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接纳孩子,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是完整的,而不是你只喜欢他的某些方面。你愿意倾听他的内心,理解他的情绪和感受,他就不会担心被你拒绝和否定。
接纳是建立亲子关系的第一步,然后才有真正的教养。接纳就是愿意了解一个真实的生命
人本主义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创立了“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其核心理念就是无条件地接纳来访者的情绪。接纳就是放下自己的价值判断,愿意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愿意去倾听和了解对方。
无条件地接纳一个人的情绪,就是接纳他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全部情绪和感受。人们很容易把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加诸别人身上,这一点在父母面对孩子时表现得尤甚。下面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接纳孩子情绪的情境。
情境1
孩子:妈妈,我害怕小狗。妈妈:小狗有什么可怕的,别怕,你可是男子汉啊!
情境2
孩子:妈妈,我不想和田田玩。妈妈:他不是你的好朋友吗?你上次不是还吵着要找他玩吗,今天怎么又不想和他玩了?他知道后该多伤心啊!
情境3
孩子:妈妈,我不想起床,我不想上幼儿园。妈妈:幼儿园多好啊,里面有好多小朋友和玩具。
情境4
孩子:我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件事。妈妈:怎么会呢?你一定可以的,你上次不是做得挺好的吗?
……
父母如果放下判断,愿意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就更可能真正地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从而让亲子沟通变得相对容易。
针对情境1,下面列举出几种基于接纳的回应,但这样的回应并非一定有效,因为说话者的内心状态是决定语言力量最重要的因素。有趣的妈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回应:一边做出夸张的样子,一边说:“我也好怕怕哦。”当妈妈这样反应的时候,恰恰表明孩子害怕小狗这种情绪是自然、正常的。
如果妈妈不接纳这种情绪,就会很认真地想纠正孩子的这种感受。另外,妈妈表现出夸张的反应,孩子可能会咯咯地笑着学妈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释放紧张感。
如果妈妈难以做出这种反应,但只要内心接纳,也可以自然地说:“没关系,有妈妈在,妈妈会保护你的。”这样,孩子害怕的情绪没有被否定,而且得到了来自妈妈的安全保证,会增加自信。此外,妈妈也可以说:“妈妈小时候也怕小狗,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不怕了。”以上都是基于接纳的反应。
接纳的反应有一个共同点,即孩子的情绪被“看到”,并且孩子也能够体验到这种情绪是自然的。如果妈妈不接纳孩子的情绪,可能会让孩子得到一种“二级情绪”,即对自己“害怕小狗”这件事的负面评价和不接纳。令他困扰的可能不只是害怕小狗本身,而变成了“我为什么会害怕”这个问题,他可能会变得害怕“自己害怕”这件事,这样孩子内在的冲突和控制就开始萌芽,并由此体验到新的负面情绪,如羞愧、内疚、丢脸等。
不被接纳的情绪会激发负向的保护策略
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它有信号的功能,像信使一样提示着个体内在发生着什么。如果我们否定了一个人的情绪,在体验层面上这个人就被否定了,一个经常被否定的孩子,是很难建立真正的自信的。
为了自我保护,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回避自己真实的情绪,表现出他人希望自己表现的样子。比如强迫自己照顾他人、不是发自内心地笑等,以此来获得周围人的喜欢。强迫性地使用这种策略的孩子,将来抑郁的风险会很高。
有的孩子则可能通过夸大的负面情绪甚至是报复、攻击的方式,来获取关注或照顾。他好像不断地在向周围的人发出信息:“你看我都这样了,快来爱我吧!”强迫性地使用这种策略的孩子,将来有反社会型人格或精神疾病的风险。
在情境1中,妈妈看到孩子胆小,觉得他与自己头脑中勇敢、自信的理想小孩不一致,她在这一刻是不接纳眼前这个真实而胆小的孩子的。在焦虑的驱使下,她想去塑造一个理想小孩。于是,妈妈的反应是:“不怕,小狗有什么可怕的,你可是男子汉啊!”这时,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妈妈不爱胆小的我,胆小不好,我是个胆小的、不可爱的孩子。
没有爱,尤其是没有妈妈的爱,对孩子而言通常意味着死亡。
孩子为了重新获得爱,可能会采取两种策略:一种是压抑自己的恐惧,不接纳自己的感受,尽量表现出妈妈希望的样子。他可能会说:“妈妈,我是男子汉,我不怕。”这样,妈妈的焦虑就被治好了。一旦孩子回避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踏向理想小孩的道路就开启了。
另一种表现是夸大自己的恐惧。孩子的心理过程中可能是这样的:我很害怕,但妈妈觉得不应该,她不会保护我的,我觉得处境很危险,需要努力让妈妈看到我是真的很怕;当我需要保护时,我不确定妈妈是否会保护我,我需要试探后才能安心。所以,孩子可能会哭喊,并表现出更加害怕的样子:“我怕,我怕,我就是怕,妈妈。”
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时,最好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既定的标准全部忘掉,只看到眼前真实的孩子。这样,就会轻松许多,也更容易接纳孩子的情绪。但要注意,接纳情绪不等于纵容和娇惯孩子的行为。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父母仍然需要自信地进行管教,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