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的传说

“罗氏有好女,名罗敷。《陌上桑》有言:“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旁人见罗敷有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可见其相貌惊人。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宜春长河也有这么一位姑娘,名明月。虽没有罗敷的缓带轻裘,华裳丽服,但聪明能干,待人和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再加上一张俏丽的脸蛋,村里没有人不喜欢她的。

结束及笄礼后,作为待嫁之人,按照习俗,女子不被允许轻易出门,明月不耐这些陈规旧矩,时常偷溜出去。

“阿婆,您且慢点嘞!”明月帮着一位正拉车上桥的老太太推车。

老太太本在纳闷今天上桥怎么如此顺利,听到明月的声音才反应过来,连忙笑骂道:“你怎得又偷跑出来?小心被夫家嚼舌根。”

“无妨,官家进京赶考咯,不提这一时半会儿。”明月笑着摆摆手。

明月与其未婚夫婿李举人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早地就订好婚约。话说当年李举人一直声称自己有心仪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无奈那唯一的偶然的一面时间太短,没来得及互通姓名,但女子却成了李举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痕迹,令他时常辗转反侧。故李举人对这场包办婚姻极其不满,甚至不惜和父母激烈争吵,被罚关禁闭。后在一次与明月的偶然碰面中才得知,自己即将迎娶的妻子就是当初惊鸿一瞥,乱他心曲的姑娘。自此,两人成了旁人眼中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

暮冬初春时节,天气逐渐回暖,天空却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即视感。明月看着天空喊道:“阿爹、阿娘,天公降雨,恐春来!”

母亲放下手中的针线,笑着回道:“好也,等桃花盛,食之桃花糕。”

午夜时分,春雷始阵阵,屋内沉闷不堪,屋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明月了无睡意,望着窗外屋檐垂落下来的雨帘子,想着远外的少年郎“努力加餐饭”。南归的大雁正准备向北而去,明月的心却已经飞去了北方。

春雨持续了数天,却仍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明月心中隐隐不安。母亲看着明月一脸愁容心疼不已,安慰道:“囡囡,春雨乃每每常事,今年时间略长,莫担心。”

明月并没有因为母亲的安慰放松下来,但为了让母亲莫担心,笑着对母亲说:“母亲放心,女儿没事。”

长河的堤坝每天都有官兵把守加固,春雨仍然在下,庄稼因为水涝难以生长。农民也越来越焦躁,明月内心的不安逐渐扩大,直到一声大喊——“快跑啊,堤坝到了,发大水了”将明月心中的不安演变成了恐惧。不等明月收拾东西,爹娘就拉着明月跑,但人奔跑的速度终究抵不过大水涌来的速度。很快,明月与爹娘被冲散开来,大水涌上明月的胸口,再到脖颈,一股深深的窒息感涌来。明月凭着生命的本能,向前游跑,紧抓一块浮木。等稳定下来回头看的时候,明月才发现自己的身后早就变成了一片汪洋。河面是垂死挣扎的人群和残破的物件儿,明月在人群中看到了正在水里挣扎的爹娘。

她想要游过去,但却被父亲喝住:“今日遇此大劫,实属不幸,难以保全自身,囡囡好好活着!”等到筋疲力尽之时,突然一阵大水涌来,明月眼睁睁看着爹娘被大水卷走不见踪影,悲恸大哭。

山洪逼着大难不死的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乞讨为生。明月看着昔日充满生机的家园被一片汹涌的大水取代,废墟残骸随处可见,眼神悲怆。如果能治服洪水,让百姓安居乐业,她明月就是死也甘心。

于是她把希望寄托于神明,每天到寺庙去祈祷,希望神明能大发慈悲实现她的愿望。一日复一日,不知过了多久,神明终于被她打动。

一天当明月又一次去寺庙祈祷的时候,一位白发如银的老婆婆出现在她眼前,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姑娘,你在祈祷呀?让我猜猜看,你一定在想治服长河,不让它再泛滥成灾……”

明月瞪着一对秀丽的眼睛望着老婆姿,惊奇地说: "老婆婆,你怎知道我在想治服长河呢?您是不是神明?"

老婆婆笑着说: “我不仅知道你在祈祷什么,而且还知道怎样治服长河,避免洪水成灾呢!"

明月惊喜万分,紧接着问: "老婆婆,你能告诉我,治服洪水的方法吗? ”老婆婆笑笑又说: “方法很简单,就是要一位诚心的小姑娘化成一座山,挡住洪水就行。”

明月听后高兴地跳起来说:“老婆婆,你看我行吗? ”老婆婆再也不笑了,郑重地说:“你不害怕吗?要知道你化成一座山后,再也不会说话,再也不会走路了。"

明月坚定地回答: “我不怕,只要能为民除害,我什么也不怕! 我要在这里守着我爹娘,等着我的少年郎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好姑娘,一切都会如你所愿的,百姓也都会永远记得你的。”老婆说罢,伸手在明月身上一指,一眨眼,明月竟化成了一座大山屹立在长河畔,挡住了洪水。

从此,长河再也不发威了,洪水再也不成灾了。长河两岸的乡亲们听说后都相继赶赴国家,安居乐业了,谁都忘不了明月姑娘。

后来,人们为了永远纪念聪明善良的姑娘,就把这座山取名叫明月山,一直叫到今天。明月不知道,在她变成大山的那一天,李举人顺利高中状元,骑着汗血宝马,端章甫,胸前戴着大红花来迎娶当年乱他心弦的姑娘,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李举人毅然决然弃官回乡,甘愿当个私塾先生,定居在明月山脚下。

——大甘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月山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