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经部 第3-7节
第三节 经今古文学
一.今文十四博士
(一)今文经含义:西汉时传经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以叫今文经。
(二)今文十四博士:
《诗》:有鲁(申培公),齐(辕固生),韩(燕人韩婴)。
《书》:有欧阳(欧阳生),大夏侯(夏侯胜),小夏侯(夏侯建),同出于伏生。
《礼》:有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同出于高堂生。
《易》:有施(施雠),孟(孟喜),梁丘(梁丘贺),京(京房),同出于田何。
《春秋》:有严(严彭祖),颜(颜安乐),同出于董仲舒。
此外,《论语》是兼习的,不立博士,有《鲁论》《齐论》两家
(三)今文经学的特点:
1.《五经》次序,是《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是基本功,《易》讲原则,《春秋》讲实施。
2.讲家法,口授微言大义。
3.特别重视《春秋公羊传》,尊孔子,说《春秋经》是为汉制作,讲政治哲学,要通经致用,其实已混进法家的东西。
4.夹杂谶纬之学,讲灾异,讲天人感应,在《齐诗》《易》《公羊传》里多有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已混合了阴阳家、墨家之说,和方士的一套互相渗透。
5.发展到后来繁琐,如秦近(一作延)君说《尧典》篇目十余万言,“曰若稽古”三万言。
6.少讲训诂,多属哲学史的资料。但因为比较近古,所讲制度等仍有史料价值。
(四)参考书:吕诚之《秦汉史》第十九章第三节“儒家之学”,顾颉刚师《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
二.古文经学
(一)古文经含义:用古文字书写的经。
(二)孔壁得书的来源和真伪:同吕诚之认为壁中得书及孔安国进献之本无其事。但在立为博士的今文经之外,社会上仍发现其他古籍传本,则是事实。《孔壁得书》(收入《吕思勉读史札记》)
(三)古文经学各家:
《易》:费氏(费直)。
《书》:《古文尚书》,比今文多出十六篇(说是孔安国)。(前面不是说比今文尚书多出来二十五篇吗?)
《诗》:《毛诗》(毛公,后来说毛公名享),但顾颉刚师有《论毛诗序之作者》(收入《史林杂识初编》),据《后汉书·卫宏传》有“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之明文,论定所谓《毛诗序》实东汉初卫宏所作
《礼》:《周官》即《周礼》(刘歆),《逸礼》。
《春秋》:《左传》(刘歆),《穀梁传》。
《论语》:《古论》。
《尔雅》。
(一)古文经学的特点:
1.《五经》次序:按所认为的作者的时代先后来排列,为《易》(伏羲画八卦,时代最早),《书》(把首篇《尧典》说是尧时候写的),《诗》(把《商颂》说是殷商时写的),《礼》(说是周公制礼),《春秋》(说是孔子修的)。
2.不讲家法。
3.特别重视《周礼》,尊周公,从事章句训诂,讲名物制度。
4.不讲谶纬
5.比较简单不繁琐。
6.所作训诂很有用,讲制度则不如今文所讲的古。
(五)今、古文何在何时占优势?
1.西汉末年,班固《白虎通义》,主今文。
2.东汉,古文占优势,但今文仍是官学。
三.汉末魏晋经学
(一)兼今古的经学:兼通古文今文而以古文为主的经学。
代表人物:马融、郑玄、王肃。
1.马融:马融的书没有传下来
2.郑玄:《诗毛传郑笺》(郑玄给古文经学的《毛传》作笺,兼用今文齐鲁韩三家诗说)和《周礼注》(古文经学)、《仪礼注》(兼用今文古文)、《礼记注》。
3.王肃:自己具名的著作没有传下来。孔子家学的伪书《孔子家语》和《孔丛子》,都是王肃所伪造。《伪古文尚书》及《伪孔安国传》,清丁晏考证也认为伪造者是王肃。
(二)玄学家注经
1.代表人物和著作:魏王弼的《周易注》和何晏的《论语集解》。
2.特色:简要易于通读,既无今文经学的那种微言大义以及谶纬怪谈,也不拘于古文经学穷究的训诂制度。
(三)其他流传至今的经注:
1.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欲取代东汉时流行的《左传》贾逵注和服虔注)
2.东晋郭璞的《尔雅注》
3.东晋范宁的《春秋穀梁传集解》(混合了《春秋》三传之所说)。
第四节 义疏之学
一.南北朝隋唐经学与义疏之学
(一)义疏=讲疏=疏
1.注的含义:解释经传的叫做注。
2.疏的含义:既解释经传同时也解释注。
(二)南北朝的“南学”、“北学”之分:
1.南学:《周易》则王辅嗣(王弼注),《尚书》则孔安国(伪孔传),《左传》则杜元凯(杜预集解);
2.北学:《左传》则服子慎(服虔注),《尚书》《周易》则郑康成(郑玄注);《诗》则并主于毛公(毛传以及郑玄笺),《礼》则同遵于郑氏(郑玄的《三礼》注)。”
3.北学全部是郑学(郑玄注《左传》未成,与服虔,见《世说新语·文学》,南学则加进了魏晋时的新东西。郑注的《三礼》南北都重视。
(三)隋统一后,只行南学。
(四)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和陆德明《经典释文》
1.孔颖达《五经正义》:唐初孔颖达等官修《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的《五经正义》,就是用南学的注本作疏。其中很多地方还承用了前北隋刘焯、刘炫等人的旧疏,不都由孔颖达等人创作。
2.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给除了《孟子》以外的《周易》《尚书》等十二经,再加上《老子》《庄子》,作了释文,列举这些经典中某些字的读音,某些词语的训诂,某些传本的文字异同。再加上一卷“序录”讲述这些经典的传授,是研究经学以及《老》《庄》的要籍。
(五)唐初纂修《五经正义》和其他新疏后,旧疏失传,仅剩保留在日本,清中叶倒输我国的梁代皇侃《论语义疏》。
二.十三经注疏及其他
(一)演变过程:
1.唐文宗开成二年刻成《开成石经》:刻九经(《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和《论语》《孝经》《尔雅》的正文,附加张参的《五经文字》和唐玄度的《九经字样》。
2.孟蜀广政七年母昭裔立《广政石经》,带注,九经少了《公羊》《谷梁》,北宋时田况补刻。
3.徽宗宣和年间席贡增刻了《孟子》,形成十三经。
(二)《十三经》的疏:孔颖达《五经正义》+唐人宋初人给《孟子》以外其中经传加上了疏+《孟子注疏》: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二十卷,伪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硫。
《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北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北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北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伪宋孙奭疏。
(三)刊刻形式:
1.北宋时“正义”和“疏”不和经注编在一起,而是单独刊刻。
2.南宋后注疏合编。
3.通行的善本:清阮元等据宋元间十行本等校勘、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刊刻附有校勘记的《十三经注疏》,但今天看来仍不尽完美,还有重加校勘的必要。
(四)其他经学要籍:
1.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十七卷,保存了不少王弼以外的《易》的古注;
2.传为伏生的《尚书大传》;
3.清陈寿祺校注本八卷,保存一些《书》的古经义。《韩诗外传》十卷,保存了三家诗中韩诗的一些遗说;
4.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十七卷;
5.何休的《春秋公羊传解诂》,同为保存西汉今文经说的要籍。
(五)《十三经》的版本系统:经注和疏在北宋时是分别刊刻的,到南宋时两浙东路茶盐司和绍兴府才编到一起刊刻,建阳书坊才加进释文;到宋元间才有成套的经注、疏、释文合刻本;到明嘉靖时李元阳在福建刊刻有释文的《十三经注疏》。从此递嬗出万历北监本、汲古阁本以至清乾隆时的殿本,直到嘉庆时阮元才重新搜寻各种旧本校勘重刻。这样就把《十三经》的版本系统作了个初步的清理。
第五节 宋元经学
一.学风的转变
(一)从中唐时开始的摆脱旧注疏在经学上别求理解的新风气。
(二)此风气在北宋时大盛。
宋末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引陆游所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北宋仁宗年号)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按指欧阳修《易童子问》,谓《系辞》《文言》等“易传”非孔子作),毁《周礼》(指欧阳修《居士集·问进土策》、苏轼《东坡续集·策·天子六军之制》、苏辙《栾城后集·历代论·周公》,均谓《周礼》非周公作),疑《孟子》(指李觏《盱江集·常语》、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疑孟》,都非议《孟子》书),讥《书》之《胤征》《顾命》(指苏轼《书传》以《胤征》为羿篡位时事,《顾命》下篇《康王之诰》为失礼),黜《诗》之序(指晁说之《景迂生集·诗序论》否定《毛诗序》所说),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
(三)南宋,朱熹及其后学另行注释《五经》,自己还编注了《四书章句集注》。
二.四书章句集注和宋元人注五经
(一)《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
1.内容:《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
2.编定的次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治学的先后次序排列,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篇幅都小,就把《中庸》移前以便和《大学》合成一册了。
3.撰写了《四书或问》三十九卷,说明注此《四书》的用意,但所注其后又有改定,因此和《或问》颇有抵牾之处。
(二)宋元人注五经
《易传》六卷,北宋程颐撰。《周易本义》十二卷,朱熹撰。元人又合编两书为《周易传义》十卷。
《书集传》六卷,南宋蔡沈撰,经文用《伪古文尚书》五十八篇的本子。
《诗集传》二十卷,朱熹撰。
《礼记集说》(原名《云庄礼记集说》)十六卷,元陈澔撰,不注《大学》《中庸》。
《春秋胡氏传》三十卷,南宋胡安国撰。
1.与科举考试有关:
《元史·选举志》“科目”记元仁宗皇庆二年十一月诏定科举《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以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陈澔《礼记集说》晚出外都已用了宋人的注本。明永乐时官修《四书五经大全》,《五经》就全用上列宋元人注,不再用所谓古注疏。其后《大全》虽未通行,明人及清初人刊刻诵读《五经》就一直用这宋元人注以应付科举考试。到清乾隆时才取消《春秋胡氏传》,改用《春秋左传》和杜预注
2. 优点:通顺易懂。
3. 缺点:这些注包括朱熹的都多少夹进宋人理学的话头,免不了失去点先秦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