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的庄子,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读《庄子》有感

庄子何许人也?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生在国与国之间严重内卷的战国时代。


面对内卷,他选择了拥有大智慧的躺平。那么,他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发?


他生于约公元前369年至约公元前286年,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生活的年代是楚威王至齐宣王时期。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公元前329年)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就是一个保管员,后来辞职不干了。


楚威王是谁呢?是《芈月传》中芈月的父亲,是使楚国国势发展最强的君王,他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业,力图使楚国冠绝诸国之首。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则是以“滥竽充数”闻名,他不惜斥巨资招揽天下各学派的文人来“稷下学宫”。这个“稷下学宫”集中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各学派的学者,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也经常搞一些文艺活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园地。


庄子的思想主要有:


1. 无为而治


与孔子、老子的语言风格不同,庄子喜欢讲故事,是一个“故事大王”。在讲到无为而治时,他说,有一个很漂亮的鸟飞到了鲁侯的宫殿里边。鲁侯一看说这么好看的鸟,太棒了。把它赶紧放在那,给它上供,让它吃肉,然后给它周围演奏音乐让它听。鲁侯把它当做一个贵宾来对待。虽然非常好心好意地对待它,但过两天那鸟吓得就死掉了。


所以,庄子讲的无为而治是什么呢?就是不要用自己想要的方法去打扰它,要保持它自己本性,让一个东西依循自己的本性去生活。


它是一只小鸟,就让它在林间跳来跳去。它是一只大鹏,就让它展翅高飞。依循它的本性生活,这是最自然的东西。不要把自己喜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所以,很多统治者其实就是像鲁侯养鸟一样,觉得我这样是对你好,结果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这是庄子所讲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关键不是“无为”,而是“治”。“无为”不是无所谓、无所作为,不是摆烂,而是不过多考虑个人得失,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格局。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大历史和精神的大叙事来真正理解庄子思想。


按照易中天的总结,简单来说,老子是“以无为求有为”。庄子是“以无为求无为”,禅宗是“以有为求无为”。


2. 看破名利、生死


庄子看破名利,他宁可贫穷,也不会为了名利当官。魏王对庄子说,你好穷困潦倒。庄子说不不不,我穷是穷,但是我不潦倒。穷是生活状态,而潦倒是精神状态,我精神状态很好,我就像那个猿猴,只是落在灌木丛中,无法闪展腾挪,有机会让我回到大森林里边,你看看我的本事。


庄子看破生死,他老婆死了,惠施来看他,发现庄子坐在那拿那个盆敲歌,唱歌。惠施就斥责他,说你也不至于这么高兴吧?你这老婆死了,你这表现何其过分,问他。庄子说其实我也难过了,我之前也觉得挺难过的,然后我难过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就是我这个老婆没有出生之前,其实她是没有的。就是她原来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这个人,她出生了以后才有这个人。她已经经历过了生活中这么多的快乐,然后长大,跟我结婚。现在死了,她无非就是回归到了之前的状态而已,而且她整个人都自由了,也不用受这个病痛的折磨。那我干嘛要生气呢?我干嘛要难过呢?我生气难过不是在与这个天理循环在做对抗吗?所以想明白这件事了,于是鼓盆而歌。


3. 追求至乐


你看那个大鹏能够展翅,小鸟能够在林间飞,这都是有限制的快乐。他听说列子御风,就是列子这个人,有风就能走。就跟我们今天的那种无人机一样,就是不需要任何装置、设备。风一来,摇着扇子就飞走了。这个人该是无比自由了吧?但实际上你发现,就算是能够御风而行的这个列子,他依然还需要依赖风,总是有一个东西要依赖的。


那么,真正的至乐是什么呢?就是当你能够做到不依赖一个东西的时候,这时候才能够达到人生的至乐。所以,《庄子》里边真的是在不断地探索,人怎么样能够变得更加的快乐,更加的自由。庄子在这里描绘了他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这是完美的人,心灵自由的人,真正的圣人。他能够纯然快乐,因为他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超越了我,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因为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而为一,因此也无功。圣人治天下,就是让世人自由自在,自由充分地发挥所有的才能,这就是庄子认为至乐的境界。


综上,庄子思想可以凝练为一个字“无”,从无为无我最终可以达到有为有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躺平的庄子,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读《庄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