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12 类比及其方法论

这篇文章逻辑性非常强,完全就是干货,都是真知灼见。

下面只摘抄的作者的观点,例子我没有摘抄下来,但是那些例子都是精妙的类比。

笔记摘抄:

一般来说,类比是我们在说明或理解时所使用的思维辅助工具,它的使用过程大抵如下:

为了向对方解释清楚未知的X …… (或者为了理解尚处于未知的 X……)去找一个与 X类似的、但是对方肯定已经理解的A 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X ≈ A 把A (或 A 与X 相似的地方) 解释清楚……于是 X 不言自明……

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经典类比”的数量极其有限;因为好的喻体实在难找,既要足够相似,又要对方已知,不仅如此,还需要创造者刻意留心寻找 —— 同时满足三个要求的概率当然远远低于只需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概率……创造恰当甚至精妙的类比,绝对是一种超强的能力,也是超强能力的一种表现。

好的类比少到什么程度呢?遇到好的类比,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收藏”

—— 真的是物以稀为贵。我就是这样的,长期以来,我早就养成了收集创造各种精妙类比的习惯。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类比之一是这个: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带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

教育也一样,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还有另外一个我特别喜欢的:

科学确实是由信息构成的,正如房子是用砖头盖的一样。可问题在于,正如仅仅一堆砖头放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不能称其为房子一样,一堆信息放在一块儿就叫科学,有点不像话……

反过来,留心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聪明人都更擅长使用类比—— 因为创造类比本身就是难度很高的活动,一般人做不来:

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储备,才能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找到真正合适的、最恰当的那个“参照物”;

之所以能找到最恰当的,不仅仅是找到最“像”的那个,还要仔细搞清楚“不像”的地方究竟有哪些,以免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出现偏差……

于是,创造一个“精妙的类比”是很非常复杂的过程,所花费的精力不知要比听者理解所需要的精力多不知道多少倍……极为恰当的类比,常常只不过是“妙手偶得之”,而想要再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就几乎不可能了。

所以,能用精妙的类比的人,比那些能理解精妙类比的人可能要“聪明”许多;而连精妙类比都理解不了的人,就相对“笨”很多2……

把类比当作用来辅助理解的手段的时候,要关注“像”的地方—— 这是重点;而不是“不像”的地方—— 那不是重点。


还有个需要特别注意、甚至应该刻意牢记的是:

类比的逻辑重点是“像”而不是“是”;

“≈”并非 “=” 或者 “≡”;


既然类比是个辅助理解、辅助说明的工具,那么使用它只是探索中的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理解了那“像”的部分之后,还要继续探究那些“不像”的部分,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那些“不像”旧事物的部分啊!

这是个特别细微巧妙的陷阱—— 很多人始终并未察觉。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我总是告诫自己,暂时先克制寻找类比的冲动,因为不恰当的类比还不如没有类比,甚至,不恰当的类比干脆相当于有毒,会麻醉我们的大脑,阻止我们有效地思考。

我总觉得,在对新事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再去找类比不迟;而对新事物有足够的了解,也是有能力找到精妙类比的前提,万一找到了,可以自己用来辅助面向他人的说明,或者作为帮助他人的辅助理解工具……找不到很好的类比,也很正常。

好的、精妙的类比超级炫酷,可还是要小心为妙,因为类比真的影响思维。


类比是影响思维的,既然它能影响思维,进而就能影响行动,而行动构成我们的生命。所以,类比在使用的时候不得不小心。寻找更为恰当,更为准确的类比,其实不是像很多人想当然的那样,“不就是个说法嘛?!”

—— 因为说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法、想法可能引发的是最重要的东西:行动。

除此之外,类比也常常是产生融会贯通的手段。 这里涉及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学习技巧:

学会任何一个概念、方法论之后,都要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反向类比应用。这种思考多了,会很自然地产生“穿透表象看到本质”的能力。之前提到的“重力加速度”与“赚钱速度”之间的类比,就是这种思考模式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12 类比及其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