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大师,画出了现代人的精神焦虑

文·段宏刚

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出生在北欧挪威,是19世纪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同时也被誉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是他一手给绘画上的表现主义打好了地基,推进这个风格成为20世纪绘画的主流风格。

表现主义是西方近代非常重要的艺术流派,首先从绘画上崛起,最后影响到文学、音乐、电影、建筑等各个艺术领域。像我们熟悉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1883年——1924年)的代表作《审判》、《变形记》、《城堡》等小说,则属于文学(小说)上的表现主义,是西方文学走向“现代主义”的重要标志。

表现主义在西方绘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它承接和脱胎于梵高、高更、塞尚等人的后印象派风格,又对后来的野兽派、抽象主义、立体主义等风格产生深刻影响。可以说,表现主义对西方绘画的转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究竟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或者说艺术的最高形态是什么?是哲学?是宗教?是用哲学意识来探讨和解答人类的终极问题,比方说,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人的生与死的奥秘……等等等等。

恐怕没有人系统地思考过这些宏大问题,因为它们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然而,表现主义流派却喜欢这些具有哲学命题的宏大问题,根本原因是:油画的外部世界至19世纪中期,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画家挖掘殆尽,表现主义只能从内部世界去探索一种新的表现方法。

熟悉西方美术史的人都清楚,油画发展到19世纪中期,在写实风格上走到了尽头,画家们不可能再画出比“新古典主义”还要写实的作品了,只能忽略对外部世界——形象、造型、容貌、姿态等方面的刻画,转而直接刻画物象的内在精神。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表现主义流派就产生了共同的艺术宣言:不要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摹写,以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为目的。要突破环境和行为对人的束缚,揭示人的灵魂本色,不要停留在对暂时现象与偶然现象的记叙,把展示世间万物永恒的品质看作是绘画的根本。

可以看出,表现主义的艺术宣言完全是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升华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度、广度和深度。

在创作理念上,表现主义流派对同时期的哲学大师尼采(1844年——1900年)的“悲剧美学”以及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的“精神分析学”推崇备至,完全是以这两种哲学思想作为蓝本,专注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展现隐藏在人类精神观念深处那些荒诞的、抽象的、非理性的思想意识。

同时,对人的惊恐心理,甚至是扭曲心理在画中都有深刻揭示,因此,表现主义绘画里很少看到风格明快、轻盈的作品,作品里处处流露着痛苦、悲观、绝望、焦虑的格调。

蒙克走上表现主义绘画的道路,跟他不幸的童年生活分不开。

在5岁时,蒙克家里开始接连发生变故,先是母亲死于肺结核,不到一年,姐姐又被肺结核夺去生命,紧接着,妹妹又患上精神病。只是孩子的蒙克,在小小年纪就经受了这样多的生离死别,这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在10岁时,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蒙克不幸患上了焦虑症,每当情绪激动时,会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疯狂状态。正是这一系列不幸的生活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导致他的眼里看到的全是痛苦、恐惧、焦虑、绝望和阴暗,他的世界里,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阳光和幸福。

生活总是艺术之源。因此,死亡、绝望、孤独、恐怖……成为蒙克笔下无法绕开的题材。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世界观,毫无保留地反映在绘画中,还喜欢把这些宏大命题无限夸大,似乎是在抒发自己真实的生命况味,以及向世界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为了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蒙克完全不在乎造型的准确和色彩的真实,他笔下的物象,从来都是扭曲和变形的,他们仿佛充满了怒火,随时要爆发一样。


他的画在造型上十分洗练和概括,色块夸张而简洁,色彩丰富艳丽,笔触粗犷奔放,如同刷子蘸着油彩扫上去一样,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画中的人物,往往表现出焦躁不安的状态,充满了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如同是他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用中国画术语来说,蒙克完全是在“我手写我心”

蒙克的创作力十分惊人,一生总共创作了1000多幅油画,15000多张版画,4500多幅素描和水彩画,以及6件雕刻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呐喊》、《青春期》、《生命之舞》、《男人和女人》、《卡尔约翰街的夜晚》、《女人的三个阶段》等,每幅作品都把主观精神、内心激情和客观物象合二为一,通过画面来表达人类失去自我后,所经历的无法摆脱的精神危机和灵魂疼痛,产生这些精神危机的根源,是西方走向“工业社会”后,许多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都改变了,这种改变给人们的精神上带来了阵痛。

你可能感兴趣的:(蒙克,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大师,画出了现代人的精神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