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背了也记不住?错!你不是记不住,而是想不起!

哈喽小可爱们晚上好啊~

今天咱们来聊聊绝大部分考研人在备考中遇到的问题!

“明明很认真的复习了却什么也记不住怎么办?”

其实从根源上来说很多同学不是记不住而是想不起。

同学把记不住东西归咎于自己可能记性不好,有极少部分人确实是由于生理上的一些缺陷,会导致记性不好,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能够想起来很多东西的,不然你的生活就真的乱了套了。你之所以不会像每天出门记得锁门一样,回想起来昨天学习过的知识是因为没有及时得去复习,去重复这项行为。

如果要求大家像每天重复日常生活行为那样去重复记忆考研的知识点其实不太可能,所以这里阿然要提到一个概念: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描述人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他认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如果及时复习,就可以减少遗忘的内容,从而记住更多的新内容。

根据记忆曲线,有人制作了一份如下图所示高效率的单词记忆表格。既然能够把艾宾浩斯应用到英语当中,同样的咱们也可以应用到各个学科上。

所以要想记住知识点之后还能够回忆起来,复习回顾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说到复习回顾,那阿然就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复习?

当然了对于这一点每个人的答案会有所不同,阿然说的也仅仅是个人看法。

阿然认为真正有效的复习,必须是能够将自己输入的内容进行输出。

举个例子,我们在听老师讲数学题的时候,他讲完我们就会觉得,哦哦我懂了我会了,但是一拿到题还是不会。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考研人中,实际上这些知识点你是没有学会的,就像你看着答案做题是一个道理。

究其原因是没学到老师的解题思路和框架体系,对知识点的关联性不强。

阿然以数学为例,当我们拿到一道题的时候觉得简单,说明这道题的解题出发点、需要应用到的定理公式以及这道题的考点你都已经了解并且掌握了,解答起来自然就比较轻松。

看懂了老师解答过程但是自己拿到手却不会做的这部分同学,实际上只看到了老师说的话,对于老师为什么进行这步解题步骤是不清楚的,这其中可能是因为老师讲得不够清晰仔细,或者自己没跟上老师的进度,所以选择了机械性的记忆,导致最后只能重复老师的步骤,进行机械性的证明。

对于考试来说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正当的),只要你靠自己的能力解出了这道题老师都会给分。但是机械性的记忆遗忘得会特别快,这里又回到了上面说到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上。

要想记得住,又想得起来,就必须要达到一个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输入的知识再重新输出的程度。

要学会输出自己读到的、学到的东西。

整个考研的过程我们不停的输入,因为陌生的知识和理论太多了,追赶着我们不停的学习,但是留给我们进行输出的时间却很少。

只有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点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输出之后这才算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有的的同学学习效率会非常高,其中必定有从自己输出中得到的反馈作用。

输出的过程也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学习到的东西是有用的,在自我激励的作用下学习也才会相对轻松些。

你们的点赞就是阿然的动力哦,动动手指给然姐姐一个爱心吧~

爱你们٩( 'ω' )و 蟹蟹!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研背了也记不住?错!你不是记不住,而是想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