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停留在塞班的最后一晚,我们环球旅行储蓄团的成员们齐聚在塞班旅馆的301房间进行了回国前的茶话会。
每位在场的小伙伴们轮流都描述了一下此行的感受。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吴老师、Yaly和阳光三位小伙伴的心路历程。
吴老师说了三点。
首先,在我们成功租车去环岛游兜风后,因为他不是很清楚塞班岛停车倒车的规则,导致被后方的车主骂了一下,被骂完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吴老师说她婆婆、妈妈都是住香港的,其实对他来说,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咱们中国的差异,他从小耳濡目染,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但是没想到这次还是受到不小的震撼。
在美国,普通人可以看你不遵守规则就立马教育你,他们的公民意识很强,除了自己严格遵守规则,也会负起监督他人的责任,这点和咱们中国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社会特点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还有,在我们租车出去环岛兜风的时候,旁边一部车主外国人探头出来把吴老师骂了一通,吴老师自己觉得是规规矩矩地行车,并无违规,所以还是觉得被骂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吴老师说为什么美国看起来很底层的公民都很有对自己社会的参与感、认同感,除了自己要不违规,也时刻监督别人不违规,甚至在别人违规的时候,非常不爽地斥责、教育他人,这样的社会一份子的自尊感、社会认同感,是怎么普及、内化到每个公民的衣食住行这样的日常行为规范的?
以上是值得咱们深思的,社会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份?每个人即使自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是不是还应该时刻也去监督别人,在他人有不良行为的时候,是不是不管他人是达官显贵、特权人士还是底层民众,我们都应该在规则面前一视同仁、公事公办(中国人最喜欢说的照章办事)?
吴老师还提到一点,在蓝洞深潜,他刚下到五米以下的时候,耳膜收到水压影响,很痛,心跳加速砰砰直跳,他想待在原地不动,回忆教练教的办法缓解,但是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心跳声和耳朵的同感,更惨的,还被教练硬拉下更深水域,结果紧张感更激烈,令他差点要大拇指往上逃离那种恐慌感了,幸亏吴老师最后还是及时地适应了水下的状况,达到了世界都安静了,他也平静下来,不再恐惧,而是很平和地继续跟着潜水教练往更深处探索。
吴老师说从极度恐惧、慌张到世界都安静下来了,这种两级体验真的很深刻,且让自己内心有种充实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吴老师说他是个爱面子的人,深潜才刚开始就逃离,不是他一贯的作风,听了这些,我相信吴老师是能够理解我当时和他一起深潜最后却遗憾上去的心理历程的,我当时也是水下出现了氧气瓶咬合器脱离嘴巴的意外,导致心理恐惧,无法战胜心魔,最后抱憾逃离了。
其实我已经在台湾深潜过一次,上次也是中途逃离,但是这次还是想再深潜,神秘莫测的海洋世界就是蓝色鸦片,当你见识过海底的美,你不可能再把它忘记,所以即使就如我们这次的地导Frank说:宁与山争,不与海斗,一样要对大海抱有敬畏之心。我依然难忘那海底看到的一幕幕,着魔了一样地想再次探秘。
吴老师还提到一点,关于简单哥半夜三点半听到鸡啼,以为很快就要天亮,把大家都提前叫醒出发去等日出的事,简单哥直到茶话会讨论的时候依然认为,鸡啼天亮这是几千年来的自然规律,所以自然深信不疑,却没想到足足等了快三个小时才等到了日出,小伙伴都困得在车上闭目养神。
这件事情,其实涉及到一个心理厌恶的心理学问题,就是我们情愿多等几个小时,也不愿意因为晚起半小时就错过了日出,简单哥说,我们应该去等日出,而不是去追日出,谁也不想一大早起来过去一看竹篮打水一场空回来,这样一场小小的遗憾,可能导致后来都心情不佳,无法投入愉快旅行的状态。
再来听听Yaly的感受。Yaly说她浮潜的时候非常地放松,因为她是个理性的人,她非常相信教练是不可能让她出意外死掉的,所以她浮潜跳下去的时候,不慌不忙,认真地品味当下,此时此刻自己的感受,所以她浮潜很自在,完全不在话下,她说她属于那种明确知道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一点也不会焦虑或者恐惧,但不是在自己控制的范畴内,她也会抑制不住地焦虑不安。
比如简单哥大悍马载着我们几个女士去环岛游的时候,为了凹造型即拍到车又拍到无敌大海,简单哥尽可能地把车开接近海边的位置,而当时我们往海边悬崖开去时候,Yaly忍不住担心车会冲进大海里去,她脱口而出:刚刚真的很惊险刺激,掌舵司机简单哥还补了一刀:这要是冲出去了,一车人都完蛋了。我也后知后觉地被惊出一身冷汗了。
逻辑思维强,冷静客观理性的理工女Yaly是我羡慕的对象,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从自身抽离而出,就要灵魂出窍一样出离肉身地观察自己、感受已经,如果能把自己抽离出来当个旁观者一样地分析、感知自己,一定能有更加独特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还有咱们一路向唐僧取经一样,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畅游塞班的阳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津津说阳光的经历很不一般。
阳光说她曾经是个伞兵,从小循规蹈矩地一路认真读书长大,然后顺理成章地工作,最后定居在住在陕北的小县城。为了参加这次理财营环球旅行储蓄团的塞班岛之旅,她可谓是殚精竭虑、做足功课。
首先是交通问题,她从居住地到省会城市坐飞机之前,必须通过每日只有两趟的大巴抵达省城机场,从老家机场飞到广州白云机场,和我们大部分集合后再一起从广州飞到塞班。除了这些地理上的困难,年底了,工作很忙,和领导请假,被批评,还被告知要扣两倍工资,除了这些,家里也有压力,她自己更是从满心期待到焦虑到半夜三点都失眠睡不着,等到以上这些都克服了,终于开始出行了,老天爷也仿佛在调戏她,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幸亏航班下雪半小时后终于如期起飞。
阳光说从确定旅行的欣喜、期待、纠结、焦灼到遇到天气原因的释怀,她说不想什么,什么就偏偏出现了,大雪纷飞,她想:反正我再怎么处心积虑地计划、实行,最后还是没办法和老天爷作对,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了。
没想到,最后却居然也一路从老家到美国塞班再到游玩三天然后准备回家,从一开始艰难险阻、冲冲障碍,到最后天随人愿,如愿以偿地执行了计划,实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出国梦。我被深深打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上帝一定听到了她的声音,她是如此虔诚地准备着实现自己的出国梦。
现场的小伙伴猫铃铛有句话概括得很精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真是如此,凡事你想做的,必定能够排除万难,如愿以偿。
喜欢这样的茶话会,其实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输出,是有及时反馈的,就像天赋魔法师艺馨老师说的,很多人经常会陷入自我视角或者单一视角去看自己,结果往往看不清楚也不全面,如果茶话会这样地内观自己,察觉自己,通过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被旁人听见,倾听者的再给与反馈、回应,这样的外部视角再加上彼此之间充分地交流、验证,相信我们应该能看到自己更加完整、复杂、综合的面目。
最后借用此行另外一位小伙伴Diana的一句话:一路行走,一路遇见,所有的向外探索都是向内靠近。
愿我们都能更懂自己,更爱自己,体验不一样的经历,即使活到80岁,也要过有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