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快过去了我特别想写一点东西对着我的18年的总结,说说我这一年不管行动上还是思维上的改变,以及我将要做的改变,从沐宝踏进托班那刻开始,她就要开始她的人生旅程,这是跟我们分离的第一步,在此也是纪念下,谢谢我的宝贝,她促进我成长。
她出生后,我带着想要带给她正向的教育,我开始有意识改变自己,加入育儿群,这个群依然是我迄今活跃度最高的群,我大部分的育儿观念都是从里面学来的,里面育儿群的妈妈是我育儿的启蒙,我开始看育儿书,关注育儿公众号,我的认知一点点改变,我都是被输入的一方,孩子一出现什么头疼发热立马问群里,一出现什么行为问题去群里找安慰,一看大部分都这样,然后就心安理得继续拿来主义,原来这阶段都这样啊!
从来没有想着问为什么,我依然焦虑者上班下班带娃,偶尔感慨队友不给力,时不时看一篇公号打下鸡血,然后写下个目标,第二天醒来依然继续混日子,一边焦虑者一边心安理得。
直到今年关注了连岳公众号,他犀利的语言改变了我的一些观念,每次看完他的公号我都激情昂扬的自律几天,还真是感谢他,阅读习惯从他这开始的,今年看了17本书,育儿偏多,或许他境界很高,我只是在读了她的公众号之后,鸡血满满的看书,过几天依然该干嘛干嘛,但一些我以前想不明白的观念已经深入我的脑中,他是个基础,没有完全内化。
直到十月份复加加了大J小D,(之前有加过,那会没有意识,完全觉得她的文章深奥的让人看不懂,就觉得没有意义取关了)我突然发现她写的文章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又比较有指导意义,现在才明白是我之前看的育儿书的点,被她的文章一点一点串联起来,被她文章逻辑,精神和自我觉察的能力吸引。
那几天我就疯狂看她以前的文章,一点点她打开了我心中的灯,我渐渐明白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她的思维方式,真的像打开了一扇窗给我,好像从这刻我才知道我前三十年根本没有任何成长,但认识他们我就在今年渐渐的改变,下面说说我最近改变最大的三点。
区分积极休息和被动休息
昨天沐宝第一次送进去托班,生活老师安排到椅子上吃东西,然后就跟我们拜拜了,比我预想的情景要好很多,没有预想的分离焦虑,没有不舍,我还得意洋洋的发了个圈,被朋友问,老母亲的心有没有不舍得?说真当时还真没有,这就是我思维方式改变我知道我跟她联结比较紧密,知道我们晚上还会见面这只是暂时分离,我们提前预知,我们都做好了准备,要是之前我会忧心忡忡孩子会哭泣,我会烦躁,现在我会提前想到问题,然后预期了结果,想到应对的方案。
跟队友从托班出来时,他当时搂着我的胳膊来了句,走,看电影去,语气中满是终于可以有自己时间的小喜悦,这是他全职带娃两周最大的感受,不只是他,之前我经常有这些想法,真想找个地方好好大睡一觉,带娃的妈妈都知道,前三年妈妈最缺的就是觉。
以前真给我时间去睡,我也睡不踏实,我会觉得本该陪娃的时间自己休息感到愧疚,睡也没睡好,娃也没陪好,以至于我一直除了上班就是陪娃,根本没自己时间,晚上我迫切想娃尽快睡着我可以玩手机,我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她,她不睡,最后我的情绪奔溃,娃哭着睡着,然后我更累了,其实就是我没有区分积极休息和被动休息。
我现在就会跟队友说,我现在很累不想带娃,我会出去运动啊,看书啊,完全做不一样的事情这就是积极休息,不是一边愧疚着一边又想休息,只有全身心投入运动啊,暂时不考虑孩子这也就是放松,放松完精神满满再来看孩子,你会发现她任何不良行为都不是问题了,队友也变的可爱了,这是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远离情绪黑洞
带孩子的妈妈都知道,有时候我们就是心烦,心累,不是身体累。有时候明明有精神的就是什么也不想做,自己就是莫名烦躁,这就是情绪黑洞,我之前大多时间都浪费到这个上面,这种情绪会消耗我们干劲。
无所事事就会无聊,跟人聊天,各种吐槽,最后发现各自吐槽完彼此的糟点,你并没有变得好点,反而朋友的有影响到你,你的影响到朋友,然后一整天都陷入这个黑洞里,抱怨的事没有解决,大家都陷进去了,然后都沾染这些负情绪。
我认识到我经常被这些影响时,我就开始远离这些消耗我情绪的事情,不让我再陷进去,我加入健身群,多跟正情绪的人交流,能迅速让我感觉好起来的事就是运动和读正能量的文章。情绪是最有感染性的,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碰到会触碰自己情绪的点,我会避免那个点,出现了我会问自己这次是为什么?怎么避免,现在很少把时间浪费到上面。
养成习惯
每天都花时间思考今天需要做什么,花费了我很多时间最后啥也没做,消耗许多脑力跟精力,这是我之前做的最多的事情,有时候一天都过去了啥也没做,如果一个人每天都需要花时间去思考“接下来我要做什么”,这种思考本身就会消耗很多脑力和精力。
以我运动为例,我加入一个健身群,一周要运动三次,每次做之前都在做选择,时间还早我玩会手机吧,要不看会书。等到再想运动有了更多的理由挣扎,太晚了,好累,明天再运动吧,于是常常放弃了,现在就是养成一个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时,就减少很多“做与不做”“做什么”的思考。
我现在做的还是不够好,但有这个思维模式,一起床就想想自己做什么,比如习惯了早起听英语,只要到那个点意识就自动启动,然后开始听英语,根本就不用想接下来我要做什么,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力,永远不要给自己机会去进行这样的内心对抗,从现在开始,培养一些优秀的习惯吧。
虽然以上的技能我没有完全的内化,有时还是会出来,我试着去养成这种思维模式,战胜这么多年的本能习惯,我还需要时间,但我依然在路上了。学会接纳现在自己这种状态,最怕是“又懒又贪”, 如果不喜欢自己的状态,如果想要做更多,那就不妨试着改变,一直在路上,一个人的惰性是从懒得思考开始,时刻告诫自己人可以不工作,但不可以不成长。人不可避免都有惰性,那就找到一个持续输出的方式来激励自己持续输入,过了30岁我越发的觉得,学会安放自己,去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这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