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老澜,用一张嘴走遍世界


读罢这本《老澜有世界》,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是关于这本书,而是关于他在本书中提到的各样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胃口被老澜吊起来了,却没有满足口福,实乃人生遗憾。


老澜,何许人也?

老澜,原名蔡澜,1948年出生于新加坡,在香港发展事业。才华比较全面,身兼数职,既是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美食家,又是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时又是商人。

1992年蔡澜开始进军商界,都是与吃有关的产业。创办了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其它他还引荐入口的产品有澳洲的汽红酒、路士露健康食品等等。

2007年,在深圳开设蔡澜美食坊餐厅。2008年,蔡澜主持TVB电视节目《蔡澜叹名菜》。

2009年,年近7旬的才子蔡澜重出江湖,牵手深圳卫视,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并担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2009-2010年,主持TVB节目《蔡澜品味》。

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特邀蔡澜作为节目总顾问。

蔡澜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食家”的美称。

从这份经历上能看到,老澜的后半生,把时间和精力就都用在了研究和品尝“吃”上了。


《老澜游世界》便是老澜游走世界,品尝各地美食佳肴的一本关于吃的游记。

游走世界的过程,几乎都是吃的过程。我把老澜叫作“一个贪吃的行者”。

在本书中,老澜用极其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又不乏幽默,为我们介绍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既有口味也有感受,而且他的叙述比较接地气,正像一个在远方的老朋友,为你分享他的所见、所闻和所食,毫无生疏感和距离感。

由于这本书的创作是被专栏限定时间的,每天约稿,也就是每天必须写出一篇与吃有关的文章。而在这方面,老澜就显露了他快速的文字生产能力。

不论什么都能成为话题,也由此练就了他极强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思考能力,乃至最后的写作能力。

对世界上各种事物都存有积极的探索精神,对新事物也都心存惊喜和盼望,这也是我在老澜的文章中读出来的。

自然随性、诙谐幽默的语言,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中的老澜也是一个“段子手”。雅的、俗的,经他口中说出就都是笑话,愉悦了别人,也高兴了自己。

本书中顺畅的叙述,天马行空的思路,都让我对文章有了新的认识---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需要文笔的,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需要架构的。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一件事说明白,这就是写作吧,蔡澜的文章给我的就是这个印象。

正是专心研究“吃”,研究的极其透彻,老澜便在“吃”上悟出了很多道理。我们来欣赏下老澜关于“吃”的名句:

1、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一个人要吃东西的时候,千万别太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东西享受,生活就充实了。

2、吃,是一种很个人化的行为。什么东西最好吃?妈妈的菜最好吃。这是肯定的。你从小吃过什么?这个印象就深深地烙在你脑里,永远是最好的,也永远是找不回来的。

3、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一个人懂不懂得吃,也是天生的。

4、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什么都想试试看,慢慢地就变成一个懂得欣赏食物的人。

5、热爱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鸟一样,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顿又好吃又丰富的早餐。

6、我一向认为欣赏食物,会吃不会做,只能了解一半。真正懂得吃的人,一定要体验厨师的辛勤和心机,才能领略到吃的真髓。

.......

所以这本书从“吃”中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迪。这是“吃明白”的人才能给到我们的智慧。

对本书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总结一下也以下几点:

其一,本以为在一本游记中一定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各地的历史典故,各区域人民的性格特点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等,但这些在该文中都没有读出来,有一点让我失望;

其二,有些纯属自己内心独白的话,也算是游记写了出来,有敷衍了事之嫌;

其三,用词造句实在贫乏,无文采可言。由于是香港人写作特点,有半文言的地方,读上去很多地方别扭,不能朗朗上口,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还尚缺吸引力的原因。

但是,无论如何,这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唯一的一本关于“吃”的游记,也是很有特色的游记。作者的描述不刻板,生动活泼,让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样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一饱口福。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品尝美食的欲望。所以从这方面,这又是一本美食指南,美食导游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货”老澜,用一张嘴走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