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摆渡人》心得(44/52)

自从加入家庭教育这两年来,很想读这本书,一直以来认为它是一本心理学的书。

一周前开始读它,惊讶的发现,原来是一本小说,不过很快被剧情吸引住了。剧情紧凑不拖踏,情节丰富精彩,快速用了3-4天读完。

其中有一段,即想快速往下看,又有点恐怖。“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读到这段时候,我感觉会是一部恐怖片,刚好是一个人大半夜的时候,又特别好奇接下来发生什么。

《摆渡人》以爱情、家和救赎为主线展开的,剧情人物并不多,但每个人都极深刻,哪怕是路人甲,坐在火车与主人公一排座位的母亲,或是在火车站等车的人都描述极其深动。

整篇小说,我感觉救赎意味非常的浓烈,这也是难怪大家认为它是一部灵魂治愈小说,主人公“迪伦”出场时一股悲剧的味道,单亲家庭,在妈妈心里是叛逆的青少年,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转学了,是一位被同学欺负的人。

作者用一个片断把迪伦对现状的无奈,生无可恋描述淋漓尽致。就在迪伦死的当天,从家里去学校,过程中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又遇上下雨,淋湿了白色衬衫,内衣像灯塔一样显眼。这对一位高中生来讲是多么尴尬的事,也是成为全班取笑的理由。通过这个片断可以读懂迪伦心里的绝望。

故事以悲剧开头,接到故事到小半段的时候,主人公得知自己已经死了,是那么的平静,那么从容。更加形象刻画她对这个世界,对亲人的感情淡泊,以及对人生没有任何的留恋和叹惜。几乎是立马接受这个现实,并开始她的渡荒原的事。

从渡过荒原整个过程中,却发现迪伦的感情是那么细腻和纯洁,并不像她在现实中被欺负而放弃治疗的那种,完全可以感受到她始终对未来期待。在如此逆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是极其不容易的。

迪伦通过这次荒原之旅,原来一个几乎生无可恋的人,有了期待,连性命都可以舍弃,只为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从天堂穿越荒原回到人间,期间的困难和危险,以及一切的未知(没有人知道)都能被克服。

对迪伦的治愈,小说中通过细节去体现出来,用到的包括接纳,被看见,被重视,这些在短短的几天中无处不体现着,很容易让一个人被改变的。

改变应该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去改变,而不是由外部压力去改变。

催斯坦是小说的男主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摆渡人,一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麻木,机械式了。与女主经历后,有了期待,有了感情。他的改变更多是被需要,被需要是一个人价值感完全的体现。

这本书对于育儿来说,父母如何影响孩子,父母自己治愈内心是可以读一下的。第一部比较精彩,看着人内心澎湃,第二部相对比较冷淡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摆渡人》心得(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