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薛宝琴作《桃叶渡怀古》,谜底影射李纨,在贾家抄家后人生更精彩
趣侃红楼230:夫妻缘尽,桃叶渡怀古,女儿情坚,李宫裁兴家
贾母吩咐大家没事“作诗不如作灯谜,等到年下时节,大家一起玩”。于是李纨带着众人在暖香坞雅制春灯谜,薛宝琴捷才,一下子想了十个,也就是“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是十个谜面,谜底为十个俗物。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十个谜底分别是河灯、锤子、团扇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实,十首怀古诗除了谜语以外,还隐喻了金陵十二钗中十人,除了巧姐与王熙凤一起在《淮阴怀古》之外,只有薛宝钗没有。皆因宝琴说既是宝钗说。十首怀古诗也相当于是薛宝钗所作,没有影射自己,不提。
前文我们讲了《广陵怀古》的谜底是“醋”。又借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功在千秋的善举,却被人造谣诟谇为风流昏庸的皇帝。
薛宝琴“广陵怀古”替隋炀帝鸣不平,只因《广陵怀古》影射的正是秦可卿生前死后被污蔑“爬灰”的故事。
《广陵怀古》之后是《桃叶渡怀古》,通过王献之与小妾桃叶的短暂爱情,讲了一段世事无常的悲情故事。
桃叶渡怀古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相传晋代书法家有二王之称的王献之,中年后得一小妾名为桃叶。当时桃叶经常往来于秦淮河。王献之每次都去渡口接爱妾回家。并曾专门作《桃叶歌》三首赠桃叶,桃叶则作《团扇歌》四首以答。
后人因此附会一处渡口为桃叶渡,位置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
《桃叶歌》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歌》表现出王献之对桃叶的感情,爱侣间倾心相慕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团扇歌》: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风任意发。
《团扇歌》表达桃叶对王献之的关心、思念、病中苦闷以及借扇子抒情之意。
桃叶名陶叶,据说身份有两种说法。一是秦淮河畔卖扇女,一是卖砚女。具体是哪个不可考。
表面看《桃叶渡怀古》的谜底,似乎应该是借桃叶的身份,猜成“砚台”或者“扇子”。其实细想并不是。我们先看看这首诗,具体讲了什么。
“衰草闲花映浅池,”秋天到来,衰草与凋敝的花朵反映在浅浅的池塘上面。
秋天、衰草、残花、清浅的池塘……表现出颓败的秋意。预示王献之与桃叶的悲情结局。
“桃枝桃叶总分离。”桃树的枝条和桃叶,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分离。
王献之就如桃枝,与爱妾桃叶终究不能够天长日久,无奈分别了。
“六朝梁栋多如许,”王家作为晋朝数代老臣,尽出许多栋梁之材,王献之更是作为中书令,等同宰相一般,呼风唤雨看似风光无限。
“小照空悬壁上题。”只留下伊人的小像挂在墙上,孤零零地去追忆。
《晋书·王献之传》记载:“(王献之)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献之)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侼牛,甚妙。”
不过“小照”一句结合上文,是指桃叶遗像的意思。
王献之出身东晋门阀“王谢”之家,书圣王羲之的儿子,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出身。但他本身并不幸福。王献之少年父母之命迎娶了表妹,三十岁时被迫与公主结婚。四十岁时遇见小妾桃叶,但转眼也都像桃枝与桃叶一样,各自分离成过眼云烟。
整首《桃叶渡怀古》借萧瑟的秋风里,一片肃杀的枯败,桃叶离开桃枝而去。预示王献之痛失爱妾桃叶。王献之就算生长在权倾六朝的王家,自己身居中书令,也不能如意。爱妾桃叶“离他而去”,只能借助墙上悬挂的小像,去缅怀曾经的爱人。
从《桃叶渡怀古》的意境去看,桃叶无疑是去世了。整首诗表达的是王献之缅怀爱妾桃叶之情。
细读《桃叶渡怀古》会发现中心思想不是桃叶,而是别离。所谓桃叶的“卖砚女”“卖扇女”的身份都是障眼法。真正的谜底要落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上。
“桃枝桃叶总分离。”如果将桃枝、桃叶比作茶叶,摘了茶叶只剩桃枝。将茶叶制作成花茶泡在碗中,可不就像衰草落花浸在浅浅池塘的“衰草闲花映浅池”写照。
所以,《桃叶渡怀古》的真正谜底是“茶”。与《钟山怀古》讲“盐”,《淮阴怀古》讲“米”,《广陵怀古》讲“醋”一起,即将组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果然是“俗物”!
既然全诗前面两句借“茶”讲分离,后面两句借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讲生离死别。归结起来就知道《桃叶渡怀古》的影射对象是李纨。
李纨出身金陵世宦大族,家里人人读书,常有出仕当官之人。她嫁给金陵荣国公贾代善之长孙贾珠,也是世袭之家。一如东晋王家之“六朝梁栋多如许”。
贾珠迎娶李纨,是贾家延续贾敏下嫁林如海的弃武从文转型之路。
林如海和贾敏属于贵族之间的联姻,门户相当。李纨嫁给贾珠,则是世俗与贵族的联姻。一如桃叶与王献之。
当然,李纨出身的李家虽不如贾家,却也不平凡。
(第四回)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
以李守中的固执清高,未必愿意攀附贾府,十有八九这门亲事与林如海有关。
李纨嫁进贾家成了敕造荣国府的珠大奶奶,未来当家人。并很快生下儿子贾兰,是荣国府第五代长孙。
原本一切都很美好,谁想贾珠突然在二十岁时一病死了。“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少年守寡失去丈夫。就如《桃叶渡怀古》中之王献之痛失爱妾桃叶。“桃枝与桃叶”永分别,是恩爱夫妻的不长久。
而“桃”在古代则是贤妻的象征。
《诗经·南桃·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責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叶渡怀古》之“桃”的另一层意思,是暗示李纨的道德典范。
《桃夭》中的姑娘嫁进夫家门后夫妻美满,子嗣昌盛,家庭兴旺和睦。“桃”代表女子拥有的兴家之德。
贾家抄家后,树倒猢狲散,宁荣二公的贾家一败涂地。此时男儿百无一用。嫡系更是只剩贾兰可堪一用。
正是李纨此时挺身而出矢志不渝,带着贾兰熬过了“昨怜破袄寒”的艰窘后,励精图治刻苦读书,最终贾兰金榜题名,日后高官厚禄再兴贾家。
从《红楼梦》的伏笔看,宁荣二公的贾家虽然灭亡了,但属于贾兰的贾家又再次兴起,绵延了下去。一如那“王谢”之家,绵延不绝。这也是《桃叶渡怀古》影射李纨的原因。
李纨教子有方,护道有功,也被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颂扬她“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给予了《诗》《风》《雅》的最高评价。
贾家抄家后,才是李纨人生的真正开始和辉煌!诚然她这一生艰苦,人到老年才母凭子贵得到韶华,并不久于人世。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望子成龙的她虽死无憾,心满意足。
《桃叶渡怀古》的谜底是“茶”,借王献之与桃叶的生离死别讲了李纨守寡的悲剧一生。又借《桃夭》影射李纨之德才是贾家未来之希望。
下文我们将迎来期待已久的《青冢怀古》。关于它的谜底和影射人物,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