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PDF下载:https://pan.baidu.com/s/1VfHsY6R0D7BgH7y_O8jr4g
三十三、折旧利息“挤榨”投资
以上的叙述已经回答了为什么消费这只“杮子”最软的问题。
大家已经看到,折旧利息持续“蚕食”人们消费,最终还是会达到解雇工人,引起生产规模缩小这一步。因为如果企业家采取为保障一部分工人较高工资水平而解雇另一部分工人的做法,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缩小,最终仍会降低工资水平。所以,企业总是自然地选择先让折旧利息持续“蚕食”人们消费(即降低工资)的做法,在不断降低但仍可承受的工资水平下,保证企业原有的生产规模。
从图43中看,这是一个持续不断单向下压的过程,一个困局或早或迟总会摆上桌面,达到最低极限工资水平了该怎么办?
只有缩减生产规模!
为什么非得这样做?
让我们先从微观上分析一下缩小再生产的过程。
如图44的(b)所示,上一生产过程形成的产品累积,不得不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转换为储蓄后,再投资作为下一生产周期的折旧;另一部分则可作为折旧利息,回报给这一生产周期进行了投资的人们。
另外,由于生产规模的缩小,还可以出售一部分实物资产来换得收入,这也可作为折旧利息的另一个来源。在股份公司的公告中,可以看到明明是缩减了生产规模,但由于出售资产,反而有了现金收入可供分红。
在图44(b)中,显示了人们这时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很明显,产品累积,由于必须支付折旧利息,下一生产周期时投入的折旧投资就减少了。这就是说:折旧利息“挤榨”了折旧投资。
当然这不是全部,下一生产周期时投入的折旧投资减少,意味着有一部分生产设备厂房不必维修,可以闲置起来,但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出售它们。这出售了的实物投资当然可用于支付折旧利息。这就是说:折旧利息“挤榨”了实物投资。
既然实物投资的数量减少了,对应它的实物利息也可以减少了,这又是折旧利息的来源。这也可以说:折旧利息“挤榨”了实物利息。
所以说,折旧利息不但“挤榨”了折旧投资,同时也“挤榨”了实物投资,甚至还“挤榨”了实物利息。
把折旧利息和实物利息合并,总称为利息;把折旧投资和实物投资也合并一起,总称为投资。我们可以稍不精确地说,是利息“挤榨”了投资。
当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提个问题:为什么是利息(既包括折旧利息,也包括实物利息)来“挤榨”投资(既包括折旧投资,也包括实物投资),而不是反过来由投资来“挤榨”利息?这也就是投资和利息这两只“杮子”哪只更“软”的问题。
我们曾在第十六节“E平衡点附近的决策和后果”中提到过,对分别翻越两条“堤坝”的经济运行状态点,折旧曲线或利息曲线对待它们的“脾气”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待遇”是大相径庭的。
折旧曲线对逾越点是“你翻了我就翻脸”,对不起请折回走!这说明还有回旋的余地,而利息曲线对逾越点是“你翻了我就翻船”,无可商量地倾覆。因为后者的“刚性”是真的“宁折不弯”的,有可能会引起一瞬间撤回所有投资——重要性如同“血液”般的货币——的后果。
两者“待遇”或权重相差是如此之大,决策者的理性选择只能是翻越折旧曲线“堤坝”,用利息“挤榨”投资。
这也就是说:两者的比较只能说折旧投资这只杮子更“软”!
我们再把折旧利息“挤榨”折旧投资、实物投资和实物利息三者之和的情景,放到宏观角度来分析,从结果可知“挤榨”“动作”包含更大的信息量,可说明更多问题,也有更严重的后果。
虽然折旧投资曲线和实物利息曲线的意义我们已经多次说过,但在此时此处,我们还得再仔细分析图45中折旧投资曲线和实物利息曲线的另一层含义。
图45上面的那条折旧曲线,保障着由历年净投资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对应图中某处国民总收入的左侧由历年净投资累加而成的实物资本总额)不至下降,下面的实物利息曲线,保障由历年净投资形成资本总额的最低利息回报。注意,这时所指的实物利息曲线仅与历年净投资形成的实物资本总额相关,而与折旧投资无关。
随着实物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加,折旧曲线和利息曲线最后相交并平衡于E点处。实质上这是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另一种图形表示方式。
而在上面针对E点论述折旧利息“蚕食”人们消费过程中,整体经济均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折旧利息不断向下“蚕食”人们消费,虽然所有利息(实物利息加上折旧利息)不断增加,但是对应历年净投资形成的实物资本总额的实物利息曲线却不会上下移动,原因是E点上部的折旧投资数值不变,E点距离45°直线长度不变。
不过,当折旧利息不能再“蚕食”消费,转而“挤榨”折旧投资等时,这条实物利息曲线竟会向上浮动!
为什么会这样?
让我们再看图45,观察图中的E点和E’点之间垂直线段的意义,它代表的就是回报折旧投资应该支付的折旧利息。很明显,目前它挤压的就是折旧投资本身。换个角度来考虑,折旧投资的压缩,意味着破坏了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后果就是生产的规模缩小了——这就是缩小再生产。
一直来当大家讨论折旧利息“蚕食”消费时,都是把消费“踩”到脚下,让折旧利息往下“蚕食”,这个进程在图中以向下的箭头所示。现在情况倒过来了,是折旧利息向上“挤榨”折旧投资,数据大小如E和E’之间的线段。但是我们可认为此时的折旧利息,是“塞”到实物利息曲线的脚下,这相当于把实物利息曲线“垫抬”了E和E’这么一段高度。在图中,被抬举了实物利息曲线的新位置以虚线标示。
不用说,抬高后的实物利息曲线与折旧曲线仍会相交,它们新的相交点改在了E”处。 E”的横坐标值表示国民总收入减少了。不言而喻,现在经济运行已从充分就业的最佳处E退缩了,人们的消费被缩减,工厂开始关门,有工人开始失业。
另外,E”向上与45°直线的距离,表示此处折旧投资大小,显然其值比E处要小了一些。而它与下部横坐标轴的距离,仍表示消费和利息(实物利息和折旧利息)的多少。
对于经济运行来说,上面的说法还不算糟糕,无非是缩小了一点生产规模嘛。在之前扩大再生产阶段时,“航船”也曾经到此,只不过一瞬间就越过这一生产规模。我们可以悄悄地问自己一句话,是否可以想方设法重新扩大再生产,让经济体系重新运行到充分就业的最佳处?
答案是,不可能!
我们早已分析和说明过,E点是一个渐近平衡处,是一个状态吸引子,是一个“黑洞”,任何偏离它的行为,都会返回到它本身。现在我们却又看到,由实物利息曲线上浮移动后的新交点E”,其性质还是渐近平衡的。我们只要把E”点附近和E点附近的两条曲线情况进行对比,结论不就一目了然了?
这说明,任何偏离交点E”的行为,都会被经济自身运行机制拉回到交点E”上。
但对于经济运行来说,上面的说法还不算最糟糕。再一次我们悄悄地问自己一句话,是否可以想方设法在此E”点处保持简单再生产?
答案还是,不可能!
与E点对比,E”点的处境完全相同。于是,在E点发生的一切,都会在E”点处重新发生。这意味着实物利息曲线还会进一步抬高,而国民收入总值则会进一步减少,并且这个过程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被不断抬高的实物利息曲线与折旧投资曲线的交点,受这种机制的制约,发展趋势就是沿着折旧曲线向左向下不断地“滑落”,并带动国民总收入无可奈何地减少。
结论,也就是最糟糕的说法:如果没有其他力量出现,国民总收入的萎缩是持续性的、进行性的、不可逆的。
那么,这样的过程是否一直持续到折旧投资为零?要知道,那时对应的国民总产出可也是为零的!
这次的回答,不会!
但是,会出现的却是经济运行最可怕的瞬间——明斯基时刻。
作者联系方式:
QQ:1103797371
微信:zhangming1954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