,以及对蛇、高处、陌生人的害怕。这些本能拥有生存功能。
性本能,他是在广义上使用性这个概念,并不仅指成年人的性行为,还包括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房(口欲期),吐口水和排便(肛欲期)等。成熟的性欲在成人发展的最后阶段(生殖期)才达到顶点,其基本特征就是会直接导致繁衍行为。
这两种本能正好和达尔文的两种进化理论相对应。
Freud 在晚期对理论进行了修正,把求生本能和性本能合在一起,称之为生本能,加了另一种本能,死本能。
William James 和本能心理学
James 的理论核心也是本能系统,不过比 Freud 的理论更复杂;把本能定义为,一种行为官能,它能够以某种方式产生特定的结果,但它对结果没有预见性,之前也不需要任何学习。本能并不是盲目的,但许多本能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也不会完全地表达出来,可以被经验加以修正,或被其他本能抢占先机。比如,我们有好奇心,但也会胆怯;既有攻击性,也有合作的一面。
James 和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人的本能非常之多:出生时会啼哭、打喷嚏、吸吮...,然后是抓握、坐爬站走...,到了2岁的时候,儿童的本能系统开始疯长;模仿、发声、竞争、好斗、害怕、害羞、社交、游戏、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求等本能都会陆续出现。到了成年期,成人的本能有狩猎、谦虚、爱和抚育子女等。
这些本能的关键在于,它们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用于解决特定适应性问题的适应器。
但许多心理学家反对这个理论,认为人如果真拥有这么多先天特性,将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他们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解释。
行为主义的兴起
Watson 非常强调一种叫做 “经典条件反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的一般性学习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指两种先前并无关联的事物慢慢变得联结起来。
之后,Skinner 开创了一场被称为激进行为主义 radical behaviorism 的新型环境决定论,而且还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认为行为的强化结果是后续行为的关键原因。得到强化的行为将会反复出现,而没得到强化(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将会越来越少。所有的行为(随机行为除外)都能用强化的后效 contingencies 来加以解释。
Skinner 的行为主义包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先天特性是非常少的,所谓的先天特性,无非是一种能通过强化结果进行学习的一般能力 general ability。只要将强化物和行为进行配对,学习都会无一例外地发生。所以,任何一种行为都能够通过对强化的后效进行操作而被塑造出来。
人性的本质就在于人类没有任何本性,几条高度一般性的学习原理就足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
Garcia 效应、既设的害怕和激进行为主义的衰落
对行为主义的怀疑和不满来自于 Harry Harlow 的恒河猴试验,另一种怀疑来自 John Garcia。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Garcia 喂给老鼠事物,几个小时后通过辐射让老鼠恶心,尽管老鼠在进食几个小时后才呕吐,但一般来说,老鼠只要一次试验就能学会不再去吃刚才喂它们的那种事物。但用蜂鸣器或闪光灯来和呕吐反应配对时,老鼠学不会避开这些伴随刺激。
换句话说,老鼠似乎预先编制好了能学会某些事情(比如避开与呕吐相关的事物),而学会另一些事情却异常困难。
Seligman 提出了,有机生物体天生就已经通过进化预设定 prepared 来学习某些事情。他们发现,人们非常容易对某些事物(比如蛇)建立起害怕的“条件反射”,但对于另一些非自然的事物(比如汽车),想建立害怕的条件反射则非常困难。
总之,很多研究证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而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老鼠、猴子、甚至人类,似乎都“布线好了”,能轻易地学会某些事情,而很难学会另一些事情。
第二,外部环境并不是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在考察行为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生物体的大脑和心理内部发生的事情。
认知革命 cognitive revolution
认知革命让心理学转而重视探究人的“大脑内部的活动”,而不仅仅只关注外部的后效强化。
现在,认知革命或多或少地被等同于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是一种认知描述(输入、表征、决策规则、输出 - 输入信息的具体形式、通过决策规则对这些信息加以转换,已经生成行为作为输出),它详细阐明了一种机制以何种信息作为输入,该机制用何种程序来转换这些信息,这些程序所操作的又是何种数据结构(表征),而且会生成何种表征或行为作为输出。
心理学家逐步认识到,要想揭示人类行为的因果基础,就必须先理解我们大脑的信息加工机制(认知机制)。
人类心理是被设计来加工某些特殊的信息加工问题的。人类从白板,变成了一般目的的计算机;而心理则从留在白板上的书写印记(后效强化的学习理论),变成了文件写就的软件程序(认知理论)。
人类可能在出生时就已经预先设置好来加工某些特定的信息,并对其他信息不作反应。这个观点为进化心理学创造了条件,而进化心理学也试图阐明一部分的信息加工问题,比如生存和繁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