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老婆和老妈掉下水?

问题:如果你老婆和老妈同时掉下水了,请问你会先救哪一个?

(注:老婆老妈都不会游泳,只能求其一。)

各位看官请作答吧,切勿抖机灵,凭第一感觉回答即可。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从伦理的角度,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个好的问题,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很多。

1、救老婆

如果你的答案是救老婆,那么,恭喜你答“对”了。根据鲍恩式三角关系理论,夫妻的关系是系统的内核。若出现婆媳冲突,丈夫应该与妻子同一阵线,才能使系统动力恢复平衡。否则,丈夫与母亲站在一起的话,妻子只能转而寻求子女的支持,这时“家族遗传”就发生了,孩子更容易变成父亲,极端例子是“妈宝男”。

鲍恩式三角关系


2、救老妈

这个选择会复杂一点,得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第一,情感层面。

如果选择的动机是爱母亲多于爱妻子的话,也就是与母亲的联结比与妻子的更深,那么,这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回答。从中可以窥见一斑——个人与母亲的联结并未从具体形而下的关系,升华成内在世界的心理象征。因为这个象征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在向外探索的过程中能够走多远,即与原生家庭之外的人事物发生联接、建立关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业表现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给予孩子的心理支持不足。青少年会沉迷网络游戏,也说明其与学校发生联系时有所阻碍,而回家却没能寻求到相应的支持,因而只能转向游戏世界。因此,网络游戏在这里起到青少年心理保住伞的功能。

在这里,救老妈则说明了,个体内在妈妈的象征不够强大,还不足以使其在现实层面切断与母亲的联结,换句话说,自我会在现实层面太过依赖母亲,没有足够的自由度向外探索。就如心理学家安斯沃斯的研究所发现的,安全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后,还可以自在的玩耍,而焦虑型和回避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的瞬间,情感就崩溃了。安全型的孩子可以在内心建立好妈妈的心理表征,焦虑型和回避型的孩子则需要在现实层面不断地确认一个事情——母亲是不会抛弃自己的。

第二,伦理道德层面。

所谓“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这个立场看,那么,毫不犹豫的应该选择救妈妈了。如果说在情感分析的救妻救母是自我层面的冲突的话,伦理道德层面指向的是社会群体意识。前者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色彩的自我选择,后者则注重在集体文化背景下的传统道德观念。在以往乡土中国是不会存在这样的矛盾冲突的,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潮的侵袭,问题会不可避免的被提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会难倒一大片人的原因——在群体的冲突中,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大多数人都在往大都市里挤,这样的冲突会不断地发生。

分析到这里,可能被各位看官发现了,这个问题真的是不好回答,但还是不影响透过这个问题来理清自己与妻子、子女、父母,甚至是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找到自我的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测试:老婆和老妈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