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呼建荣,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第33期,坚持分享315天。

阅读书籍《心理学与生活》,第16章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社会认知:它是人们选择、解释和记忆社会信息的过程。

第一单元建构社会现实。

社会知觉是指人们了解其他人的行为,并将他人行为分类的过程。

一、归因理论的起源

归因理论是描述社会知觉者如何利用信息得出因果解释的一套方法。

协变模型:如果某个元素一旦出现,就可以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

1.区别性指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景下的具体行为。

2.一贯性指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个情境。

3.一致性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情境下也做出同样的行为。

二、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描给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会高估特质因素(谴责或赞誉人)并且低估情境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

自我构念在存在文化差异,多数西方文化具有独立的自我构念,而多数东方文化体现的是相互依赖的自我构念。

三、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引导人们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自己。否认或者推卸自己失误的责任。在很多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对成功的做特质性归因,对失败做情境性归因。

四、期望与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指对于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会改变人们的互动行为,以致于得到预期的结果。

老师的期望会促进:第一,老师对这些“苗子”更加热情、友好,这创造了一种社会赞许和接受的氛围。第二,对于他们给予高度希望的学生,他们的要求更高,这涉及学习材料的质量和难度水平两个方面。第三,他们对于挑选出来的学生给予学习方面更为直接、清晰的反馈,最后,老师给那些特殊学生创造较多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言、展示是自己的作业、获得表扬,因而给学生以确凿证据,表明他们确实和老师所期盼的那样优秀。

第二单元情景的力量。

社会情境极大程度地控制着个体行为,并往往主宰着人格和一个人过去的学习历史、价值观和信念。

一、角色和规则。

社会角色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和群体中活动时,他们期望她做出的一系列与社会既定的行为模式。

情景的特点还可以表现为特点的情景下行为指南和规则的应用。有些规则是以外显方式表述在符号里(禁止吸烟、课堂上禁止吃东西)或者明确地传授给孩子(尊敬老人,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其他规则却是内隐的:人们通过在特定的情境中与他人的交往而习得的这些规则。

情境力量能够导致普通人做出极其可怕的行为。

二、社会规范。

公开陈述或内隐的群体规则包含了特定的期望,告诉群体成员哪些态度和行为从社会角度看是适宜的,这些期望就是所有的社会规范。

偏离标准行为的程度也是规范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从众。

从众指人们采纳其他人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信息性影响:希望准确无误,了解既定的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

规范性影响:希望别人喜欢、接受、支持。

1.信息性影响:谢里夫的自主运动效应。

规范具体化:规范形成和固化。

2.规范性影响:阿施效应,他们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和支持。

阿施是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他创立了一些情景,要求参与者在客观事实绝对清晰的条件下做出判断,但小组其他人员都报告说,他们看到不同的事实。

3.日常生活中的从众。

人们会不自觉的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这太正常了。

4.少数人影响与不从众。

少数人的规范性影响相对于微乎其微:多数派成员一般不特别关心是否被少数派喜欢或者接受,另一方面,少数派的确具有信息性影响:少数人可以鼓励群体成员从多种角度来认识问题。

四、群体中的决策。

群体极化:与群体成员单独决策相比,群体倾向于做出比较极端的决策。

信息影响模型认为,群体成员能为决策提供不同的信息。社会比较模型认为,群体成员极力将群体的观念表达的比群体真实的基准还要极端一点,以获得同伴的关注。

群体思维的一般思维模式。群体极化只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一种结果。

群体思维:指决策群体具有过滤掉不中意的观点,使其保持一致,尤其使之与领导的见解一致的倾向。

五、服从权威

发现盲目的服从与其说是性格特质的产物,倒不如说是吞噬每个人的情境力量作用的结果。

1.人们为什么会服从权威?大部分的参与者完全的服从权威。

证明服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情境有关的变量,而不是人格的力量,即情境的因素。

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规范性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信息性影响)。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景下,人们会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会可能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信息传达者告诉她们的方式行事。第三个原因是参与者可能对于如何反抗很迷惑,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使权威感到满意。最后,实验情境下对权威的顺从实际上是人们过于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使人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这就是绝对服从权威。

人们由他们共有的规则、规范和情境相互联系。

第三单元态度、态度改变与行动。

态度是对人、客体或观念的积极或消极评价。

一、态度与行为。

认知、情感、行为。

可获得性:态度客体与个体对于该客体评价的联系强度。

通过简单的问卷复述和报告他们的态度,正是这一信息的可获得性对人们随后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如果态度较长时间里保持稳定,也能较好地预测行为。

人们自动或内隐的态度:即通常停留在意识觉知之外的对人、客体或观念的态度。

二、说服过程。

说服:刻意努力来改变你的态度。

精细可能性模型。这是一种说服理论,描述人们有多大可能将他们的认知过程集中在精心考虑说服信息。

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当我们在一天中最兴奋的时间段接受到了说服信息时,他们会有更多的能量和动机进行精细化加工,即采用说服的中心路径。

如果陈述的论证薄弱,那么高度的精细化会妨碍态度改变。

三、为自己的行为说服。

1.认知失调理论。认识失调:指某人在作出决定、采用行动或者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和价值的信息之后所体验到冲突状态。

失调具有激励力量:它推动你采取行动减弱不愉快感受。

在高度失调的条件下,个体在事后会竭力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并且会进行自我说服。

是以一种独特的对于他们的自我感觉特定的方式,在他们的自我概念中维持一致性。

2.自我知觉理论:要推测你内在状态(信念,态度,动机和情感)如何或者应该如何?你要感觉到你现在正在怎么做,要回忆过去在一定情境中你是如何做的?

通过自我知觉获取自我知识的过程有一个缺点,即人们对于他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情景力量的影响可能不那么敏感。

四、顺从。

顺从:行为变化与他们直接要求一致。

1.互惠。互惠规范:当某人为你做了些事情,你也应该为他做些事情。

2.承诺。登门槛效应:你起初的行为让你对自己形成特定的看法,你希望随后的行为能与这种自我形象保持一致:你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何种人,并变的忠于这种自我感。

第四单元偏见

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

一、偏见产生的根源。

社会分类: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人们把自己和别人分成群体来组织社会环境。

人们把世界分成内群体和外群体,人们认同自己是内群体的成员,而不认同自己归属于外群体。

内群体偏见:只要存在群体认同的微妙线索,人们就会支持他们自己群体的成员,而排斥其他群体成员。

种族主义:即一种根据人的肤色或种族遗传所产生的歧视。

性别主义:即一种根据性别所产生的歧视。

二、刻板印象的影响。

刻板印象是对一群被赋予同样特征的人的分类。

人们往往会贬低与他们以前刻板印象相矛盾的信息。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人并不能有效地利用他们的心理资源。

刻板印象威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损于人们的表现。

即使是那些没有明显的表现出偏见的人,也可能产生自动的偏见行为。偏见很容易产生,却很难消除。

三、克服偏见。分享共同目标的合作行为来解决这问题。

接触假设:要克服偏见还必须促进个体之间的互动。友谊在减少偏见方面非常重要。

第五单元社会关系。

一、喜欢

人们往往会喜欢他们能近距离接近的人。

1.外表吸引力。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外表吸引力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这么强的作用。

2.相似性。

“物以类聚”这句著名的格言说的正是相似性。相似性似乎还能让友谊历久弥坚。正如相似性会导致吸引力一样,吸引力也会引起相似性的知觉,人们往往会认为我们喜欢的人与自己更相似,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3.互惠

你倾向于喜欢那些,你认为喜欢你的人。

你大多数朋友是那些你经常遇到的人,是那些与你共享很多相似性和互惠的人。

二、爱

1.爱的体验

激情:性激情和性欲。亲密:真诚和理解。承诺:投入和奉献。这是爱的三个方面。

很多恋爱关系开始时都有一个极其强烈、专注的阶段,人们称之为激情之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双方倾向于转变成一种强度降低但亲密加深状态,这被称为伴侣之爱。当你进入爱的关系的时候,你可能还满怀信心的期望激情也会经久不衰,即使关系越来越多地包含了其他需要,但激情仍会以某种形式存在。

爱的体验也受文化期望的影响,具有独立自我的文化,更看重个人而不是集体。相互依赖文化则更看重共同的文化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的价值。

2.哪些因素能让关系持久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最为持久。依恋类型还能预测恋爱中的个体体验嫉妒的方式。

第六单元  攻击、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攻击:是指给其他个体造成了心理和生理伤害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旨在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人们在没有考虑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条件下进行的亲社会行为。

一、攻击的个体差异。

身体攻击:是指儿童拳打、脚踢、撕咬其他儿童的情形。社会性攻击:是指儿童散布恶毒谣言或者试图孤立某个同学的情形。

那些应用羞愧感或者罪恶感去影响孩子的家长们,可能为孩子随后的班级表现提供了范例。

某些个体的攻击性比其他人可能具有更大的遗传倾向。

对攻击行为进行人格区分的重要性,不同的人格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同种类的攻击行为。

冲动性攻击:是个体对于情境的反应,是由情感驱动的,在激烈的那一刻,人们以攻击行为做出反应。

工具性攻击:是有目的的(攻击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和认识基础的攻击:能做出攻击行为是为了预谋地达到特定的目标。

二、情境对于攻击的影响。

挫折-攻击假设:挫折在人们获取目标后受到妨碍的情境下出现,而挫折增加之后,人们比平时更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

在很多种情景中,你可能会感到非常的沮丧,你想表现出攻击行为。但是你也知道攻击行为的表现将会对你的长期利益产生不良影响。

直接的挑衅也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当人们把模糊的情境解释为挑衅,就更可能以攻击回应。

更宽泛的社会规范同样会影响人们攻击的可能性。

暴露在那这些暴力游戏下,既会使这个世界看起来更加暴力,又会使人们对于此种暴力的反应变得麻木。

三、亲社会的根源

利他主义: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利己中心:一种绝对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亲社会行为。

集体主义:一种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原则主义: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

互惠性利他主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作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作出利他行为。

间接互惠在起作用:人们表现出利他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在将来他们会成为利他行为的受惠者。

同理心-利他行为假设认为存在特殊的关系:当你对其他人个体产生同理心,这些感受会引发助人的利他动机。

四、情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旁观者介入:人们想帮助处于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

责任分散: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愿意或应该帮忙,于是我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介入。

1.旁观者必须注意到紧急事件,帮助他人的行为取决于花费一定的时间对于情境做出准确的评价。

2.旁观者一定要感觉到责任。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一种需要帮忙的情景下,你应该尽可能去让旁观者把责任集中到自己身上,从而克服这种阻力。

建立起一种与他人之间的特殊的联系,从而可以改变这种情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8-22呼建荣,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第33期,坚持分享3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