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今解~道家思维活学活用 第三章 本原之道(1)

第四章 本原之道(1)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译文】

道 ,空虚而无形,但却是永无穷尽的源泉。

深远广大啊,好像是万物衍生的元点。

【道家思维】

道家思维的立足点是什么?

是虚无的主观臆想,还是坚实的客观存在?

是毫无根据的理想假设,还是自然法则的直觉洞察?

没有立足点的思维体系是空中楼阁,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虽然道家思维在一般人看来充满了虚无玄奥的色彩,但它不是建立在空空如也的基础之上的,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对宇宙本原的直觉感知基础上的,这种感知不是眼、鼻、耳、舌、触的五官感知,而是思维的第六官感知。也许有人会将这第六官的感知能力视为无稽之谈,但是你能相信仅凭感知推理,人类就能建立起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吗?那些高度抽象,远离我们日常感知领域之外的理论和法则,是靠头脑想象力源源不断创造出来的吗?

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人,无论如何也画不出大海的波涛翻滚。同样,如果缺乏对客观自然的直观思维感知,即使是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很难用科学的语言描绘出他对客观自然法则的认知。科学知识只是一种高级语言工具,没有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再高级的工具也不知道在一片空白处该描绘什么。

远古的人类也许缺乏高级的语言工具,但从不缺少伟大的直觉洞察能力,否则人类也不会从荒蛮的蒙昧状态进化至高度文明的今天

【思维案例】

转动餐碟的意义

一个星期天,理查德?费曼和几位同事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餐厅里,喝着咖啡聊天。

他望了一眼厅院前的草坪,发现有人在那儿玩耍,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年轻人把一个餐碟丢到空中,让它飞旋摆动。费曼若有所思,走出来仔细观察餐碟的运动。

他发现,碟子升起时,边飞边摆动,碟子边缘上的红色标记也随之转来转去。当角度很小时,红色标记转动的速度大约是摆动速度的两倍。

费曼兴冲冲地回到餐桌,把他的发现告诉同事。同事的反应是: 费曼,那玩意儿倒是有趣,但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费曼默默不语,独自一个人又去观看碟子的运动。这时,在他的脑海里开始推算碟子转摆时的运动方程式,并进一步联想起他正在从事的电子轨道运动状态的研究课题。

后来,正是这个费曼以量子电动力学上的开拓性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他在给大学生介绍自己的成功经历时,竟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获奖的原因,全都来自于那天我把时光浪费在一个转动的餐碟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今解~道家思维活学活用 第三章 本原之道(1))