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5读书笔记:《儿童的人格教育》1

[奥]阿尔费雷德·阿德勒  著  翻译:彭正梅,彭莉莉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前沿:彭正梅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年春于两会召开之际)

自卑而超越——阿德勒的教育思想

历史上率先对“自卑而超越”心理进行系统探索和论述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一个中学物理老师曾经说过,他的教育感悟有矛盾才有进步,只有把学生置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他才能进步,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卑,他才能追求超越,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即只有感到自卑才能发展。

一、人性的理解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教育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就是要吸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以之为基础,否则就是空谈。教育学的构建是以人性论为基础。

弗洛伊德革命性的指出人本质上是非理性的,欲望的,特别是性,是人行为的根本动力。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自我,超我和本我,其中本我的欲望最为根本。

阿德勒认为个体成长受童年特别是人生前四五年的影响,人格是社会决定的,而非性决定的,人格的中心是意识而不是潜意识,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自卑感而不是性。个体生存无可逃避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与职业的关系,与异性的关系,这都表明人是一个社会的存在。

阿德勒的人性观包括6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1911年出版的,瓦英格的《虚构的哲学》中认为:虚构的现实要比客观的现实对我们现实的生活影响更大。

阿德勒在1912年发表的《神经质人格》中指出,我们所有在儿童时期都无意识的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即虚构目的论。这个虚构的目的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性,超越,完美,既称为追求优越感。

有些教育学专家把追求完美的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目的即所谓“至于至善”。阿德勒认为,这种“至于至善”的优越感追求,不仅不能脱离社会,而且还是以社会为取向,为标准,否则就是病态,就是人格适应障碍。

尼采将生命意志构建为一种追求强大超越的权力意志,他声称要重估一切价值,把追求权力意志的超人的道德视为主人道德,相反则称之为奴隶道德,在他看来,没有超人,庸众不过是无意义的零。这样的观点强调人的社会性的,这是阿德勒不能接受的,他认为人类的未来在于走一条合作之道,应该把对优越性的追求限制在对社会有益的基础上,所谓优越性的衡量标准是对社会有用的,所以,阿德勒又提出了个体发展的社会情感和社会兴趣的观点。教育者必须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上的疾病和错乱。

如何区分有益与无益的优越感追求?就是培养孩子高贵、高尚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利益,强调孩子认识与社会一致的意义。

所谓社会情感是与人的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与社会密切相关。

个体在追求优越感和社会承认时,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和风格,阿德勒提出了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一是支配——统治型,这种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过于强烈,甚至不惜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想通过控制别人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二是索取性,这种人相对被动很少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总是依赖别人照顾,对自己缺乏信心,总希望周围的人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三是回避型,这种人缺乏解决问题或危机的必要信心,不敢面对生活的问题,企图通过回避困难,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常常沉浸于幻想的世界中,并在其中感到虚幻的优越;四是对社会有益型,这种人能积极面对生活,与人合作,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出民族风气浓厚的家庭中。以上四种生活风格中,前三种都是不良和错误的,只有第四种是健康和值得推崇的。

阿德勒还提出过创造性的自我的概念,他指出:人是有自主性的,能按照自己憧憬或虚构的目标,有选择地看待生活中的这些经验,而这种选择性便是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它决定着每个人的发展。

二、心理分析和教育主张

弗洛伊德·阿德勒被称为现代精神治疗之父。他注重人格的整体性,注重优越感的目标追求,注重价值,存在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正确的看待,虽然性的内驱力和性的行为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更多的是人类非性欲的人生观的结果,而不是这种人生观的原因。他认为各种儿童问题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是由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是由于个人专注于夸大了个人优越感,并缺乏足够的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自己的生活目标又遭遇困难,而难以达到心理失去平衡,会不正常产生问题,因而需要治疗。所以,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兴趣,改变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从而使重新树立生活目标,追求社会有益的优越感,是帮助病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怎样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呢?阿德勒总结了三个途径,第一看他的出生顺序,例如长子往往是权力欲望的幻想者老二往往是竞争者超越者,小儿子往往是特立独行者或失败者,而独自往往是权力的追求者,2第二,对早期的回忆,因为从早期回忆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目标,第三对梦的解释。因为梦主要体现个人对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态度,因而梦中蕴含着人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形成,对孩子生活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民族和鼓励,认为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的爱,尊重和平等感,鼓励孩子纠正错误和发展能力,指导孩子在奉献中发现意义,给予孩子合理的成长挑战,允许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赋予合作精神,这样的孩子,不会害怕尝试失败,会以安全和友善的眼光看世界。二是过分溺爱,给予孩子各种礼物特权服务,从不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孩子消极被动,无聊,冷漠,失去了自动性和创新尝试,把成人视为快乐和舒适的供给者。三是过分顺从,一味顺从孩子的要求,脾气和一时冲动对待孩子像对待老板,父母更像仆人和奴隶,不敢对孩子说不,孩子会坚持自己的要求,不被满足时就会发脾气,专横跋扈,像个小皇帝,忽视他人的权利,缺乏界限感,孩子较为主动,富有攻击性,并且要求较高。四是完美主义者,对孩子成绩永远不满意,色高标准,孩子不断的想做更好,做过分的追求和努力,专注于取得成就,从来却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使孩子没有价值感,有可能放弃,或者身体疾病如溃疡。五是忽视,父母总是不在家很忙,或者是酗酒离婚等对孩子情感上的忽视,这样的孩子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爱被关爱的感觉,将死去的父母视为理想化的神圣形象。六是拒斥,拒绝认可孩子,把孩子当做累赘和负担,孩子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感到深深的伤害和痛苦,充满敌意,焦虑自我,贬损自我隔离。7是过于强迫不断的指导和监督孩子无穷无尽的指示和不断的提醒过于严苛,倾向于训练,而不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最终会顺从别人的指示,窝囊的性格,要么就主动反对,公然挑战,与父母言语对抗,消极抵抗磨蹭做白日梦,健忘阳奉阴违。8是刺激孩子的性意识,把孩子当做小的异性看待,喜欢跟孩子一起洗澡,一起睡觉,甚至骚扰引诱孩子,有罪恶感,感到困惑,迷茫,富有敌意,顺从,依赖性强。9是惩罚,父母过于完美主义者的教养风格,把体罚视为纪律和训练,把自己个人第一和攻击性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有罪恶感认为自己是坏人,怨恨父母,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甚至报复父母,感到无助和受到不公平待遇有报复的念头。十是对健康过于关注,家庭中笼罩着一种焦虑和担心的氛围,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和同情,总是担心健康,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功能上,夸大自己的病状,借以逃避正常的任务,例如:上学和写作业、做家务等。十一是要求孩子承担过多的家庭责任。因为经济原因或者父母生病,父母要求孩子做过多的家务,或者承担其他的责任,照顾弟弟妹妹的孩子会心生怨恨,会错过正常和无忧无虑的童年。

阿德勒指出儿童教育应该注意的以下几方面,一是发展积极的自我观,教育者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给予他自由和机会,不要过多的批评造成怯懦和不自信,还有滋生他的依赖心理,教育者应该树立榜样,鼓励他自我要求,自我创造,鼓励他认可自己的性别和异性,不要排斥异性。二是发展积极的困难观,鼓励他努力克服障碍,勇敢挑战,塑造勇敢和自信,不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提出过低的要求,允许他并支持他尝试,不把他视为操纵的木偶,倡导和展示兼任恒心,做事追求完美,不要显示出没有耐心或做事拖拉。三是发展积极的他人观,鼓励他培养一种人类的关爱感,不要向孩子灌输偏见和冷漠,鼓励他与别人合作共享的愿望,不要挑起恶性竞争,教会孩子理解和体察他人,不培养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不培养贪念,展示和鼓励帮助他人乐于奉献,在孩子的心中洒下一个奉献的种子,而不是成为一个索取型的人。四是发展积极的异性观。让孩子深刻的认识异性,全面的了解,并与异性有亲近感,不要制造无知的距离,要培养信任和友善。因为人格是一个统一性的,关键是在于分析和认识他的生活风格,然后才能加以矫正,孩子的成长中所犯的错误和需需要纠正的,都是家庭教育中失误的关键场所。

书中两个附录描述了阿德勒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案例,他的治疗步骤和程序是一是关系建立给予被治疗者热情同情和认可,与他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收集信息收集相关的信息探索,他早期的印象和记忆;三是澄清,用苏格拉底式的谈话来澄清他模糊混乱的思想,评估他的行为和观念的结果;四是鼓励帮助他转移目标,转移生活方向使他远离旧生活的风格;五是解释认可解释他的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目标,确定什么应该避免对于出生次序回忆梦境和白日梦作出综合解释;六是认知在被治疗者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全认识到自己的生活风格,了解认可什么需要改变,个体尽管认识到自己的风格,但感到改变情感动力不足;七是情感突破,如果需要促进其情感突破,新生提供正确或错误的发展经验,创造性地进行角色扮演想象和叙事。八是从不同方面加以改变,把洞见转为新的态度,突破旧的模式,鼓励他做新的尝试规划,具体的步骤使他渴望创造性情感。九是强化鼓励所有朝向新的方向的行为,确定积极的结果和感受,正面评价所取得的进步和勇气;十是社会情感,运用它更好的自我观来促进更多的合作,拓展平等合作和对他人的同情心,全面的信任他。十一是目标重建,挑战他以前的自我和旧的虚构目标,消解旧的生活风格,发展新的方向;十二是鼓励他热爱奋斗,喜欢不熟悉的东西,开启他新的心理事业,鼓励他按照新的生活观价值观来生活,强调他与世界关联的感觉与别人分享的渴望,促进一条通向持续发展的路径。

以上的1,2条是为治疗的准备阶段和支持阶段,3,4条是鼓励阶段,5,6条是动建阶段,7,8,9条是改变阶段,10 ,11 ,12条是挑战阶段,阿德勒的观点在治疗对话以后,还应该进行一种原治疗剂对价值观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使命进行哲学的讨论和考察,以帮助他建立更为清晰和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三、文如其人

阿德勒用自己的生活故事,分析了什么叫做自卑情结,他认为身体缺陷或其他引起的自卑,一方面可能毁掉一个人,使人自暴自弃或者精神病,但另一方面它也能激发人的雄心,催人奋发图强,以补偿生理上的缺陷,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阿德勒认为导致两个人关系破裂的原因是攻击性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社会兴趣,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人追求社会认可和承认而发动和促进的。1912年,他在《神经质人格》书中强调自卑感作为驱动力的重要性。1912年至1914年,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开始全国做关于生活风格和精神病人格的报告,1917年,阿德勒首次提出了出生次序的观点,并用出生次序来分析患者心理,1920年发表了《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了国际的声誉。阿德勒的一生是不断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一生。

四、结语

阿德勒的“自卑而超越”是我们文化和国民的一种心理现象,于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儒家知识分子人生路线结合起来,构筑了中国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的光辉大气的民族心理,人生的意义是痛苦,是奋斗,而不是因循苟且,做境遇的奴隶。

本书目录一共有14章和两个附录。

个人感悟:通过阅读前沿,我大致了解了本书“自卑而超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理念,相信通过阅读完这本书,我将对儿童的心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期待!挑战自我,本书需要几天读完呢?期待!值得阅读的一本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705读书笔记:《儿童的人格教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