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整理书房,无意间翻找出了刚工作那会儿第一家公司发的工资条。我仔细瞅了瞅上面的时间,发现竟然已经是十年前。
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刚毕业找工作时候的情景。以及当年第一次面试的经历。
1
大四的寒假,我在福州去了一场招聘会。稀里糊涂的投了一家厦门的软件公司。十天后我和同学在家里打游戏,突然接到这家公司打来的面试邀约,霎时间脑中一片空白。放下电话后,兴奋不已的我就开始着手准备去厦门面试的事情。
由于面对应聘这件事实在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而且用人单位是一家颇有名气的日企,要求着正装面试,我还记得当时对待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堪比高考。由于我接到电话邀约的面试时间就在两天后,一身正装的行头压根就没有现成的,只能临时打电话四处筹借。最后的那件白衬衫,还是去厦门借了我姐夫的一件没拆封的新衬衫,弄得自己老大不好意思。
对于厦门我并不陌生。整个大学四年,有事没事就往厦门跑。又因为亲戚朋友也有不少在厦门,况且家乡福州离厦门的确也不算太远,因此当时心里是隐隐有想要以后在这里扎根的念头。只是从未想到第一次机会来的这样突然。
2
面试的过程近乎海选。我清楚的记得第一关是几十个应届毕业生西装革履,黑压压的坐在一间大会议室里。许多人身上的衣服明显的不合身,想来也是和我一样匆忙凑齐的行头。一个小时的笔试,题目全是逻辑推断和心理测验。交卷后的二十分钟,考官就出来念出紧急人员的名单。我清楚的记得,五十个人里,只剩下了四个人,分成了两个小组,立马就进入了下一轮的面试:群面。
现在想来,三个面试官一次性面试四个人的事,的确从那一次以后再没遇见了。一来日企的面试风格,一板一眼的走流程,面对校招,这的确也是他们设计的流程之一;二来校招和社招性质的不同,社招的面试,通常是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如果群面,势必有失尊重。受聘者内心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的独白:老子不要面子的吗。
群面分为上下两场,在当天下午和次日上午进行。由于内容有些冗长,我只大致记得一些了。由于招收的职位是软件工程师,因此其中的一个环节是几个应聘者模拟参与一个为厦大图书馆设计系统的项目,让大家各抒己见。现在想来,大学时候不学无术的我,加上彼时毫无阅历经验,一通瞎扯之下,几乎没有一点答在点上。
但我自我感觉颇为良好。因为对比起其他的竞争者,我自诩表达能力尚可,加上前一日的面试,从面试官的面上读到不少认可。虽然今天换了面试官,他的脸上阴晴难觅,始终挂着一副“悲天悯人”的微笑,但那时,我仍然留有不少自信。
后进来的面试官似乎是人事部的负责人(日企似乎应该叫课长?),姓赵。他手上拿着一张报纸,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拉了张凳子头也不抬的坐了下来。接着,我们重复着前一日讲过的自我介绍,我却瞥见那位赵课长从怀里掏出黄色的荧光笔在报纸上做起了笔记,似乎会议室里的一切和他毫无干系。
一早上的面试和用脑让大家都显得很疲惫,而在我之后的应聘人员表现出了除疲惫以外的慌乱。那位赵课长却始终低头看报,直到大家的作答完毕,他才悠悠抬起了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问了一个不长不短的问题:大意是身为跨国公司的员工出差在外,面对当地的文化冲突和误解时,如何维护公司的形象。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出于什么心情,大约是心中有些不满对方刚才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我突然杠了一句:出国在外,不论是代表什么公司,首先自己是个中国人。不论是怎样的冲突,都必须基于最基本的尊重和了解。不做足功课就上阵是不行的。
话刚说完,就觉得自己刚才的说法似乎有些欠妥,却也说不清哪里讲错。
赵课长在听完所有人的回答后,似笑非笑的讲了一大段话。很多内容我已经忘却了,只有一句,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毕业后的十年,会回过头来看今天的一切。有的人会过的更好,有的人过的更差。因为再过二十年,回头看(距离现在的)十年后,好的人和差的人的角色又会相互转化。不要太执着于当下,因为那都不是终点。
讲完这些他就出去了。留下等不到面试结果的我们。不一会儿,HR 过来通知,说我们还有一道面试,是回去看一本书,叫《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然后给公司的邮箱寄写过的读后感。
我有些错愕,但,这就是当时的面试结果。
3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那本书并不厚,我回去立马上网买回来之后,囫囵吞枣的读了一通,就匆匆开始写起了读后感。
说实话,初出茅庐的我,根本不大可能体悟到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诚如那些铺天盖地的工作方法论和时间管理书,往往都是人们在工作了几年后再回头总结,才能明白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好比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并不是这番话起了作用,而是因为你读了十年书,有了这段经历,在听到他人的一番话之后,才醍醐灌顶。
我想应聘人的心态大抵相同吧,大家都急于想要拿到这份工作,并憧憬着这份工作能够提供给自己的培训机会,优渥的办公环境和报酬,良好的社会认同和一个体面的身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尽可能满足聘方提出的种种要求。所以我几乎是在第三天就写完了读后感,发送电子邮件后,如坐针毡的开始了下一轮的等待。
4
等待结果总是无比的漫长,这种感觉何时何地都一样。我在厦门的表姐家住了七天。那年的元宵节,厦门满天大雾,水汽似乎总也散不开。我站在表姐家二十几楼的阳台上,看着对面被白雾笼罩着的员当湖,像极了自己渺茫的前途。夜晚白鹭洲元宵灯会的亮光也在雾气里一片氤氲,以往的美景在我心里确是一片死寂。
如你所见,现在看来无非是一次应聘失败的经历,在那时候我却给自己加了这么多的内心戏。
一个多月后,我已经在文首提到的给我发工资条的那家里实习工作了。中间我厚着脸皮打了好几次电话到那家日企的人事部,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回答:继续等待。强大的期望和遥遥无期的等待令我倍感疲懒,以至于一个半月后我再次接到他们的面试邀约事,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锐气。
似乎是例行公事一般,我又踏上了南下厦门的大巴。那时候福厦之间的动车尚未开通,四五个小时的漫长车程,让我在路上,似乎就已经没了心气。
终面倒是挺开诚布公,明确告诉我们这一轮的机会是留给前几波面试中比较满意的待定者们的。终面之前,还是让我们写了一篇某某方面的命题作文(内容我已不大记得)。这一次的流程也简化了许多,大致还是让我们做一次自我介绍,并描绘一次自己这一年以来经历过的学业或实习。
我只记得自己那天的口头表达堪称灾难,塞满浆糊的脑子里想不出什么临机应变的连珠妙语。面试尚未结束,我心中便已经知晓了答案。
这一次我在当天傍晚就坐上了回福州的巴士,并在车上接到了对方明确告知终面失败的结果。
5
十年后的现在回想起这次面试,的确令人难忘。那位赵课长嘴里说的第一个十年业已来到,当初学电子出身的我想要应聘一个跨专业的软件工程师没有成功,十年后的我的的确确还是成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回到了“原点” —— 虽然这中间经过了不少波折。
职场的波浪起起伏伏,经历了这些年之后,回想起当初的数轮面试,倒是能够明白他们究竟为什么有那么细致和繁琐的面试步骤了。
多轮的面试,是考验人在相对高压状态下体现出的应激性和抗压能力;群面考验的是协作和统筹能力;读后感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商务写作、归纳总结和职场礼仪能力;书面的命题作文,则是想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笔迹和卷面判断一个人的性格。
或许你会和我当年一样对此表示不解:招聘一个软件工程师,为什么不着重考虑他的编码和设计能力,而着重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其他职业素养?我想,对于日企而言,企业文化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他们非常看重的,而对于校招的学生,他们本就不指望招聘一个来之能用的即战力,所以才有这么多道关卡,能够充分的评价一个人。
事实上,尤其是这两年,除了提升自己专业的业务能力外,我越发觉得这些职业素养在一个团队,乃至公司中到底有多重要。
6
直到现在,我还会时不时的回味当年那位赵课长的话,也会时不时的想着,当年抗压能力强些,能把问题想的透彻些,又或许,懂得向有过面试经验的同龄人请教,结果会大不相同。
任何时候,早经历和懂得借力,都是一件好事。
一点小小的分享,错谬浅陋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