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远程医疗:因为咳嗽心慌慌,每小时3000人咨询

5G ViSiON 原创 

第 20 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已达到9724例。而死亡人数,已达到213例。

213例的背后,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213次。


他们之中,老人本可以安享晚年,中年本可以意气风发。然而“本可以”,意味着已经“不可以”了。


不可以了,一项名为“活着”的权利,被剥夺了。


那么,除了医生,还有什么能守护“活着”的权利?

01.医疗挤兑


活着,是非常朴素的诉求。


如果“活着”的权利遭到威胁,未知弥漫开,就会发生对医疗资源的“挤兑”。


医院爆满


线下场所中,医院的物理空间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医院对于实物物资的消耗也很恐怖。


这就意味着,强健而全面的医疗体系,必须要突破线下容量和物资消耗的壁垒。


1月24日晚,阿里健康针对湖北地区的义诊服务上线。截至1月26日凌晨,累计访问用户近40万,平均每小时近3000人发起咨询。

一定程度上,这种形式的远程医疗,缓解了情绪恐慌和资源消耗。

另外,除了“挤爆”医院,这场疫情中,也出现医院“空空荡荡”的情况。此前的安贞医院,几乎爆满,取药挂号的队伍都排得很长。

然而,当肺炎的传染性过高时,就出现了大家不敢就医的情况。

就医人数少了,却意味着,在家“硬挺”的人数多了。在不了解自身情况和处理方法的情况下,过度恐医反而会造成麻烦。


同时,社区内由于缺少防护,工作人员不敢进入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家中。也造成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救治。


1月24日,同济医院开通网上“发热门诊”,百余位医生免费在线问诊,对初期、轻症居家隔离病人,给予专业远程指导。根据新京报记者的统计,截至1月25日上午10时30分,共有175名医生在网上免费答疑解惑,咨询量超4000人次。


同时,其他多家医院也开通了网上问诊。


所以说,远程医疗,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确实可以救人于水火之中。

02.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将远程医疗定义为:


在远距离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诊断交流、治疗及预防疾病、研究与评估以及对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医疗服务,进而促进个人及公众的健康。


在低收入国家和基础设施有限的地区,远程医疗主要应用于将医疗服务提供者与专家、转诊医院和三级医疗中心联系起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通过远程会诊,使重灾区伤员与后方医院的权威专家“面对面”,更科学和合理的救治方案挽救了许多生命。


在美国,某医疗机构对3230名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脏病的患者,开展为期一年的远程医疗监控。其结果是,急诊入院率下降了18%,死亡率下降44%,住院天数、医疗保险支出都有所减少。


自从运营商学会拍摄宣传片,物联网和XR(VR/AR)就成了荧幕上的常客。当然,还有略显“不切实际”的远程医疗。


但是远程医疗的过度宣传,反而使其成为被喷得最狠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场景。


招黑的地方主要有:


1.诊断过程中,远程医疗无法完全替代医生的眼睛、耳朵和触觉等感官,即:细节缺失。


2.治疗过程中,远程医疗无法完全解决手术等特殊场合要求的环境参数,即:配套缺失。


3.通信技术中,无线没有有线稳定。

03.何以解忧


首先,技术的应用场景均是为了以“可能”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


而非“完美”的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远程医疗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线下物理空间严重不足,线下实物物资极度匮乏。

其次,对于远程医疗,更多的应用,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假如北京的专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满天飞刀,那么,别说远程医疗,连基础医疗体系都可以完全剥离掉。


但是问题在于,限于北京的专家每天也只有24小时,限于北京的专家到偏远地区无法瞬移,限于本地的医生平均水平低于北京的专家,限于线下的医院就那么大的地方,这才需要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即远程医疗。

异地手术

2019年,我国出现了首例5G远程人体手术。相隔3千公里的距离,成功完成了脑起搏器的植入手术。通过此方式,外科医生的手臂能够伸到千里以外,减少了分级诊疗差距以及患者的经济压力。在该手术过程中,5G网络峰值速率大于700Mbit/s,上行和下行分别平均为71Mbit/s及500Mbit/s,时延总计仅90ms,且未发生反馈迟缓等不良问题。


最后,大数据、AI和5G,均为这次灾难的解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比如筛查、免疫和远程医疗。


科技改变生活,而我们终将战胜病毒。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下的远程医疗:因为咳嗽心慌慌,每小时3000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