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不快乐?不,是我们忽视了快乐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们所拥有的并不多,但是却十分容易感到快乐。成年后的我们,即使拥有的比小时候要多的多,却越来越难体会到快乐。于是,几乎每一个成年人的内心,都渴望着回到童年,去找寻丢失已久的快乐。

为什么越长大,反而越不快乐呢?

一、我们也许误会了快乐的本质

快乐是什么呢?快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童年时的我们最懂这种感受,一块棒棒糖、一粒玻璃弹珠、一次向往已久的春游,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快乐的源泉。而成年后的我们,快乐被各种外在条件所定义,房子、车子、事业、子女教育,不论是基于世俗标准的要求,还是自我的定义,似乎功成名就、家庭圆满之后我们就会快乐,于是快乐成为了一个目标。我们拼劲全力,在努力地追求快乐这个目标,却忘记了快乐的本质只是当下的一种内心感受,而非遥挂前方的目标。

也许我们也会在平素的一日三餐之中,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内心是高兴的、喜悦的。可是我们往往会否定它们就是快乐本身,因为在快乐的目标面前,我们对快乐有一个臆想:当我达到要求之后,我就会天天快乐,分秒开心。仿佛人生的旅途中有一条隐形的分隔线,分割线是自己或世俗所定义的快乐的标准,没达到之前就没有快乐,跨过这条线之后,就是无尽的快乐。

事实上呢?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之后,那种兴奋、喜悦的感受并不能维持多久,转而又陷入了之前的状态,于是我们就又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梁实秋先生曾在《快乐》一文中说到,在世人眼里,天下最快乐的事大概就是做皇帝了。你看,要什么有什么,想怎样就怎样,九五之尊呀!但是如果你去问古今中外的皇帝,他们快乐吗?得到的答案恐怕是相当复杂的。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曾说过,自己统治全国约50年,但一生中纯粹的真正幸福快乐的日子,仅仅也就14天。功成名就的极致非帝王莫属吧?可帝王尚且觉得快乐稀有,咱们芸芸众生追求的功成名就的快乐,又怎敢保证会比做皇帝的还要持久呢?

看吧,就是这种对快乐的设想扭曲了我们的实际感受。常言道,境由心生,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同时,快乐只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成年人的快乐不是越来越少,只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忽视那些快乐的瞬间,却行进在苦苦追求快乐的路途中,把自己累得身心俱疲。

二、无法专注带来的焦虑

学僧有源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最近怎么用功?”大珠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平常人不也吃饭睡觉?这也叫修行?”大珠禅师说:“平常人吃饭时千般计较,不肯吃饭;睡觉时百般思索,不肯睡觉。”悟道的禅师和凡人一样要吃饭睡觉,只是他“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这就是禅。

现在人最普遍的一个毛病是什么呢?就是焦虑。焦虑的本质是对失控的恐惧,而恐惧的这些可能会失控的事情,几乎都是未来的未发生的事,也就是说我们人常常焦虑是因为无时不刻在担忧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吃饭的时候想冰箱里的菜快吃完了,家里的米要买了;看书的时候想孩子最近的成绩有所下降,该怎么帮他提升一下呢;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了,一半的心还在办公室里。上一秒酒酣畅快,下一秒就在发愁明日的工作。在这样的焦虑中,快乐即使有那么一些时候来了,也很快就被我们自己赶跑了。

而小孩子则无意识地就具备了佛所说的“活在当下”的智慧。记得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小猫钓鱼的故事,讲给家中四岁的孩子听,讲完之后问他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小家伙说玩的时候好好玩,钓鱼的时候好好钓。是啊,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少有过去的概念,因为对于他们的生命来说,过去太短,并不会有太多的记忆;而因为心智所限,也不会对未来进行太多的思考,因此也不会迷茫焦虑。孩子们绝大部分时候,就真的做到了活在当下。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水、高兴就笑、伤心就哭,困了就睡,醒了就玩。对他们来说,一切的注意力都在当下,所以小孩子往往能在这种专注中体会到最原始的快乐。

仓央嘉措曾说,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专注在当下,才能和自己的感受贴近,而快乐这种内心的感受,才会在心无挂碍时涌动上来。

三、如何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内心的主观感受,这就决定了外在条件的提升对快乐的影响是有限的。在一定范围内,外在物质条件的富足的确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但是一旦达到一个点之后,这种影响就不存在了。如果说物质富足与快乐成正比的话,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有钱人的烦恼”了吧!再说,绝大多数人要达到这些物质欲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难道就不配拥有快乐了吗?自然,答案也是否定的。我们鼓励积极进取,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质条件,但同时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这并不是矛盾的。

1、专注在日常的每一件小事中

有段时间网络上盛传“做家务能治愈焦虑”,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亚当·汉利做了一组研究,51名被试被分成两组。一组以平常的方式来洗碗——基本上是让他们的思维在日常的焦虑中游荡。而另一组被鼓励专注于洗碗的感受上。结果专注的一组表现出了紧张情绪中27%的降低水平,并增加了25%的心理动力。而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中的被试只是洗了6分钟的碗而已。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当人们把全部注意力放到当下所做的事情上时,就可以降低焦虑,增加心理动力。我们平常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上,其实就是佛说的“活在当下”的境界了。

近些年为什么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去乡下小住一段时间,也是基于这个需求。在城市里,一切都太过便捷,便捷到只需我们动一动手指,刷一刷手机,吃穿住行都搞定了。而乡村慢生活的体验,则是事事亲力亲为,我们可以完整参与一整个过程,在这样专注的过程中,体会到平时没能体会到的快乐。

当然我们也无需找一个僻静的乡间之所,只要内心真的静下来,公寓楼房还是农家小院又有什么所谓呢?可以从做家务开始,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里,焦虑走了,快乐才能住进来。

2、真实地去与外在世界互动

讲到修行,现在很多人喜欢跑到深山老林的寺庙里,以为那才是修行。其实真正的修行永远都是在人世之中,在和外在世界、周遭的人,每一次真实的互动中,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真诚地反馈。诗人波特莱尔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内在的经验,是在生活之内的行走,不是和现实保持距离,而是近看事物且邀入我们的生活”。一个人的人格成长也只能在不断的人际互动中发生。

学会去感受,去看见真相,而不是让自己活在幻相中。电影《囧妈》里的主角伊万和他的母亲曾经都是在幻相中生活了多年的人,他们看到的人、看到的世界是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愿望建构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会有各种矛盾,关系也是岌岌可危。而当他们愿意去看见真实,用真实与这个世界相遇的时候,原先的困扰就已经消失了一大半了。

3、时不时做一些意义的事

我们去看孩子做的事玩的游戏,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很无聊,内心有一个声音就是:这有什么意思呢?这有什么用呢?当我们越来越长大,我们已经无法理解那些“无用”的事,因为我们都在功利地追求着有用、有意义、有效率。

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不过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有效率才是有用。但是人生真的如此吗?多问几次,其实就未必了。我们的人生,并不需要一直那么有效率。偶尔,想发呆就发一会儿呆,想看肥皂剧就看一会儿,想玩游戏就玩一会儿,当你去满足内心这些偶尔闪出的渴望时,你会发现内心变得柔软了,快乐进驻了。

4、痛苦之后,快乐更甚

叔本华的哲学是:苦痛乃积极的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乃消极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谓,没有苦痛便是幸福。再进一步看,没有苦痛在先,便没有幸福在后。

人是很容易在生活的惯性中忽视快乐的,而在苦痛之中,两相对比之下,会觉得平素的那些都是真正快乐。大病之时在医院病床上动弹不得,出院之时,看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市井之象,尤觉可爱!只是这些东西平时没有吗?当然不是的,只是我们平常把它们忽略了。

这次疫情,隔离在家,多少人想念那种下楼散步的自由,之前看到一个新闻,男子解除隔离后高兴地手舞足蹈,兴奋地要下楼跑几圈。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在痛苦之后,也成了无上的快乐。

打乱我们日常生活的危机,让我们拥有了新的视角,去看我们曾经认为是无比平常的小事。把我们的关注点重新拉回到这些我们拥有的事物上来时,我们就对它们有了新的认识,由此更深刻地感知到了快乐所在。

然而要为了快乐,强行地给自己制造一些痛苦吗?自然也不是的。我们可以用文字、照片或者其他方式,把一些让自己感觉快乐的瞬间记录下来。这样就算当大脑把它们遗忘,我们看到这些文字、照片的时候,也依然能回忆起当时的心情,激活大脑中相应的神经回路,由此体验到珍贵的快乐。而且这种记录,会让我们有一种丰盈的感觉,是啊,我们拥有的很多很多。

梁实秋先生说:“幸遇三杯美酒,况逢一朵花新?”我们应当快乐。快乐是一种内心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长大越不快乐?不,是我们忽视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