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皆大欢喜的背后,谁成了输家?

     2分05秒超越百亿,1小时47分26秒完成千亿交易额,下午15时,达成2017年全天成交总额,最终,电子盛宴以2135亿人民币的成交量完美收官。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我们不是为了数字而做。而是为了创造一个节日而做,然后利用这个节日做驱动器,驱动产业变革,走向数字化。”

    无疑,阿里是成功的,庞大数字背后宣告的是中国10亿物流包裹时代的来临,创造的是商务史,物流史上的双奇迹,以实际数字证明了电子商务的强大兼容性。据网上相关数据统计,0点过后,6秒,千山一叶普洱宣布告罄。13秒,以57台陆虎极光,70台奥迪为首的降价高档车秒光。229秒,网易考拉交易量突破100亿,78分钟后,完成去年全天交易数额。

 “天猫双11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侧影,是数字商业崛起的见证,可称为‘商业的奥林匹克’”。

     然而看着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的日子,似乎所有人都得到了极大的物质满足……,那么在经济总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这场物质盛宴中,谁会是受损者,厂家?商家?买家?亦或交易平台?

     厂家以相对稳定的原料价格,制定成本价,即使原料价格提升,对商家的成本价下降,也只是收益多少问题,消费者需求量在增大,供不应求,对于厂家,很难存在亏损,以小米为例,最后以52亿的交易额,拿到“127项冠军”的成绩,结束双11,收获可谓让人叹为观止。

     商家动机就更加简单了,无论是薄利多销,捆绑消费,还是领券活动,最终都是收获利益,澳大利亚品牌ozlana在30分钟内就完成了相当于当地门店的30天的交易额,商家作为赢家是无可非议的。

     交易平台就更有意思了,隐形广告费,可公开的统计数据交易,商业合作等我们不了解的先放一边,众所周知,在买家支付和确认收款的时间差里,金钱是存放于淘宝的,那么这个过程按照7天来算的利息是多少呢,活期为1240万元,七天通知存款为4503万元,结构性存款为1.236亿元,当然这只是穷人的算法,对于拥有世界投资眼光的大佬们,可就不会这么俗气了。

     买家作为消费群体,必然是支付金钱,我们所谓的赔,是指物质,而非单纯的金钱。买家一定赔吗?我认为是未必的,一件你必买的物质,在双11 期间达到了所需消耗金钱的最小值,你进行了商品交换,可认为是赚了的。那么真正亏损的是哪些人呢?

 “我以为我得到了很多,过后才发现,除了一时的欢愉,连继续假装快乐的资本都没有了。”

    第一种,以凑单为目的的单纯性消费,这种消费,以“贪小便宜”为目的,看似赚了省掉的钱,但购买了很多用不上的商品,比如一个女生为了凑单,买了几件不符合当前季节的衣服,等着下一个季节却又发现款式过时,选择了压箱柜,花了多余的钱不说,购买的实质需求品却又少之又少。

     第二种,捆绑消费的受损者,很多捆绑消费,不仅让商家获利更多,同时将平日销量不好的商品一同销售,而这些商品,对于很多的买家,并不是必须购买的,甚至即使赠送了,也不曾使用过,这种消费方式,是以可能比平时更高的价格购买了所需品和附赠品,算不得理智。

    第三种,受环境影响进行可有可无的消费,双11广告铺天盖地,多少人或多或少被半强迫的进行购物,似乎在这一天购买物品成为了理所当然,时尚潮流。即使自己本来没有太多想法,也潜意识里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有需求的假象,购买了可有可无的商品,这或是正是盲从时代的悲哀。

 一个不能正视自己内心,而选择随大流的人,不能说他是错的,但至少是可悲的。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很多人冷静下来,未必想不到,但终究因他因或自因,为了这场盛宴庆了烟花。 希望此篇文章能够引起非理性消费人群的反思,毕竟这年头,过日子找老婆还是需要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11皆大欢喜的背后,谁成了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