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所有主要内容,即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与比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观察物体和认识平面图形。总复习的编排注重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加深理解。

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较多,理论性相对较强。学生年龄小,时间一长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可能有些遗忘。所以需要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建构出知识体系,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复习内容

1.数的认识

2.数的运算

3.图形与几何

复习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

    进·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食物的顺序,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中的实物,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月价值,微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整理和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大小关系。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本册书的内容我们就要学完了,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学会了许多知识。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关于“生活中的数”,你都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小组的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

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目的,有头绪的去回忆所学过的知识。


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18-9=    13-6=  11-4=    14-7=

13-8=    12-5=  17-6=    15-8=

学生口答。

二、回顾与交流。

1.师:你认识了哪些数?能按顺序数一数吗?

(1)学生同桌互说,再汇报。

(2)教师要求学生从几数到几,可以先一个一个地数,再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最后要求十个十个地数。

2.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32这个数?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

①摆小棒。

②拔计数器。

③用图形表示。

学生汇报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再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

3.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举例说一说。

(1)让学生回忆一下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并举手回答。

(2)再完成以下练习题。

  24〇42    59〇61    100〇99

(3)出示以下几个数,让学生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差不多”进行描述。

100比21(    ),  56比60(    ),18比81(      )。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数的方法,对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学生对这个单元的知识的梳理,苟同只是聊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86页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2.教材第86页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点名汇报结果。

3.教材第86页第3题。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深刻理解题意。集体订正。

四、课后小结

同学们通过回忆,重新整理复习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计数方法,大家表现非常棒!那么在本节课中,你觉得自己哪个环节还有困惑,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五、课后作业

1.填空。

5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100里面有( )个十。

4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

2.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说一说。

13比96(  ),87比83(  ),26比30(  )。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

    用小棒摆  用计数器拨  用图形表示

                    数一数          比一比

              一个一个地数  多得多

              两个两个地数  多一些

              五个五个地数  少的多

              十个十个地数  少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较熟练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2.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整理和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

11-3=    16-9=      18-7=      13-6=

9+6=    14-7=      8+5=      4+9=

让学生口算,开火车说出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口算,不仅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更是提高孩子们的运算能力。

二、情境导入

1.回忆旧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数的运算,那么关于数的运算你都知道哪些知识点呢?

同桌互相交流,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在数的运算中要注意什么,要掌握什么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回忆,不仅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还能引起重视,这样就可以避免复习时的盲目性。

三、探究新知

1.竖式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黑板出示课本第84页第4题的算式,指名让学生利用小棒或计数器上台边完成边讲解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只有自己学会判断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将平时收集的学生的错题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并进行改正。

3.解决问题

出示课本第84页的第7题,组织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这道题用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互相交流,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想必每位同学都收获满满,希望今天所学的知识能为大家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1.用竖式计算。

37+59=        80-16=          9+78=        100-76=

2.比一比。

56+24〇25+46        52-26〇26+3        72-18〇63-9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满是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2.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中的实物,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整理和巩固观察物体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巧板,白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举一些生活中的相关例子。

学生独立回顾整理,再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有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物体

出示课本85页的第2题。

师:刚才同学们一起回忆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那么看一看下面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学生独立观察,教师点名学生汇报。

2.拼一拼

师:刚才大家说的非常好,那么你能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下面这些图形吗?(继续出示第2题)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拼图,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台展示拼图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3.连一连

出示课本第85页第3题。

师: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他们分别看到了什么?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汇报,并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观察的很仔细,不仅拼出了书上的图案,还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你们太棒了!希望大家能将今日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

1.用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2.完成课堂精练对应练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圆

      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作品略)

  观察物体:上面 正面 后面 侧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