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儋州一日游,最后一站是千年古盐田,离这里不远处有一个景点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占地2500平方米,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是为纪念北宋大文豪,曾经在儋州生活过三年的苏东坡而建。
东坡书院始建于北宋年代,院内建筑整齐壮观,古朴典雅,环境十分雅致,树木葱茏,鸟语花香,虽然书院历经了千年雨雪风霜,饱经桑沧,但代代乡党重文厚教,募资悉心修葺,至今仍保存完好。
在儋州,后人把苏东坡讲学、会友、寓居过的地方命名为东坡村、东坡田、东坡井、东坡路、东坡坐石,并建东坡居士塑像以示纪念。
看到东坡书院我想起果果写作班的学习委员黄同学曾经向我提议,他说:“大文豪苏东坡,贬在海南生活过,这就是写作的素材,谢寒同学,你就写一篇,苏东坡在海南的日常生活,阅读量肯定不少。”我向他说:“多谢提议,这个我了解不多呢,和他不是很熟,得查阅一下。”
虽然我对苏大文豪不是很熟,但也是略知一二的,上学时我们都学习过他的多首诗词,记得我写作文时第一次引用的诗词就是他的这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其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信大家都耳熟能祥,至今我还能够完整的背诵下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特别是最后两句,堪称千古绝句,这两句如今常被引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极高,现存诗词约四千首,语文课本上那些代表作品,仅仅只展现了他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作品并未被人所熟知。
说了这么多,还是对苏东坡来做个简介吧,其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真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七位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不仅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同时进士及第,一时成为一方美谈,人说“一门三苏”。其妹苏小妹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记得苏小妹三难秦少游的故事我小时候就读过。一家人都是才华横溢。
虽然苏轼满腹才华,但是一生却起起落落,经历坎坷,四次被贬,最后一次就是发放到了海南的儋州,当时的海南可并不是现在的繁华街市,旅游胜地,而是身犯重罪,被发配九死一生的蛮荒之地,据说仅次于当时宋朝的满门抄斩。
苏轼在海南生活非常清苦,异常凄凉,但却得到了海南人民的关心与爱护。在没有肉吃时,海南人民把祭祀之后的肉自己舍不得吃留给他。因此,后来有人问及他对海南的印象时,他的回答是:“风土极善,人情不恶。”
所住的屋子是海南儋州百姓为他搭建的一个遮风避雨的小茅屋,因为屋顶是用随处可见的桄榔叶搭建,所以苏东坡取名曰“桄榔庵”,苏轼还用桄榔叶编成帽子,罩在头上,悠然自得。更有趣的是,他还拿椰子壳请别人加工成“椰子冠”呢。
还做诗:“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后来“东坡帽”盛行一时,果然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现在椰子壳被加工成工艺品椰雕,我想难道前身就是苏东坡发明的“椰子冠”?
当时海南物资匮乏,没有墨汁,对于大文豪苏东坡来说实难接受,因为没有笔墨纸砚,就无法写做诗词歌赋,东坡便自发创造了墨汁,他首先用树枝烧成灰,然后再混合牛皮胶,这样一来,就成了墨了,后来还曾有人打着“海南苏东坡制墨秘诀”的旗号,到杭州去卖“东坡香墨”,发了一笔横财,而这也是海南岛的第一块墨宝。
苏东坡还带领大家一起种田,而且还托人从中原地区带来了各种谷种,还把曾在黄州发明的插秧机,又再一次造起来,供大家使用,这便是海南岛第一个插秧机。
后来苏东坡又看到当地人长期饮用河水而经常生病,就带领大家挖了当地的第一口水井,后人为了感念苏东坡,便取名为“东坡井”,现在这口“东坡井”也已成为一处古迹。除此之外,苏东坡又亲自当起了医生,开办了海南的第一家医院。
苏东坡发现当地的文化比较落后,便又自发做起了老师,先卖出自己的腰带,又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筹集了一个茅草学堂,苏东坡根据《汉书。杨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给学堂取名为“载酒堂”,这也是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学堂,也就是东坡书院的前身。
在当时,不光是儋州本地百姓,海南其他地方的许多人也都慕名而来,听苏东坡讲学;后来“载酒堂”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重修和扩建,成为了现在的“东坡书院”。
而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姜唐佐和第一个进士符确都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学生,破了海南无举人进士的记录。
虽然苏东坡在海南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但却使得儋州变成一个众人仰慕的文化中心地;而海南的“第一块墨宝、第一个插秧机、第一口水井、第一家医院、第一座学堂、第一个举人进士”都是因苏东坡而起,都记录着苏东坡和海南当地人民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也许真是应了那句“苏轼不幸海南幸”。
苏轼在海南生活了三年,也对海南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这段时间其文风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是在田园生活劳作中,有了陶渊明似的悠扬自乐的隐逸生活的侠意。有诗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他说自己本是海南人,是寄生在四川的;
另还有诗曰“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说如果现在要有人重新编写海南地志,即海南民谱,千万不要把自己忘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被贬海南岛并不后悔,认为是一生中挺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如果最后不是朝廷召他回京,他大有在海南终老的意思,不过可惜的是终究年事已高,在离开琼州海峡返京途中离世了,但他留下的那些著作却留芳百世,千古流传。
虽然苏轼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却仍然保持了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许正是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让他留下了那么多的著作,给后世留下了难以估价的精神财富。
人的一生浮浮沉沉,有欢乐也有痛苦,有高峰也有低谷,能够正视自己,在顺境时不妄自菲薄,在逆境时不自暴自弃,我想这正是苏轼一生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