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放弃对他人和环境的控制期待,以换取自己的自主权和控制感!他要有多坚韧的赤子之心,才能在跟人交往时,不计过去,不畏将来,不求任何回报。
2、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公司单位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一样。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上司要尊重部下。“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
3、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要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才是尊重。在企图操控和矫正他人的态度中根本没有丝毫尊重。
4、孩子们服从的仅仅是“权力”而不是“你”,他们也根本不想理解“你”,他们只是堵住耳朵闭上眼睛苦苦等待愤怒风暴快点过去而已。
5、很多父母或者教育者都对此非常反感,希望能够带给孩子更多“有用的东西”或者是“有价值的东西”,劝阻其不良行为,没收书籍或者玩具,只给孩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当然,父母这么做是在“为孩子着想”。但这完全是一种缺乏“尊重”,只能逐渐拉远与孩子距离的行为。因为它否定了孩子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兴趣。
6、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7、为了肯定“现在”而去肯定不幸的“过去”。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8、这并不是被过去所束缚,其实是自己需要把过去着上“不幸”的颜色。若是说得再严重些,那就是企图借悲剧这一劣酒来忘却不得志的“现在”的痛苦。
9、既不需要“可恶的他人”,也不需要“可怜的自己”。无论你再怎么大声倾诉这两点,我都会置若罔闻。
10、人的问题行为五个阶段:
① 称赞的要求: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有“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并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② 引起关注:“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
③ 权利争斗:简而言之就是“反抗”。用脏话来谩骂、挑衅父母或老师,有的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些甚至去抽烟、偷盗,满不在乎地破坏规则。另一方面,消极的孩子们会通过“不顺从”来发起权力争斗。无论再怎么被严加训斥依然拒绝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坚决无视大人们的话。
④ “复仇”阶段: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
⑤ 证明无能:正是“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也就是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我很无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
11、道德标准往往会随着时代或情况而发生变化,仅仅靠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人,这很危险,因为过去也有崇尚暴力的时代,
12、这就像是并未装上子弹的空膛枪,但是,在学生们看来,自己被枪口对着这一事实是一样的。无论里面装的是不是子弹,你都是一手拿着枪在进行交流。
13、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的交流手段,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
14、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15、我们按照“他人的教导”活着很轻松,既不用思考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要表示出一定的忠诚,一切麻烦事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并且,周围的大人们为了把孩子们置于“未成年状态”之中,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以及其中的种种风险及可怕,为了让其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在这一点上,即使父母或老师“为其选定”的道路也一样。你凭什么能够断言只有他们自己的选择会以失败告终,而自己为其指出的道路就不会失败。
16、文明就是用来填补人类生物性弱点的产物,人类史就是一部克服劣等性的历史。
17、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
18、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
19、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
20、不信赖孩子的父母会处处提醒孩子。如此一来,即使他们的话有道理,孩子们也不愿意听。反而,越是有道理的话孩子越想排斥。为什么会排斥呢?因为父母根本不关注自己,也不信任自己,只是一味地说教。
21、小到普通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家间的战争,一切纷争都源于“我的正义”的冲突。“正义”会随着时代、环境或立场而发生变化,哪里都不存在唯一的正义和唯一的答案。过度相信“正确”是一种危险。
22、但是,一旦实际到手,半年不到就厌倦了。为什么一到手就厌倦呢?因为你原本就并不是想用德国制的相机“拍照”,只是想要获得、拥有、征服它而已······你所说的“被动坠入的爱”其实就是这种拥有欲和征服欲,本质上和物欲一样。
23、我们必须脱离顽固的自我中心性,放弃做“世界中心”,必须摆脱“自我”,必须摆脱被娇惯的孩子时代的生活方式。
24、“被爱的生活方式”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你必须正视并更新自己隐藏的孩子时代的生活,不可以被动等待爱自己的人出现。
25、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之爱的第一个孩子由于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其地位不得不随之下降。无法平衡这种挫折的第一个孩子会认为有一天自己应该再次恢复原来的权力。用阿德勒的话讲就是,他们往往会成为“过去的崇拜者”,形成保守的、为未来十分悲观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孩子:希望革命,他们不像第一个孩子那样努力维护既有权力,而是企图颠覆既有权力。
独生子女:据阿德勒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人生充满胆怯、十分悲观。家庭氛围也会充满不安,对唯一的孩子施加过大压力,令其烦恼不堪,毫无止境的爱常常会变成支配孩子的工具。
26、结婚不是选择“对象”,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27、爱是一种勇气行为,只有一点点勇气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
28、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实际的人生、平凡日常的考验始于踏出“最初的一步”之后,真正考验的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29、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30、创造这种未来的是你,不要迷茫。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